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突袭中国!抢夺苹果供应链,多少万亿巨头逃离中国?

如果说我们将要失去苹果了,你觉得有可能吗?如果说我们要失去更多万亿巨头了,你会相信吗?

印度正在成为中国和美国经济的下一个重要的对手,抢夺苹果供应链一直在进行中,近来有加速之势。但是,作为潜在对手,美国为什么要纵容印度呢?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今天花几分钟时间,一起探讨清楚。

抢夺中国的苹果产业链,印度有大动作?

日前,根据彭博社报道,印度塔塔集团与纬创资通公司的收购谈判已经接近完成,塔塔集团将收购纬创资通公司旗下一家大型的印度iPhone组装厂,塔塔集团将据此成为第一家组装iphone的印度公司。

这家工厂规模有多大呢?它拥有8条iPhone生产线,以及超过10000名工人,其中包括了数千名工程师。

千万不要小看这件事情的重要意义,因为它帮助印度突破了苹果iPhone组装厂零的历史。

中国台湾省在印度有三大iPhone组装公司,另外两家是富士康和和硕。最关键的是,尽管中国台湾省的三大组装厂都陆续转移了部分工厂去印度,但毕竟还是掌握在中国人手里的产业。这次塔塔集团的收购,将是改变历史的一件事,那就是印度公司真正接手了。

我们再联想到过去两年印度对中国公司的一系列的打压动作,你很难想像,这背后没有印度当局的影子。

所以,有很大的可能,抢夺中国的苹果产业链,印度国家出手了。

美国当局和苹果公司会不会也是背后主导的黑手呢?

美国主导,美企重塑全球制造产业链

有专家分析,“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并非是简单地让美国制造企业把制造工厂都搬回美国去,而是重塑全球制造产业链。

简单来讲,就是核心技术和中高端制造要在美国生产,低端工厂和组装厂大部分要搬到“友好国家”去。印度作为英联邦国家,当然在友好国家名单中。所谓的中高端制造,当然也包括芯片这种尖端技术性生产制造,所以美国要想尽一切办法逼迫富士康搬到美国去。

这对中国来讲,未来是巨大的威胁。

我们举个例子,2019年苹果供应链生产基地中,中国供应商基地的占比达到44%至47%,2020年下降至41%,2021年进一步下降至36%。当然,我们理解,中国供应商的比重不会降至零,而是要下降到他们认为的风险可控范围比例之内。这个比例是多少?我们不得而知。

那么,美国和印度,到底想要干什么呢?

印度会成为中美经济的共同对手吗?

最近,高盛集团发布预测报告,2075年全球国家经济总量排名,印度竟然是大赢家,将超越美国排名第二,中国将在2035年左右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只能排第三。

预测52年后的全球经济,有点无厘头,在这个不确定性的年代,52年太长难以预料。但是这种说法,是不是有点将印度视为下一个竞争对的意思呢?或者至少美国要警惕印度。

苹果要将组装工厂和产业链迁往印度,这种说法已经流传很久了。不仅仅苹果,美国许多制造企业都在这么做。尽管“让制造业回归美国”已经成为美国国策,前面我们讲的美国所谓的安全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因素是全球产业分工的发展规律导致的,追逐廉价劳动力和能源,永远是制造业的宿命。另外,美国要的是中高端制造业,一些低端制造和组装,他们也未必看得上。

中国正在失去人力成本优势吗?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警惕的。

印度最不缺的就是人,所以你会发现,2022年印度都拼命在搞能源,甚至不顾美国反对,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并拒绝加入对俄能源限价政策。

美国在培养一个又一个竞争对手吗?五十年代支持德国重建,六十年代培养了日本,下一个是印度吗?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能够明白,美国制造业重塑全球制造产业链,恐怕不仅仅是苹果一家企业的事情,未来几年,中国可能会失去更多美国万亿巨头。

我们能做的,无非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一方面我们自己要强大起来,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和完整的产业链,我们无惧任何对手;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重塑全球制造产业链,中国制造也可以同样布局;第三就是我们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谁不跟我们合作,我们就不给他市场。

面对竞争,我们不能软弱,更要团结。中国拥有制度优势,在产业竞争中我们也能够更有力地团结一致,握紧拳头。

这让人不得不想起去年的联想事件,在这种全球产业背景下,联想确实要好好想想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印度   中国   台湾省   苹果   美国   产业链   巨头   制造业   工厂   集团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