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栋:打球不如弟弟刘国梁,却打造一支与中国队抗衡的海外兵团

乒乓球在中国,被称为“国球”。在我们国家乒乓球的发展历程上,有数不清的璀璨明星。而我国也一直包揽着国际主要乒乓赛事的冠军位置。

在这些明星里,有这样一个人,作为运动员,在群星璀璨的国家队里,默默无闻;作为教练,却培养出多名世界赛事奖牌获得者,并率领一支海外兵团,威胁到了中国队的霸主地位,取得了世乒赛、奥运会的奖牌。

他,就是奥运冠军刘国梁的哥哥——刘国栋。

他用自己的历程,演绎了中国乒乓球坛的另类神奇。

栋梁之路

1974年,刘国栋出生在河南新乡。他的父亲刘占胜,是一名乒乓球教练。一年多以后,他的弟弟,后来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刘国梁也出生了。

那个年代,乒乓球热正在国内兴起。特别是70年代初,中国的通过乒乓外交,改善了与世界某大国的关系,堪称中国外交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推动了乒乓球运动在国内的开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刘占胜将自己的乒乓梦寄托在了儿子们的身上。他给两个儿子取名为“刘国栋”、“刘国梁”,意味着他们将成为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栋梁之才。

于是,他把两个儿子当成自己的训练对象,从他们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就开始了乒乓训练。

刚开始的时候,刘国梁年纪尚小,只能在乒乓球台边看着哥哥刘国栋打球,帮着父亲和哥哥捡球。年龄稍大一点,他也站在了乒乓球台前,有模有样地和父亲、哥哥对打。

看着两个儿子一天天成长,父亲刘占胜喜不自禁。为了鼓励他们努力练习,力争第一,一段时间里父亲还给两个儿子设置了奖励:谁能夺得冠军,就奖励一盒罐头。在父亲的激励下,两兄弟练的更起劲,进步也越来越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儿子刘国梁的乒乓天赋逐渐展露了出来。刘国栋渐渐不是弟弟的对手了。

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加上兄弟俩的努力,刘国栋和刘国梁双双进入了河南乒乓球省队。有了专业的指导和训练,他们进步神速。但常常的,刘国栋还是打不过弟弟。

在随省队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弟弟刘国梁的天赋被八一队发现,并向他提出了调入八一队的请求。当时刘国梁年级尚小,也不愿意离开家乡,并没有把这个事放在心上。

但作为哥哥的刘国栋,深知这是弟弟一次不可多得的机会。

能进入八一队,就等于进入了国家队的摇篮。我国乒乓球的世界冠军里,绝大多数都有八一队训练的经历。为此,刘国栋多次劝弟弟答应八一队的请求,但刘国梁未置可否。

最后,是刘国栋想了一个办法。在省队内一次重要比赛中,刘国栋拼尽全力打败了弟弟。这对于刘国梁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随后他退出了河南省队,进入八一队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在八一队,有了更高水平的教练和队友,刘国梁的天赋获得了充分的发挥。

1989年,刘国梁进入了国家青年队,三年后又进入国家队,代表中国征战世界赛场。

反观哥哥刘国栋,一直待在省队,运动员生涯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并在弟弟进入国家队后不久,选择了退役,到广东番禺进入一家银行工作。

多年后刘国梁问起哥哥刘国栋当初退役时的想法,刘国栋说道,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感觉运动水平遇到了瓶颈,怎么努力也突破不了。无奈之下才选择退役,想尝试下其他的道路。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刘国栋到底放不下自己的乒乓事业。否则,乒乓球界可能会少了一个卓越的教练,而银行会多了一个平凡的职员。

独辟蹊径

1994年,放不下乒乓球的刘国栋,再次拿起了球拍,进入了国家队。

但是,他是以女队陪练的身份,进入国家队的

作为一个陪练,妥妥的“无名英雄”。即使陪练的队员获得再多的奖牌和荣誉,也是教练的功绩,与陪练队员无关。

以陪练的身份进入国家队,刘国栋想的主要是照顾弟弟刘国梁的起居,让他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训练,取得更好的成绩。

但刘国栋这个陪练,和其他的陪练不同。

作为陪练,只要陪正式队员练好了球,其他的不用操心。但刘国栋却不是这样做的。

陪练之余,他在教练点评队员当日表现的时候,默默的站在一旁,悉心揣摩教练的思路和方法。在教练闲暇的时候,向教练请教关于训练管理、队伍管理的问题。

有时候,陪练也会陪正式队员出征国内外赛事。这个时候,刘国栋更是如鱼得水。他常常找机会待在赛场边上,观察学习在激战的时候教练员如何进行布置。

通过学习,刘国栋逐渐掌握了一个教练员的技能与技巧。在平时的陪练后,也会运用这些技能技巧,对女队员的表现进行分析和指导,使得他陪练的队员有了很快的提高。

结束了国家队陪练生涯后,刘国栋正式踏上了乒乓教练的生涯。

刘国栋成名之后,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作为运动员,个人的水平已经很难提高。但我可以把我丰富的比赛经验,和对乒乒战略战术的理解,用教练的形式传递给新队员,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战果。

执教海外

刘国栋海外执教的首站,是我国的东邻日本

海外执教,不仅要技艺精湛,还要过语言关,行为习惯关等,自然不会是一帆风顺。因此,刘国栋的海外“首秀”并没有取得什么突出的成绩。

2000年,刘国栋结束了第一段海外执教,回到了北京。他找到父亲和弟弟,提出想在北京开一家乒乓球俱乐部。父亲和弟弟听了,都极力支持他的厢房。当时已有名气的刘国梁,甚至建议可以取名“国梁俱乐部”。

于是,北京国梁乒乓球俱乐部正式成立了。

创业的道路一定是艰辛的。由于没有经验,加上资金不足,北京国梁乒乓球俱乐部几经波折,最后迁徙到西安,更名为陕西银河国梁乒乓球俱乐部。

在西安,积累了运营经验的刘国栋把俱乐部办的有声有色,这时,他的教练天赋才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陕西银河乒乓球俱乐部,不仅培养出了象马龙,郝帅这样的乒乓国手,还数次夺得国内俱乐部联赛的冠军。一时间,刘国栋的教练风头无人可比。

有一件事可以侧面反应出刘国栋的执教能力。那是在2003年,弟弟刘国梁刚刚被任命为国家男乒主教练。当时正值国际乒联进行赛制改革,主要针对的就是中国国家队。为此,在其后一系列国际赛事中,国家男乒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这让身为主教练的刘国梁很是苦恼。

这时,刘国栋找到了弟弟,斩钉截铁的告诉他,目前因为赛制改革,限制了国兵的部分技术,队员们不太适应,其实,他们缺乏的只是信心,只要让他们重拾信心,很快就能扭转颓势。事后证明,国乒当时的缺陷正如刘国栋所言。

刘国栋的执教能力,很快引起了海外乒乓球界的关注。2006年,新加坡乒乓球国家队,向他发出了执教请求。

汲取了前次日本执教的经验,在接到新加坡的执教请求后,刘国栋首先去了当地,了解新加坡国乒的基本情况。

和许多国家一样,新加坡在乒乓球运动中也走了中国输出的道路。特别是新加坡女乒,有很多中国输出的运动员,如北京的李佳薇,辽宁的王越古等。

在了解了当地乒乓球运动现状,考察了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后,刘国栋做出了决定:接受新加坡国家乒乓球队的邀请,开始了他海外执教的第二段经历。

临走前,刘国栋和弟弟刘国梁进行了沟通。刘国梁也赞成哥哥的决定。在国内,乒乓球坛人才济济,想要出成绩困难重重。而在海外,更能体现刘国栋的执教水平。

刘国栋信心满满地对弟弟说:“国梁,我一定会把新加坡队带成世界强队,并让它成为中国队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创造辉煌

接掌了新加坡队的教鞭后,刘国栋开始对队员们的观察。他发现,新加坡男队的水平和中国差的太远,而女队的差距并没有这么大。

像女队队员李佳薇,在2004年甚至重创了当时中国女队的一姐王楠,让王楠止步于女单八强。于是,刘国栋决定先从女队入手,迅速提高新加坡国乒的竞技水平。

通过观察,刘国栋发现,训练缺乏科学性,随意性较强,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自幼发挥等,都是新加坡女乒的问题所在。

但刘国栋认为,最重要的是她们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以致在重大赛事中很难发挥最高水平。针对这些弱点,刘国栋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训练。

一方面,仿照国内的要求,刘国栋为新加坡女队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并且从自己做起,带头遵守;另一方面,延长了训练时间,制定了科学的训练计划;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给运动员针对性的训练,使其得到快速提高。

在训练中,刘国栋的要求更是严格。经常是队员一个小动作做的不到位,就会被严厉的训斥,随之而来的是加码的训练。

同时,为增强新加坡队的整体实力,刘国栋还四处招兵买马,寻找优秀的队员加盟。像女子世界排名靠前的运动员冯天薇,就是他从日本挖过来的。

一开始,刘国栋的训练模式,让新加坡的队员很难适应。不过因为刘国栋是外聘的主教练,队员们只能按照他的要求,咬着牙坚持训练。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魔鬼”训练,队员们发现,自己的竞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队刘国栋也从开始的抵触、不信任转为钦佩,刘国栋的执教工作得以更加顺利的开展。

这时,无论是刘国栋,还是他的队员们,都期待着一场重要的赛事,来检验训练成果,证明自己。

终于,机会来了。

2008年,第49届世乒赛在北京举行。刘国栋带队参加了比赛。在女团比赛中,新加坡女队横扫其他队伍,进入了决赛。在决赛对阵中国队的比赛中,首战出站的李佳薇,居然以3:0的比分,将中国队的郭跃斩于马下。虽然最后中国队还是获得了团体赛的胜利,但也让中国女队惊出一身冷汗。

赛后,中国女队主教练由衷的说,这场比赛,两队打的都好,只有胜负,没有输赢。

此役过后,队员们对刘国栋更增添了信任和钦佩,期待着他带领新加坡女队取得更好的成绩。

刘国栋也不负众望。在同年的北京奥运会中,率领新加坡女乒再次闯入决赛,虽然在决赛中惜负中国队,但最终获得了奥运会的银牌。

这枚银牌在新加坡产生了强烈的轰动。因为新加坡乒乓球队,已经连续48年与奥运奖牌无缘了。为此,当时的新加坡总理也发来贺电表示祝贺。

可以说,刘国栋以他出色的执教能力,带动了新加坡乒乓事业的发展,并在新民众中掀起了乒乓球运动的热潮。时至今日,他的弟子,新加坡女队的冯天薇在世界女单排名中,仍占据了第九名的位置。

后记

刘国栋的海外经历,特别是担任新加坡主教练的经历,证明了他的执教能力,也完成了当初他“带领新加坡队成为世界强队,成为中国队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诺言。

作为乒乓球运动员,刘国栋的成就并不出众,甚至可以说有些平庸。但作为教练员,刘国栋却大放异彩。由此可见,在成功的道路上,天赋和努力固为重要,但道路的选择也是影响一个人成败的关键要素。刘国栋的成功,正在于选择了他自己擅长的领域,并通过努力创造了成功的辉煌。

刘国栋、刘国梁兄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终于在各自的领域里,成为乒乓球事业的栋梁之才。想必他们的父亲,在看到他们兄弟不凡的成就时,心里应该是无比欣慰的吧。

参考文献

1、央视网:《乒乓坛上的竞争对手:刘国栋刘国梁低调亲兄弟》

2、央视网:《刘国栋:说坏话要有根据 我带队重女轻男有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中国队   弟弟   女队   新加坡   陪练   兵团   乒乓球   中国   乒乓   队员   教练   海外   刘国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