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安土重迁的中国方案

《流浪地球》是一部中国制造的科幻电影,非常好看。


如果非要找个参照的话,《星际穿越》能打10分,那我们自己这部奠基之作就可以打8.5分,再严苛一点的话8分绝对不能再低了。


不论在技术工业、题材内容或者表达思考上,都拓展了中国电影的边界。硬核、画面、特效、实景,都是杠杠的。强烈推荐。


看完电影其实还有点不敢相信真的是我们自己拍的片子。


等到电影结束的字幕出来,尤其是技术人员名单出来时,大片大片的中文名字,几乎全部都是中国人名字,我竟然心潮澎湃。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因为太阳的衰落老化使得地球的生存环境急速恶化,人类面临毁灭的危险。地球上的联合政府作出了一个极其伟大的决定,就是让地球逃离太阳系,去到距离我们4.2光年的最近的一颗恒星比邻星那里。


怎样让地球离开太阳系呢?第一步,就是先用建在赤道上的有足够功率的地球发动机反向发力,使得地球停止自转。这个过程大约需要50年。


然后在地球各处建造10000台或者12000台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开动发动机推动地球移动,并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外太空加速飞行后中途让地球再恢复自转,并开始减速。


最后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整个过程需要2500年。




怎么样?超级宏大吧! 与以往的拯救篇思维模式很不一样吧。西方人不是在寻找合适的运送工具如宇宙飞船就是在考察新的居住环境如其他星球,总之,就是要舍弃地球。


而我们,是一个安土重迁的民族,一切的历史、过往、祖宗、故土,我们都要扛着走,绝不舍弃。每一年地球上的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也是由我们全体国民年复一年地上演就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总之,是一部超越了以往的拯救思维和拯救方式的,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科幻大片,再加上一个史诗级也不为过。


里面涉及的各种黑科技以及各种城市细节等等太有意思了,留给你们去一刷再刷。我就聊一聊电影里所表现的中西方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差异。



第一,我们真正构建了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站在全人类的框架下思考的国际主义。每个文化集体在国际环境下竭诚合作,同时又都保持着各自的文化本源。这是我们为了世界大同的梦想始终在努力。


在这里,我们听命于联合政府,其官方语言为法语,没有用中文。全世界的领航员、救援队都在一起工作,都使用自己的语言,通过智能语言系统无障碍交流。没有以一己之力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所有任务的完成都是合力的结果。


地下城的庇护所容量有限,对不同肤色不同种族都一视同仁,用抽签决定。那些正常时期都死活要建个墙把人家挡在外面的人,这种时候很难说不会把平时看不顺眼的人顺势留在外面。



第二,我们民族看重自己的历史血脉和土地家园。


与西方人大航海时代喜欢觊觎别人的土地开拓新家园不同,我们下西洋时只是会带去礼物,从未有过侵占别人的土地的念头。


我们仅仅只是想将自己的土地和家园经营好保护好。西方人总是喜欢以己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不得已要去逃难的时候,我们的先辈都会带上家族的祖宗牌位。而这次,在这么大的灾难面前,我们要和全世界一起带着地球去流浪,家在希望就在。毕竟,那么贵买的房子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了呢?




第三,在灾难面前,我们才真的是从来不幻想也不相信有什么救世主。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全都是靠自己。


而西方人的传说里,最后往往都是通过神的帮助才得以解救,例如从天而降的诺亚方舟。科幻里面也是有外星人的帮助啊,什么病毒啊等等。


中国人真的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也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不认命。所以,我们的信仰就是拼命干。就像梁漱溟那样的饱学之士都是不服输地说:我一生都是拼命干!



第四,中国人的从长计议,可能是2500年,甚至更久。子又有孙,孙又有子,子子孙孙用100代的接力完成地球大挪移这一宇宙壮举。


不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历史的民族,做不了这么长远的规划。例如一带一路,也是这样一个有着宏大宇宙观和长远战略思维才能做出的决策。不是一言不合就要拔枪冲进别人的家里。武夫之勇岂能长久?


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总是先着眼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或者“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这样宏观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也许不能一直赢,但是,无论手气好坏,我们都能保证至少一直都在场上。毕竟,这桌上的另外三家不是已经换了很多拨了吗?



第五,基建狂魔的表现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行星发动机动力不够,就建到极限高度一万米,一台不够,就建一万台,一万二千台,直到建造得有足够的力可以推着地球走。


这个硬核思想,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港珠澳大桥等等如出一辙,对于个子并不那么魁梧身体也没有西方人强壮的我们来说,这个就算是个常规动作,常规动作。



第六,饱和式救援。所谓饱和式,就是指不计成本地调动远超过需求的所有资源去完成任务。面对极度危险的状况和远超我们的对手,不怕痛不认怂,理性冷静确定目标,不计代价地坚决执行。


我们能想起来当年研发两弹一星的情形,也能联想到512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和重建。


这绝不是好莱坞个人英雄的开挂般的行动,而是无数人为了这个目标所做出的配合和努力,为了最后的成功甚至不惜任何牺牲而奋力一搏。这绝对是我们的特色和文化内核。



还有,与好莱坞模式不同的是,我们的影片里并没有邪恶反派。里面的人工智能moss是机器式的理性代表,它并不是要背叛人类,也没有要取代人类,它只是理性的很冷酷,和我们人类的感性行为很冲突。事实上,他最后也被感动了,向全世界广播了朵朵的求救。


还有,没有花瓶,没有打情骂俏,没有最后一秒前还在调侃的油腔滑调。只有一种比钻石还要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希望。有希望,就有努力,有努力,才会有成功。


观影的整个过程,大部分时间都在被椅子弄得前俯后仰,背上脚下还被什么东西戳来戳去,凉风嗖嗖地吹着,但是我真的很感动。在这个科幻片里,我居然真的被我们的这个中国方案打动了。



刘慈欣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科幻小说家,他所搭建的宇宙太空既建立在由现有科技成果推演的未来科技之上,又融合了中国人的哲学观与传统的文化内核。而《流浪地球》就是将这一软实力与太空技术、电影工业的硬实力相结合的成功的尝试。


他的《三体》曾经让奥巴马觉得当美国总统是个很渺小的事情。不过特朗普肯定不这么想,他觉得他就是世界中心,推特一发,宇宙全瞎。


可是,拯救世界的事情在他的努力下这次终于没有任何美国元素,我们与其他国家合作得相当好,也进行得相当好。



再剧透一点点具体的故事背景。这个故事发生在2075年春节。此时,地球离开太阳系的旅行已经进行了17年。地球表面温度为零下84度,地球的停止自转引发了地震和海啸,废墟上覆盖着厚厚的冰,东方明珠只露出了那个珠珠。


在经过木星的时候,因为距离过近,地球上的大气层被木星抓住,在不断地向木星靠拢,过程中大气会越来越稀薄,最后的结果就是地球撞向木星而毁灭。而此时的地球发动机有一半都停止了工作。


在这种极度危险的情况下,救援行动在联合政府的指挥下就此展开。



特别要提醒我们的90后、00后们,吴孟达扮演的姥爷就是1999年生人,2075年的时候,只有他还在拿着个破手机玩抖音,看看你们年轻时落下的毛病吧。


为什么会多次出现济宁补给站呢?导演郭帆为自己家乡扬名宇宙,这广告植入得完全看不出来啊。


这是第一部不用看字幕,也不用转换语言系统的说中文的国产科幻大片。随处可见的中文标语、还有北京市第三交通局的温馨提示都能让你感到特别亲切。


年轻人特别要去看一看,除了可以激发起对于宇宙空间的好奇和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之外,最关键的是,到2075年时你们就可以提前做好一切准备了。而我们,作为你们的家人,还是会在地球上随着你们流浪哦。


人类曾经在宇宙中存在并流浪,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比邻星   和式   地球   联合政府   木星   太阳系   科幻   西方人   中文   中国   发动机   大片   宇宙   人类   中国人   努力   方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