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马说外国史:俄罗斯帝国在远东的对手与碰撞

沙皇俄国通过组织犯人等一众人马成立了远东探险队。越过乌拉尔山与乌拉尔河向遥远的东方大陆进发,俄国在西伯利亚地区的扩张是缓慢的,在到了那里以后即使是自然环境那么恶劣的地区,俄国人却永久占领并统治了那片辽阔土地。与此同时控制住那里原始落后的鞑靼人与众多民族。在1637年俄国人终于抵达远东城市海参崴,但俄国人在与中国直接交往方面落后于西欧人,所以为什么俄语中关于中国的称呼叫Китай,翻译成中文也就是“契丹“的意思。

沙俄领土扩张示意图

早期俄国探险家顺着西伯利亚几条大河前进,但这几条河却流人北冰洋。导致几组人马直接漂流到北冰洋喂了北极熊。经过多次失败与奋勇前进一个由防御要塞和贸易站组成的网逐渐向东延伸。当俄国势力扩展到黑龙江流域后,终于打通了从俄国在欧洲的核心地区到亚洲东北部的路上通道。俄国人在黑龙江流域的存在,引起了当时中国的关注,因为俄罗斯与其探险队不会停止于黑龙江流域,沙俄需要远东找到不冻港,而探险队需要找到更加富饶和利于生存赚钱的地方,所以越过黑龙江南下成为探险队与沙俄政府急切想达到的目标。而那些塞外的喀尔喀蒙古众部落,也在受到准格尔部噶尔丹威胁的时候,在大清帝国与俄罗斯这两边左右摇摆。这一些列的原因更加让坐镇京师的康熙皇帝感到不妙。

沙俄探险部队

1654年和1676年俄国人两次派使者到北京要求给与边境贸易优惠,但他们因拒绝按要求向康熙皇帝行跪拜礼而被遣返。到1680年已经巩固了内部统治权的清王朝,开始在黑龙江地区建立有利于调兵的道路和军事据点,在黑龙江内部署了舰只,康熙皇帝与大臣说了一句“杀鸡要用牛刀,打击沙俄对大清领土的企图心。“俄国人在黑龙江流域的要塞据点很快被逐个拔掉,一支强大的清军包围了余下的俄国要塞。于是俄国人立即同意谈判,紧急派出一名谈判特使到当时主要的驿站涅尔琴斯克(尼布楚)与大清帝国的将军进行见面。

1689年在尼布楚签订的条约,肯定了黑龙江地区属于中国,责成俄国人拆毁他们剩余的要塞,但同意给予俄国骆驼商队前往北京的有限贸易权,部分原因是中国想维持产于西伯利亚的优质俄国毛皮制品的供应。并设置好两国界碑,这也是古代中国第一次出现国家领土间的界碑,而不是虚拟的控制疆域概念。

尼布楚条约签订

后来于1727年签订的条约把俄国人与其势力赶出了外蒙古地区,进一步划定了俄国和中国之间的边界,留给俄国的只有西伯利亚这个苦寒之地。清王朝康熙皇帝不想同俄罗斯这种“野蛮人”直接打交道,所以他派两名朝廷耶稣会士作为代表前往俄国,他相信他们是处理这类问题的合适代理人。不过尼布楚条约将双方作为平等主权国对待,这是中国直到19世纪放弃其亚种中心与“天朝上国“的政治优越感前,所承认的唯一与另一个国家签订的平等条约。

在1842年前,出现在中国的各种各样的“海上夷族”只能视为野蛮人,而作为敌对且与大清不友好的陆上大国,俄罗斯则代替了中国历朝历代北方威胁势力的匈奴与鞑靼,与清国的交往不和谐,但又必须给予不同对待。对俄国及其野心的忧虑始终盘踞在中国人的心头,后来更因清朝末年,俄国人趁着大清帝国国力衰微时,大举向满洲扩张而愈加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俄罗斯   沙俄   西伯利亚   俄国   尼布楚   远东   俄国人   探险队   帝国   黑龙江   条约   中国   对手   外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