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幸福的孩子

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你可能会说,幸福就是让自己开心呀,吃到了爱吃的东西,和喜欢的人在一起玩,或者是比赛拿了奖等等,反正,身心感到满足,就是幸福了。

可是,你发现没有,这些开心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比如,当你吃饱了,再好吃的东西也没什么兴趣了;当你和朋友逛了一天,也会感到累,想回家休息休息。如果幸福就是这么稍纵即逝的话,我们到底怎么来提升或者延长自己的幸福感呢?别着急,今天要分享的心理学家的故事,能告诉我们答案。

这个故事,其实是心理学家泰勒的亲身经历。泰勒从小就苦练壁球球技,这个壁球,有点像打网球,不过它是运动员对着墙壁打,所以叫壁球。泰勒练得很辛苦,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够取得胜利。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泰勒在16岁这一年,获得了全国冠军,夺冠带来的喜悦超乎了自己的想象。

在庆功宴上,泰勒喜极而泣,为了这一天,这么多年来他付出了太多的汗水,那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从来没有过玩耍,有的只是不断不断的训练。泰勒很清楚,一直以来,自己并不快乐,但是今天的胜利所带来的快感,让他觉得这么多年的辛苦,是值得的。

可是,就在当天晚上,狂欢过后,泰勒回到房间,他再回忆夺冠那一刻的心情时,却发现那些来之不易的喜悦,突然就没了。空荡荡的房间里,只剩下失落与空虚。怎么会这样呢?

泰勒安慰自己,这应该只是一时的,过几天,那种胜利者的成就感和快乐感就会回来。可是,好几天过去了,泰勒依然感到空虚和失落,于是,他越来越沮丧,到最后终于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人生的幸福,其实无法完全寄托于一时的得失之中。

你有没有发现,泰勒的故事,很像我们这些曾经或正在为了中考、高考,拼命学习的人。

从小到大,我们听了多少这样那样的劝导,“现在辛苦一些,等你上了大学就自由了”“年轻的时候,不要谈什么享乐,未来才有享乐的资本。”

像这样的劝导,我想你还可以讲出更多。它们本质上,都是再告诉你,幸福的人生,不是现在,而在未来。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来听听泰勒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出的四种人生模式,你就明白了。

第一种模式,就像是吃炸鸡和可乐,非常好吃,但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所以,爱吃炸鸡和可乐的人,经常会说“活在当下、及时行乐”,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现在开心最重要。但他们往往会忽视自己的行为,可能给未来带来哪些负面的影响。这种人生模式,就叫“享乐主义”。

你可能会发现,身边有些同学,就是这样对待生活的。他们每天做的,都是盼着下课,盼着放学,可以呼朋唤友好好地去玩,,从来不关心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

第二种模式,就像是吃蔬菜与水果,非常健康,但可能就不那么好吃了,比如苦瓜、青椒等等。但为了身体健康,有些人就会多吃自己不太喜欢的蔬菜和水果,即使会吃得很痛苦。这种模式与“享乐主义”完全相反,他们只追求未来的快乐,所以不断承受着现在的痛苦。这种人生模式,叫作“忙碌奔波型”。

很多成绩非常优秀的同学,都是这样的模式,他们忍受了当下的痛苦,去拼博一个想象中的未来。当他们进入理想的大学时,那一刻是极其喜悦的,就像是泰勒夺冠时一样。可是没过一阵子,熟悉的焦虑感又会重新降临,他们又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比不上其他更优秀的同学,于是就会更努力。

可是,这样日子是不会有尽头的,因为一直会有更好、更优秀、更厉害的未来目标在指引你,让你无法停下来,哪怕稍稍享受一下当下的美好。

第三种模式,就像是吃变质的食物,既难吃又不健康。这种生活就像是失去了生命的希望和意义,每天活在浑浑噩噩中,既没有对未来的期望,也感受不到当下的快乐。这是典型的“虚无主义”。

这种模式的同学一般情况很少,往往是那些身陷抑郁和长期糟糕情绪的人,才会有的状态。

第四种模式,就像是吃完美的食物,既好吃,又健康。泰勒把这种模式称为“感悟幸福型”。这样的人不仅能够享受当下所做的事情,而且通过现在的行动,他们也可以为未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这种同学,他们其实并不会完全认同父母、老师的劝导,他们并不会觉得,我需要忍耐。而是会充满热情地,投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中。哪怕是你觉得枯燥乏味的学习,他们也会从中找到快乐和满足。

他们和“忙碌奔波型”的同学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是成绩优异的“学霸”,但是“感悟幸福型”的同学,并没有“忙碌奔波”的同学那么关心一时的成绩。

比如,一次期末考试成绩不佳,“忙碌奔波型”的同学可能会非常沮丧,认为这是绝不允许的事情,毕竟自己放弃了当下的快乐,付出了那么多艰辛,就是希望看到成绩上有所回报。如果这都失败了的话,他们会落入虚无的恐惧中。

可是,同样的情况,“感悟幸福型”的同学,就不会害怕。因为他们会更关心学习的过程,每一节课、每一道题,只要从中获得了新的知识,他们都会觉得很开心。成绩结果,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分数而已,没有达到就没有达到,那只不过是一个阶段性的反馈而已,满足好奇心、增长知识与视野,才是他们真正学习的动机。

于是,在他们身上,当下的快乐和未来的积累,就能够达成平衡。

所以,通过研究,泰勒得出了幸福的真谛,那就是“感悟幸福型”的人生模式。拆开来看,它包含两个部分:

首先,幸福的人,一定是快乐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永远在追逐远方的美好,而让自己当下的生活变得不开心,那么你很难幸福。

其次,幸福的人,有充满意义的人生。也就是说,他不会只看到当下的享乐,还会关心未来要实现的人生目标。

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得到了提升幸福感的启示,怎么做呢?首先就是要掌握平衡。泰勒发明了一套人生地图,每天花一些时间,记录下当天的生活,可以帮自己更好地调整和平衡,来培养“感悟幸福型”的人生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泰勒   幸福   壁球   忙碌   成绩   同学   模式   未来   孩子   人生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