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级市排名第一 - 一个最容易被忽略的城市

2023年上班的第一天,山东三大城青岛-济南-烟台同时发布了GDP数据,烟台表现亮眼,GDP总量已达9515亿元,不出意外,2023年进入万亿城市俱乐部,已无悬念。

目前,我国有24座万亿GDP城市(不含港澳台),这些年,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出来,南方经济比北方发展的好,早在2023年1月7日,被称为“最强地级市”的苏州,就率先公布GDP成绩单。根据苏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苏州GDP预计达2.4万亿元。这个成绩,已经快赶上青岛+济南的GDP之和了。

但是,对于北方地级市排名第一,大家有时候会比较模糊,其实,烟台已经是北方地级市第一很多年,北方地级市排名第二的唐山,第三的潍坊经济实力和烟台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烟台为什么容易被忽略?

烟台其实多年来一直排名山东GDP第二名,在2017年,青岛11037.28亿元排在第一,烟台以7338.95亿元排在了第二,济南以7201.96亿元排在了第三,烟台还以136亿元的优势排在了济南的前边。

但是随着山东强省会战略的推进,山东在政策支持力度及资源方面,都向济南倾斜,毕竟蛋糕就那么大,想要做到雨露均沾基本不可能。随后济南合并莱芜,大型企业入驻,地铁开建,济南发展进入快车道,在2017至2020的短短三年中,济南就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绩,不仅拉开和烟台的距离,与青岛相比,两者的差距也明显缩短,由相差6千亿人民币变成相差3千亿人民币,仅仅3年就拉平了3000亿的差距,发展速度让人瞠目结舌。

而在济南大放异彩的这几年,恰恰是烟台沉寂的几年,发展速度不及预期,甚至一度要被潍坊赶超,栖霞金矿事故也在全省甚至全国造成不好影响,新兴的互联网、高科技、文化产业等短板明显,城建落后,地铁因为人口原因和国家政策原因,迟迟无法开建,新旧动能效果还未显现,各种问题未理顺之前,烟台想要出头,难啊!

所以,烟台为什么容易被忽略,因为最近几年聚光灯一直在济南上面,济南风头盖过烟台了呗,不过最近几年济南发展的确实好,不服不行,望烟台知耻而后勇,再接再厉!

烟台的问题

烟台的问题根源还是在地理位置和交通上面。地理位置上,靠海是优势,这波红利基本已经吃完,该引进的日韩企业已经差不多了。但烟台地处山东半岛边缘,是典型的交通末端城市,基本是铁路、公路等陆路交通的终点,这个绝对是个劣势。比如京沪二线,可以拐个弯,照顾山东,照顾潍坊,但能把弯拐到烟台吗?那恐怕要闪了腰了。

城建交通上面,这个网上吐槽一片,曾有烟台网友振聋发聩的一问:和兄弟城市相比,烟台这10年,快速路没有建,地铁没有建,高铁、商建也全面落后,这是在干嘛?这么说吧,我10年前在烟台工作时已经在规划地铁,开始申报了。10年后,最新的答复依然是烟台地铁已经在规划,开始申报了...

烟台地形狭长,基本是沿着海边发展,从东部的牟平区到西面的蓬莱区100多公里,试问这种狭长的市区国内能有几个?而连接狭长地形的,除了一条收高速费的沈海高速可以省点时间,走下面都要堵车一趟就要一个多小时,走高速往返高速费用就需要一天20多元,交通是极大的不便利,相当于变向把各个区分割了,大家各自发展,没有形成合力。

烟台的未来

烟台想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解决内外的交通顽疾,所幸,领导层面也已经意识到问题。

1、潍烟、莱荣高铁已经陆续开建,2023年底前实现莱荣高铁建成通车,力争2024年潍烟高铁建成通车;

2、烟台机场二期扩建工程争取将于2023年9月整体完工,年底前验收工作准备完毕;

3、市内交通方面,烟台快速路网已经于2021年年底正式开建;

至于烟台的地铁,甚至于烟台-大连的海底隧道,我们只能说未来可期,作为非土生土长,但把烟台作为第二故乡的人,希望烟台发展越来越好,不负这依山傍海的好风景,不负这冬暖夏凉的好气候,不负这瓜果梨樱的好风水,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

烟台山海水浴场

烟台蓬莱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蓬莱   潍坊   城市   烟台   狭长   济南   青岛   山东   地铁   交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