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背后的现实和深层次原因


沈腾和马丽的小品依旧是春晚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他们的小品多是讽刺社会现实,反映普通老百姓的心声,吐出常人心中的不快,所以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今年的小品《坑》在播出了不出所料的引发了较大反响。中纪委也连夜发声,要坚决查处一批躺平式干部。老百姓们欢欣鼓舞,认为自己碰到或听说的公务人员不作为的问题终于得到了反馈和重视。

这部优秀的作品发挥出了应有效果,总体是成功的,但是仍有一些细节有待商榷或进一步完善,值得思考或进一步探究。

《坑》的背后还有哪些现实呢?

一、主任需要向下属借“实事”吗?

小品刚开始,下属说郝主任没有办一件实事,然后郝主任向下属借实事。这在现实中应该是不存在的,下属的哪项工作不是在主任领导和指导下完成的?下属办实事需要的资源也需要主任协调或同意吧?所以,下属的所有实事其实都是主任的实事和成绩。下属的总结是完成了什么工作,主任总结就是组织了什么工作、指导了什么工作。

二、郝主任式的躺平干部怎么产生的?

大家都在怪罪躺平式干部,但是现有的环境为什么会出现躺平式干部却没有人去深入探究,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环境产生了大量的躺平人?我觉得有人总结的还是很有道理的:

(一)曾经热血,但长期被打压不被重用几十年都在一个岗位上一动不动,根本看不到希望

二)工作不被肯定,出错却频受刺激。大多数的工作都是日常工作,哪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如果上级认为你把日常工作做好是本分,长时间的勤勤恳恳得不到肯定,必然会心灰意冷。不出事领导就觉得你是应该做好的,非得出点事了领导才知道这个事是你一直在做、在维持,但肯定会把你批的狗血淋头。这种踏实做好工作的干部永远追不上那种不务正业但好出风头的干部,那种人才受领导“赏识”,那些人专干领导盯得事、专干能出成绩的新事和大事,至于他自己还有没有日常应该做好的事估计他自己都不会记得。领导年终总结也只会看到那些出彩的事和自己关心的事,至于日常的事只要不出事谁在乎呢?

(三)个别领导只要结果,但支持力度不够。就《坑》中郝主任说填坑要协调七八个部门,可能真是个费力承人情的活,还有可能辛苦很长时间都没有结果。领导总想自己不出面的情况下让下属把活都干利索了,美名其考验下属的能力,但是有些能力真不是下属岗位能够或应该具备的,很多协调、沟通、承人情的事本身就是岗位资源的一种交换,大多数只需要领导一句话的事可以让下属跑断腿、磨破嘴。

所以说,我们是要整治躺平的现象,但我们更应该反思和解决躺平下的根本原因,这样才能减少躺平式的干部,才能培养出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专干   日常工作   实事   下属   小品   岗位   层次   主任   现实   干部   原因   领导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