喜迎“开门红”,多地晒出春节假期旅游“成绩单”

今年春节

你去旅游了吗?

有没有遇到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许多网友都感叹:

“如此热闹的场景,久违了!”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伴随着春节假期结束

北京、天津、上海等省市陆续发布

春节假期旅游“成绩单”

详情↓

北京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2023年春节假期,北京市接待游客总数712.8万人次,同比增长6.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旅游总收入74.6亿元,同比增长57.6%,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1%;人均消费1047元,同比增长48.4%,较2019年增长4%。假日旅游安全平稳、旅游市场秩序井然、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服务保障精准有力。

春节假期,全市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34.1万人次,同比增长54.4%,比2019年增长22%;营业收入16289万元,同比增长18%,比2019年增长51%。游客接待量位列前三的为延庆区、怀柔区、密云区。(中国旅游报见习记者 魏彪)

天津

春节假期,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充分挖掘特色文旅资源,拉动全市文旅市场强劲复苏。丰富多样的文化和旅游活动极大活跃了假日文旅市场,吸引了八方来客汇聚津城。假日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709.2万人次(其中外埠游客21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3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22.2%和315.5%,较2019年同期增长36.7%和53.7%,全市文化和旅游市场继元旦假期之后又迎来“开门红”,整体实现了安全、有序、优质、文明的目标。

春节期间,津味浓郁的民俗文化游十分红火。古文化街、杨柳青古镇张灯结彩,五大道、意风区、水上公园、滨海航母主题公园人头攒动,“天津之眼”摩天轮前排起了观光打卡的长队,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众多慕名前来寻找年味的市民、游客体会地道的“民俗年”。黄崖关长城景区开设“大明边塞——黄崖关长城新春民俗文化主题乐园”,让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古代庙会。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举办“春节鞭炮模型制作”和“灯笼拼图制作”体验活动,烘托新年气氛,增加喜庆味道。此外,全市各景区景点推出一系列兼具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时代特点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有传统的舞龙、舞狮、秧歌、年画、打铁花等民间文艺节目表演,也有光影秀、美食节、嘉年华等新兴旅游业态,既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又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气息,丰富了广大市民、游客假日出游选择。(王飞)

辽宁

2023年春节假期,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市场节庆活动丰富、产品供给充足,冰雪游、民俗游齐发力,成为假日主角。全省共接待游客1022.6万人次,同比增长8.14%,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35亿元,同比增长7.64%,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8.8%。

为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假日消费,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辽宁以“畅游辽宁”为主题,全面推广辽宁冬季文化和旅游新品牌、新场景,举办“畅游辽宁——2023辽宁省文化和旅游迎新消费季推广会”,推出61项惠民活动举措,集中发放惠民消费券,撬动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消费。辽宁省本级发放3000万元助企惠民旅游消费券,用于补贴游客相关消费;各市联动发放首批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券2100余万元。以“嬉冰雪、泡温泉、到辽宁、过大年”为主题,围绕民俗文化、节庆活动、赏冰玩雪、乡土美食、合家出游五大消费热点,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创新旅游产品,全省推出41条冬季旅游特色线路和200余个冬季旅游网红打卡地,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周凤文 吴越)

吉林

2023年春节假期,吉林文旅消费势头强劲,文旅市场平安有序,全省接待国内游客1154.67万人次,同比增长23.6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1.78亿元,同比增长33.31%。吉林冰雪旅游人气爆棚,“西冰东雪”吸引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体验冰雪运动,感受冰雪魅力。同时,冰雪度假拉动明显,中长线休闲度假需求快速回升,省外客源占总接待人次的18.09%,省外游客消费占比68.85%,同比增长47.16%。

春节假期,“滑呗”APP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吉林省北大湖、松花湖、通化万峰、长白山万达等四大滑雪度假区的“滑雪里程数”(编者注:“滑雪里程数”是指滑雪者使用软件记录的自己的滑行里程数。)排名进入全国前十,北大湖排名第一。马蜂窝大数据显示,长白山位居春节热门目的地榜首。滑雪度假区酒店预订火爆,酒店客房出现“一房难求”。途家民宿数据显示,各大雪场周边民宿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幅最高达16倍。(程俣薇 中国旅游报记者 刘玉萍 )

上海

今年春节假期,上海高品质的文博美术馆、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产品、一江一河游览、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等成为旅游热点,有效满足了市民游客差异化、品质化文旅需求,加速文旅市场恢复重振,实现了新春市场起步稳、开门红。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春节假期7天接待游客1002.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6.40亿元。

文旅供给丰富多彩,城市消费有力激活。各文旅企业策划推出超过500项“十大主题游”系列活动和产品,全市纳入监测的主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412万人次,恢复至疫情前约九成。迎春活动中,红色旅游受欢迎、一江一河热度高,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等红色场馆举行的升旗仪式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乐嗨上海过大年之微游杨浦滨江水陆联动线上游活动”中,游客乘坐“党的诞生地”主题游船游览,并开展直播互动,聆听资深导游讲述初心启航红色故事。苏州河游船“City walk”线成为城市漫步爱好者的新宠,浦江游览接待游客7.24万人次,同比增长239%。(丁宁)

江苏

南京围绕“我们的节日”、非遗体验等主题,推出逛灯会、赏花灯、观非遗等春节民俗活动,让游客尽享金陵年味;无锡崇安寺景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南禅寺景区3家景区联动,开启“福禧梁溪·遇兔呈祥”2023新春喜乐汇梁溪文旅春节系列活动,邀请游客“老城厢里过大年”;连云港推出“冬日蓝色海滨游”“温泉滑雪生态游”“非遗民俗游”等5条春节特别线路,带来别具一格的“港城年味”……今年春节假期,江苏各地文旅活动精彩纷呈,文旅市场祥和有序。

综合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数据、移动运营商手机信令数据和各地数据,春节假期,江苏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4135.01万人次,同比增长21.8%,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21.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2.29亿元,同比增长20.6%,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00.6%。(邰子君)

浙江

2023年春节假日期间,浙江省接待游客2531.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9.5亿元

据了解,为加大促消费政策供给,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和旅游业加快恢复发展的若干举措的通知》,省内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纷纷出台景区免门票、发放文旅消费券、组团补助等促进新春文化和旅游消费的系列政策措施。春节期间,浙江省有400多家国有景区及部分民营景区推出免费游活动,各地推出文旅优惠举措330余项,发放文旅消费券近5亿元,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消费强势复苏。

福建

春节假期,福建省文化和旅游系统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文旅经济发展,不断丰富假日产品供给,精心策划举办文化和旅游迎新春活动,创新推出系列文旅促消费和惠民措施,文旅市场强劲复苏。据第三方测算,2023年春节假期全省累计接待游客2087.79万人次,同比增长25.4%;累计实现旅游收入136.55亿元,同比增长78.0%,两项指标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8.8%和102.9%。

假日期间,全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出“福见好戏”文艺展演、百姓大舞台等800多场文艺演出、群众性文化活动和特色文旅活动,开展“中国古代吉祥文物展”等200多场文博展览和非遗展示活动,赏花灯、看戏曲、逛庙会等传统民俗活动深受欢迎。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假期开演当天四场演出共接待观众7300多人次,创春节假期单日接待纪录。(李金枝)

江西

春节假期,江西各地围绕“温暖过年嘉游赣”主题,推出1600余场展览展示、文艺演出、非遗民俗等丰富多彩的文旅惠民活动;各地发放文旅消费券超8100万元。江西文化和旅游市场快速升温,总体运行平稳有序,全省未发生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和较大旅游投诉。

春节假期,江西文旅市场传统文化亮眼、民俗韵味足。各地借助独特的传统文化,广泛开展韵味十足的民俗活动。如郁孤台历史文化旅游区举办了“宋潮不夜城·穿越宋朝过大年”游园会,推出歌舞、民乐、戏法、相声双簧、皮影戏、舞狮巡游等国风民俗演艺。(中国旅游报记者 周晨)

湖北

今年春节假期,湖北省累计接待游客3345.2万人次,较2022年同比增加28.86%;实现旅游总收入177.331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加45%。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882.91万人次,较2022年同比增长41%;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54.81%(出租客房数/可出租客房数),较2022年同比增长14.76%。旅游市场在三年疫情后强劲复苏,实现开门红、开门好。

春节假期,湖北全省各地共计推出400余项文旅惠民举措,共有近200家A级旅游景区推出免票或门票打折优惠,有力促进了市场复苏。(程芙蓉)

湖南

记者1月28日从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今年春节假期,湖南省文旅业强势回暖。据统计,1月21日至27日,全省共接待游客1567.58万人次,同口径比2022年春节假期增长71.33%,比2019年增长1.53%。其中,过夜游客761.18万人次,一日游游客806.4万人次。全省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9.88亿元,同口径比2022年春节增长66.45%,比2019年增长5.05%。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节是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春节,也是首届湖南旅发大会后的第一个长假,大会带来的引擎效应、眼球效应、窗口效应、民生效应等在假日得到集中释放。飞猪网发布的《2023年春节出游风向标》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来湘跨省游订单同比增长超八成。湖南位居多家旅游平台“跨省游热门目的地前十名”。春节假期,张家界接待游客人数超历史最高水平;长沙“春节”相关搜索量周环比增长242%;南岳雾凇火爆出圈,日均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凤凰古镇高居百度地图等的春节出行预测报告热门古镇民俗游目的地榜首;黄兴南路步行街累计客流160.94万人次,天心区五一商圈累计客流272.22万人次,其中外省游客占比67.96%。(中国旅游报记者 高慧)

广西

春节假期,广西文化和旅游市场强势复苏,市场运行安全有序。

本地游、乡村游成为假日市场热点。假日期间,广西各地返乡探亲过春节群众较往年增长明显,以家庭结伴出行为主要形式的探亲游、亲子游、城市周边游、乡村游等成为春节假期旅游大军主力。各地开放式景区持续火热,园博园、农家乐,休闲度假区、特色瓜果采摘等周边乡村休闲旅游成新潮,乡村休闲度假区车水马龙,游客络绎不绝,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复苏焕发新活力。玉林市大容山、五彩田园等景区汽车营地成为游客自驾游目的地首选。贵港市西山风景名胜区、西山泉汽车房车露营基地、北帝山旅游区等景区受到广大游客欢迎。

“冬游广西”活动助推文旅市场升温。节前,广西各地积极开展“冬游广西”“广西人游广西”活动,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推出假日市场消费促销活动、丰富夜间消费场景、举办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发布一批特色文化和旅游体验项目和精品线路等具体举措,持续提振文旅市场消费信心,助推全区文旅市场回暖。北海市推出“漫游暖冬海丝古港主题”“暖冬乘风破浪体育主题”“滨海有约—北海非遗主题”3条2023新春旅游精品线路及十余项景区门票优惠措施,全面提升春节假日优质旅游供给。梧州推出近看梧州·岭南风情游、茶船古道·六堡茶韵游、岑山秀水·乡村休闲游、诗画石表·邂逅丹霞游、康养蒙山·冬日疗愈游等5条旅游精品线路。崇左开展2023“开年游崇左·山水边关探秘游之旅”主题百车自驾进崇左和2023“开年游崇左·粤桂包列首发团”走进魅力崇左等活动。(邝伟楠)

重庆

春节假期,重庆市重点监测的120家景区累计接待游客417.5万人次,同比增长37.9%,主城都市游仍是游客的主要选择,渝东南的文化观光游、渝东北的休闲度假游并驾齐驱。

其中,武隆喀斯特旅游区接待游客14.2万人次,歌乐山烈士陵园接待游客13.1万人次,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接待游客9.5万人次,大足石刻接待游客8.9万人次,南川金佛山接待游客8.6万人次。(陈潜)

四川

春节假期,四川全省共接待游客5387.5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2.16亿元,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9.73%、84.75%。跨省游喜迎“开门红”,省外游客人次占37.13%,较2019年同比增长5.6%,呈现“总体回暖、强势复苏”的良好局面。

假日期间,四川全省21个市(州)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全省A级旅游景区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同比2022年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15家5A级景区中有14家接待人数和门票收入全面超过2022年水平,同口径统计的276家4A级景区有222家实现正增长。阆中古城、碧峰峡、小平故里、峨眉山、剑门关等7家景区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乐山大佛景区连续4天门票售罄,创造24小时接待游客破10万人次的记录。瓦屋山、西岭雪山、三星堆、中华彩灯大世界等景区门票预约量更是连续多日达上限。(陈俊成 中国旅游报记者 白骅)

云南

据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消息,2023年春节假日期间,云南省共接待游客4514.6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4.35亿元。省外入滇游客达到2058.2万人次,占市场总量的45.59%。云南省重点监测的45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51.69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50.24万人次,是去年暑期高峰的2.23倍。

文旅融合新产品、新业态,成为兔年春节亮点。昆明市“1903”“摩登雅集·银杏艺术生活集市”“滇池后海跨年派对”“七彩云南欢乐世界”等跨年活动成为热点;丽江千古情场场火爆,场均观看人数达5500人左右;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六国音乐节演出,令人流连忘返;红河州成功举办2023年中越跨国春节联欢晚会暨边民大联欢,增进了中越两国人民友谊;玉溪市以聂耳文化广场舞台、“翡翠项链——城市客厅”为阵地,开展新春专场演出,让市民和游客尽享文化“大餐”。

甘肃

春节假期,甘肃省充分挖掘冬春文化和旅游资源,深入推进“文化进万家 旅游迎新春”文旅市场复苏百日攻坚行动,各地文化和旅游活动精彩纷呈。全省共接待游客10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亿元。 

春节期间,甘肃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围绕“文化进万家 旅游迎新春”主题,陆续举办“玉兔迎新春 文旅过大年”等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全省“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甘肃省各地分级、分时段节点举办各具地域特色的百姓大舞台、线上“村晚”、戏曲进乡村、赏年画、猜灯谜、社火等。经典舞剧《丝路花雨》登上国家大剧院新春演出季,向首都各界群众送上新春祝福。(罗赟鹏 中国旅游报记者 张陇堂)

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发布消息,1月21日至27日,新疆累计接待游客478.19万人次,较上年增长32.79%,较2019年增长58.78%;实现旅游收入35.51亿元,较上年增长35.1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8.19%。

今年春节假期,新疆各地冰雪游、乡村采摘游、自驾游、文博场馆游、低空游、民俗游等产品丰富多彩并呈现火热态势。尤其是冰雪游,在各地纷纷发放冰雪游消费券和举办各类文旅活动的助力下,呈现火爆态势。其中新疆5家5S级滑雪场共接待游客12.18万人次,较上年增长4.94%,实现旅游收入1995.65万元,较上年增长80.16%。(王思超)

(来源:文化和旅游部官网、中国旅游新闻客户端;编辑:杨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崇左   惠民   旅游   广西   景区   开门红   成绩单   冰雪   同期   民俗   假日   全省   游客   春节   收入   文化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