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诞辰130周年!让我们重温“国之瑰宝”这些经典话语


她被誉为“国之瑰宝”,

也是中国千千万万孩子的“母亲”;

她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

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

也是二十世纪举世闻名的伟大女性。


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

国家名誉主席、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第一任名誉主席——宋庆龄。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广东文昌县(今属海南)人,生于上海。1949年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等职。民革中央第一届名誉主席。1981年5月16日,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第一、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今天(1月27日),
是宋庆龄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日,
让我们共同缅怀她、追忆她,
回顾她那些饱含着大爱的亲切话语,
学习她矢志不移、英勇奋斗,
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
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
的动人事迹,
从中体会她伟大的
革命精神、爱国情怀和人格魅力。



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

——“六一六兵变”中,宋庆龄“再三婉求”掩护孙中山撤离时说。


1922年6月15日夜至6月16日晨,陈炯明率兵包围总统府和粤秀楼,并发起攻击。在叛军准备进攻时,宋庆龄出于大局考虑,坚定地对再三要她同撤的孙中山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可以没有你!”经宋庆龄“再三婉求”,孙中山“始允先行”,并留下所有卫兵护卫其安全。此时的宋庆龄怀有身孕,虽然最终成功撤退,但因过度紧张和劳累不幸流产。宋庆龄在生死抉择中,从国家利益出发,为救孙中山不惜牺牲自己,巾帼不让须眉,也足见两人的深刻情谊。


1923年12月,孙中山、宋庆龄(前排左三)与抗击陈炯明叛乱立功的卫士队合影。



我坚决地相信,中国不但能够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每一次和任何一次的侵略,而且它能够,并且一定可收复所有的失地。中国最大的力量,是中国大众一致的觉醒。

——1937年8月,宋庆龄于美国纽约《论坛与世纪》杂志发表抗战宣言,向世界人民展现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顽强精神。


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后,宋庆龄在纽约《论坛与世纪》上发表《中国是不可征服的》,以铿锵有力的文字,赋予了中国人民抗战的信心,号召大家将抗战进行到底,争取早日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1938年6月,在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宋庆龄在香港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通过保盟,宋庆龄呼吁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积极行动起来援助中国,在国际间架起了一座援助中国抗战的特殊桥梁。宋庆龄领导保盟将争取到的医药和医疗器械等战时紧缺物资及资金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等最迫切需要的地方,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8年6月14日,宋庆龄在香港正式成立保卫中国同盟。图为1938年冬,宋庆龄(左四)与部分保盟中央委员合影。




欢迎我们的领导者——这诞生在上海、生长在江西的丛山里、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困苦中百炼成钢、在农村的泥土里成熟的领导者。向中国共产党致敬!

——1949年,宋庆龄出席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大会并发表祝词。


1949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共上海市委在上海召开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大会”,宋庆龄应邀出席,并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向中国共产党致敬》的祝词。这篇祝词最初是用英文撰写而成的自由诗。宋庆龄曾将英文手稿交给擅长文学的柳亚子之女柳无垢,请她立即翻译成中文。柳无垢送来中文翻译稿后,宋庆龄亲笔誊写了一份。全文饱含着宋庆龄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衷心崇敬之情,寄托着她对党领导下、全体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新中国伟大事业的殷切期望。宋庆龄因身体不适,祝词由邓颖超在大会上代为宣读。宋庆龄的祝词发表后,全场掌声雷动。


1949年6月30日,宋庆龄由邓颖超(右)、廖梦醒(左)等人陪同,出席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大会。



今天,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动力,中国的人民在前进,在革命的动力中前进。这是一个历史的跃进,一个建设的巨力,一个新中国的诞生!我们达到今天的历史地位,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唯一拥有人民大众力量的政党。孙中山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胜利实现,因此得到了最可靠的保证。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宋庆龄在会上发表讲话。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宋庆龄在北平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们一起,共商建国大计。作为孙中山革命生涯的得力助手和忠诚伴侣,孙中山事业的伟大继承者的宋庆龄,更觉胜利来之不易,难以抑制喜悦和兴奋,她在会上发表了激情澎湃的讲话,对中国的明天,充满期待和信心。大会选举宋庆龄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开启了她为新中国奋斗的新篇章。


宋庆龄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言。




这样的时代终于到来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力量把各阶级各党派团结在一起,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真正独立、真正民主的中国,同时,妇女也将得到解放,在一切方面和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

——1949年12月,宋庆龄在亚洲妇女代表会议上发表讲话。


1949年12月10日至16日,亚洲妇女代表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1949年12月11日,宋庆龄应邀在会上发表了长篇讲话。她形象地把国家独立与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比喻为广大妇女的两个朋友;她热情地讴歌新中国的妇女真正得到了解放,在一切方面开始和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她真诚地号召亚洲妇女除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发展外,还要为争取妇女应有的权利而斗争。


1980年4月,宋庆龄(前排右二)会见来我国访问的美国报界妇女俱乐部访华团。




这次会议是一个伟大的,具有史诗意义的事件,它给予我们一个机会,使我们能够在历史的紧要关头,完成一个绝对重要的任务。我们在这里聚集一堂,要再一次充分地证明,人类是一定能够创造和平的。世界各地的人民都热切地期待着我们为和平事业筹划的结果。

——1952年,宋庆龄在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上致开幕词。


当1952年美国不甘心侵略朝鲜战争的失败,一再破坏停战谈判,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时,宋庆龄和郭沫若等在世界和平理事会的支持下,发起召开“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得到亚太地区广大爱好和平与正义人士热烈的响应和支持。中国代表团团长宋庆龄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并致开幕词。会议促使亚太地区各国人民形成了空前的争取和平的大团结,提高了新中国在保卫亚洲和世界和平中的影响和作用。


宋庆龄(前排右二)出席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



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我们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

——1956年,宋庆龄发表了《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


1956年5月31日,宋庆龄发表了《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对于儿童,什么是最宝贵的东西,应该怎样给予他们。宋庆龄强调,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就是说要为了使儿童健康的成长创造各种条件;要用很多的精力去培养、教育儿童;要从各方面给儿童做个榜样;要尽量的努力保卫和平。宋庆龄认为,成年人的每一分努力,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分成就,国际和平事业的每一个胜利,都给儿童们增加了一分幸福。

图为宋庆龄(前排右三)看望识字班的孩子们,并亲自指导他们读书。



我们的成就应该直接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中国福利会从创立的那天起,就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将来也是这样。

——1958年6月14日,宋庆龄在中国福利会成立2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发表了《永远和党在一起》的讲话。


“永远和党在一起” 既是宋庆龄的庄严承诺,也是她一生的行动指南。1981年5月15日,在宋庆龄生命最后时刻,中共中央批准宋庆龄加入中国共产党,宋庆龄的入党愿望得以实现。宋庆龄于1938年6月14日在香港创建中国福利会,其前身是保卫中国同盟,1941年12月迁往重庆,全力支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1945年12月改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并迁往上海;1950年8月改名为中国福利会。在革命时期,每逢历史转折关头和每一重大政策措施,宋庆龄的决策和行动都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遥相呼应、默契配合;在和平年代,她领导的中国福利会更是置身于党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成为党的妇幼保健、儿童文化教育以及对外宣传和交流工作的组成部分。


1950年,宋庆龄亲自创办上海第一家寄宿制托儿所——中国福利会婴儿托儿所,后改名为中国福利会托儿所。图为1953年,宋庆龄和中国福利会托儿所的孩子们在一起。




我的一生是同少年儿童工作联系在一起的。

——1981年5月2日,宋庆龄在发表的《更好地为下一代着想》一文中写道。


1981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宋庆龄已经重病,但是她仍坚持为当年的国际儿童节撰写了三篇文章,即《愿小树苗健康成长》《更好地为下一代着想》《致六一国际儿童节报告会的贺信》。这些文章饱含宋庆龄对新中国少年儿童成长的关心和期许。宋庆龄是新中国妇儿福利事业的开拓者,将儿童工作视作“缔造未来”的事业,开创了儿童事业的多个“第一”:新中国第一家儿童艺术剧院、第一个儿童艺术剧场、第一家少年宫、第一本少儿读物、第一家寄宿制托儿所和第一座妇幼保健院。就在宋庆龄逝世的前几天(1981年5月22日),她的文章《愿小树苗健康成长》发表,她为孩子们留下最后赠言:“愿你们和小树苗一同成长,成长得挺拔、旺盛,经得起任何暴风雨和病虫害的考验,成长为栋梁之材……”


1958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宋庆龄和中国福利会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一起。



(本文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作者 _ 赵亮

本期编辑 _ 闻超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中国福利会   中国共产党   国际儿童节   祝词   托儿所   亚洲   瑰宝   诞辰   新中国   上海   名誉   中国   话语   妇女   和平   主席   周年   事业   儿童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