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阳对人类的恩赐,能量不是关键,关键是熵,阳光的熵

万物生长靠太阳,这是一句俗语,非常贴切。不过想要理解其中的奥秘,还真不容易,多多少少要懂一点量子力学的常识。

如果人类离开太阳,说实话,基本上就意味着灭绝。

能量,并不是很重要

地球上的生物圈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精密的系统,每一个物种都要依靠其它物种生存,即使是食物链底层的植物,也要靠各种动物传播种子、花粉。

食物链的本质是能量传递的链条,食物网的本质是能量传递的网络。仅从生物圈来看,不同物种之间传递的能量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一般来说,植物是联系生物圈和无机世界的桥梁,植物之所以如此特殊,还是因为一个独特的过程: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说白了就是在利用太阳的能量,植物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光,生物圈中其它物种的能量来源于植物。

如果考虑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太阳的作用就更明显了,没有氧气,人类很快就会灭绝。

可以说出这句话:

光,是生命之源。

那么,太阳对生物圈的作用就是在提供能量吗?

不完全是。

提供能量确实是太阳的一个作用,不过并不是最关键的作用,如果考虑整个地球的能量输入和输出,会发现地球的能量几乎不变

太阳时刻在进行核聚变反应,发出各个波段的光,阳光照到地球上确实给地球提供了能量,不过有一件事情经常被人忽略:

地球也在不断散热!

不管是太阳传给地球的能量,还是地球散失的能量,都是以电磁辐射(光)的形式传递的,这种能量传递的直观影响就是地球的温度变化,“热”是能量传输的基本形式。

关于地球以电磁辐射(光)的形式散失热量,其实也有不少内容可以谈。由原子构成的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零下273.15摄氏度),就会发出红外线

也就是说,你能感知的一切物体都在不断释放红外线,同时也在不断吸收其它物体释放的红外线。恒温,一直都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地球的温度基本没什么大的变化,虽然一些地方有四季变化,但是北半球的冬天是南半球的夏天,南半球的冬天也是北半球的夏天。这说明地球吸收和放出的热量基本相等,否则地球的温度就会不断升高,生命也无法存活。

不仅如此,其实地球散失的热量基本也来源于太阳,没有太阳疯狂输入能量,地球也不会疯狂散热。

如果只看能量,你会发现太阳在做“无用功”。

熵,才是重点

生命以负熵为生。

虽然物理学中有一条让人很失望的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孤立系统的熵,只增不减。

不过这并没有妨碍生命的诞生,因为熵增定律只适用于孤立系统

一个系统,一旦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就可能导致“熵减”。当然,这并不绝对,系统与外界的物质或能量交换也可能会加快“熵增”。

想要导致“熵减”,就需要获取“低熵”的物质或能量。否则,就算系统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也不会有“熵减”。

一个直观的例子就是:人需要呼吸、吃饭,才能活着。烤火虽然也能给人提供能量,但是人不能只靠烤火活着。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

将这些物理规律套用到现实世界中,地球并不是一个孤立系统,太阳时时刻刻在向地球传输能量,而且是“低熵”的能量,这才让地球上有生命诞生。

生命的诞生和演化受到多种条件影响,不过最底层的原理就是:

生命以负熵为生。

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负熵”或“低熵”的来源就是太阳。

上文提到过,太阳传给地球能量,地球也在散失能量。同样是能量,输入和输出的能量基本相同,但是,熵变了。

“短波”和“长波”指的是电磁波的波长,“短波辐射”的熵更小。也就是说,地球在吸收“低熵”的电磁辐射,排出“高熵”的电磁辐射,熵在减小,生命得以诞生。

“短波辐射”不是生命诞生的充分条件,但绝对是生命诞生的必要条件

至于为什么“短波辐射”的熵更小?

这需要看一看量子力学的常识了,其实也不需要涉及到真正的量子力学,只需要看一看普朗克公式

可以认为电磁辐射有“最小单元”,也就是光子,普朗克公式就是在描述单个光子的能量。电磁辐射的波长越短,频率就越高,单个光子的能量也就越大。

其实不管是太阳传给地球的电磁辐射,还是地球散失的电磁辐射,都不只包含一种频率的电磁波。所谓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只是统计上的意义。

考虑单个光子能量的平均值,“短波辐射”更大。

上文说过,地球吸收和释放的能量基本相等。再考虑到“短波辐射”的单个光子具有更大的能量,可以发现:

“短波辐射”包含的光子比“长波辐射”更少!

光子越少,熵就越小,没错,光也有熵。太阳的“短波辐射”就是“低熵”的光,维持着地球上的生命系统。

熵,到底是什么?

很多读者可能会好奇:

光子少,怎么就代表熵更小?

这和熵的定义有关,熵可以用下面这个公式定义:

(理解这个公式需要一点“对数”的知识,不懂对数也没关系,在这里只需要知道V越大,S也越大,反之亦然。)

我们需要小心对待上面式子里的“相空间的体积”,这里的“体积”有些模糊,不过可以借助一些简单的例子直观感受。

比如墨水在水中的扩散: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选择了一个“墨水分子”(暂且这么称呼),那么这个“墨水分子”可能会在杯子里的哪个位置出现?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墨水占据了哪些区域。凡是墨水占据的区域,都是选中的那个“墨水分子”可能出现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墨水占据的区域越来越大,选中的那个“墨水分子”可能出现的位置也越来越多,这就和熵增一样。

“墨水分子”可能出现的位置的体积,也就是墨水占据的区域的体积,就相当于上面公式里的“相空间的体积”。

在这里需要了解一下“构形空间”。

为了简化问题,在下面的分析中,不考虑“墨水分子”的转动和振动。

一个“墨水分子”的构形空间是三维空间,三个维度分别表示这个“墨水分子”的三个空间坐标。

如果考虑两个“墨水分子”,构形空间就是六维空间,每个“墨水分子”的空间坐标都占据了三个维度。也就是说,如果有n个“墨水分子”,构形空间就是3n维空间。

把【每一个“墨水分子”可能出现的位置的体积】相乘,就是构形空间的体积,已经可以表示熵的大小。

可以把构形空间看成是相空间的简化版本,构形空间的体积也可以表示熵的大小,所以大家应该可以看出:

“墨水分子”越多,构形空间的体积越大,熵越大。

回到电磁辐射,光子也可以用相空间描述,光子越多,相空间的体积越大,熵越大。

这就是“光子越少,熵越小”的根本原因。

离开太阳去流浪?

如果人类离开了太阳这个“低熵源”,还能存活吗?

我个人对人类的存活并没有多少信心,虽然宇宙中还有数不胜数的恒星,但是都离地球太远了,失去了“低熵源”,生命撑不了多久。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能量   太阳   短波   电磁辐射   光子   墨水   分子   地球   人类   关键   生命   阳光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