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观察|做一束温暖的光,照亮彼此成长路

有梦的日子会闪光

武警浙江总队绍兴支队诸暨中队指导员 占传远

新年伊始,一则《告别2022,寄语2023》的短视频在网络上刷屏。一条条满是正能量寄语的背后,蕴藏着年轻人对过去一年努力奋斗的回望、对新的一年成长成才的美好期冀。

回家探亲,不少老同学会问:你在部队忙什么?

这是不少战友曾遇到过的问题。我对部队的印象,要从一群普通士兵平凡的一天说起——

严冬时节,天还没亮,炊事员何志高裹上厚厚的大衣,为全连准备热气腾腾的早饭;天边泛起鱼肚白,值班员罗浩在出操前巡视了一遍营区,吹响新一天的哨声;卫生员彭俊林背上药箱,细心地为病号备药……

一位哲人曾说过,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烫的波浪,而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担任3年排长、4年指导员,我深刻感受到“担当”二字的分量——责任要担着,苦累要受着,即便咬牙坚持,也要努力守护着一个中队的周全。

身处基层的日子,我从不敢停歇前进的脚步。每一天细心观察着每名士兵的努力与进步,我希望他们能在个人军旅生涯找准方向,成就不平凡的自己,成就不平凡的中队。

“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青年追梦的寄语催人奋进。

什么是梦想?在我看来,梦想就是一群人在一起坚持做着既平凡又有意义的事。4年前,中队建设陷入低谷,训练水平波动、官兵心气不足……面对困境,不甘人后、争先创优,成为这支中队所有官兵共同的梦想。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每个人都掌握自己人生的遥控器。我坚信,人不是什么时候都能保持光鲜,偶尔也会沾染一身泥巴。但只要沿着正确方向坚持走下去,泥巴也会有干燥脱落的一天。

两座楼房、一个操场,中队营区算不上大,甚至跑步最大圈也不到300米,但这里每天都有忙碌的身影:下士何志豪为提升体能成绩,一有空就到训练场练体能;班长罗浩为示范带头,每次站岗执勤总是腰杆笔挺;教练员梁远登常常深夜加班提升教学技能……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中队里的平凡面孔、点点微光,看似普通,却又极不平凡。上个月,支队最后一次按纲建队考评落下帷幕,我们中队获得“四铁”先进中队荣誉。毋庸置疑,正是战友们平凡忙碌的身影,才绘出中队的圆梦图景。

从落后到先进,我们的跨越赢得不少掌声。荣誉背后,真正让人感动的,是中队官兵身处逆境又蓬勃向上的力量。去年年终考核,每个人心中都装进了一句话:“我们多跑一分、多做一个,中队名次就靠前一点。”

大海澎湃,源于朵朵浪花翻涌;官兵奋进,成就中队奔向先进。梦想的价值坐标系上,再微小的努力也有意义,再普通的日常也会闪光。读懂了这些,也就读懂了我们中队成长故事的精彩。

做一束温暖的光,照亮彼此成长路

占传远

武警浙江总队绍兴支队诸暨中队开展比武总结分享会。作者供图

“身处选择的路口,梦想是最好的路灯”

成功入选上级比武名单,武警浙江总队绍兴支队诸暨中队上等兵吴景江压在心里的焦虑终于得以释放。

2年前,吴景江作为首批春季新兵来到军营。当时的他满怀憧憬:“当一名优秀士兵,有机会考上军校。”入伍前,高考失利的他,希望来到军营拼搏圆梦。不过事与愿违,去年军考,他与梦想再次失之交臂。

看着相差几分的成绩单,吴景江有些不知所措,感觉那些曾经支撑自己熬过黑夜、战过题海的力量,瞬间被抽走了。一时间,他有些困惑当初的选择,也焦虑着退伍后的打算。

有人说,失去与得到、困顿与成长,往往蕴藏于人生的每一次选择。事实上,追寻吴景江2年的军旅轨迹,有落榜带来黯淡,也有战友们的啧啧称赞:“别人参军带零食,他带钢板背心”“下中队后3000米测试,他第一个跑进11分钟”……

吴景江的低落,被中队长周镇看在眼里。在一次谈心中,周镇觉得这个考场失意的上等兵需要一个被认可的机会:“现实没有心想事成的童话,一时挫折也并不可怕。下一轮群众性练兵比武,义务兵也有参赛名额,你要不要试试?”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失望过后重拾梦想,信念更加真实笃定。吴景江重新调整姿态,迸发出了更多能量。

“我想给曾经的满腔热血一个交代。”吴景江穿上钢板背心练跑步,追着老兵请教技巧经验,练器械手心的茧一层叠一层……量变终于引起质变,3个月的持续努力,吴景江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去年11月,中队组织最后一次考核筛选,他从12名义务兵中脱颖而出。

宣布入选名单的那天下午,中队长周镇清晰记得,将近一个星期隐没在冬季云层后面的太阳,难得从天空中探出头来,一道阳光温暖地铺在中队操场,队列里吴景江恰好迎着光,眼角里透出一丝明亮。

“身处选择的路口,梦想是最好 的路灯。”事实证明,成长没有固定模式,回答人生选题也没有标准答案。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道路的尽头一定是圆梦。随着吴景江踏上新赛道,晚半年入伍的同班上等兵卢家豪也有了新的感悟。

“我的目标是在部队长期服役!”卢家豪的爷爷、父亲两辈人从军,从小他就对军营充满向往。来到部队后,每次想到家门上那3块“光荣之家”牌匾,卢家豪胸中总洋溢着自豪。

理想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身体素质一般,考核各项成绩并不亮眼”“有些不入群,参加集体活动也少”……在战友印象里,卢家豪并没有让人看出有什么独特之处。

“弱者想要在逆境崛起,唯一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发光。”看着内心受挫的卢家豪,老兵吴浩南主动敞开心扉,用自己的经历给卢家豪打气。

犹如从一团迷雾中发现一道光,吴浩南的细心开导,让卢家豪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此后,很多细小变化在卢家豪身上发生:班里每次出公差第一个报告、训练场上咬牙坚持、中队制作板报从以往能躲就躲到主动请缨……

像一束微光簇拥另一束微光,卢家豪选择用行动重新赢得大家认可。不论最终结果如何,但他的奋斗让人坚信这样一个事实:在追逐梦想的征程上,无数投身军旅的青年,正努力创造出自己的闪光时刻。每一次实现自我价值的瞬间,都让他们内心的不确定变得更加笃定。

武警浙江总队绍兴支队诸暨中队下士李伟伟(左三)获得“四有”优秀士兵奖章。作者供图

“‘奋斗’是一个动词,只要你努力去做,一定会做好”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去年的收获,你会写下什么?

上个月,中队开展年终总结,炊事员何志高在述职报告里的一句话,赢得战友们的掌声:“‘奋斗’是一个动词,只要你努力去做,一定会做好。”

这句深刻感受,折射着何志高一年来的成长蜕变。2021年,作为一名定向培养警士,何志高从学校毕业后来到中队。受岗位编制限制,他没有分配到车辆修理岗位,而是和大多数执勤中队的士兵一样,过上了“正在上哨”和“准备上哨”两种模式来回切换的循环工作。

“读书时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没想到现实只能与哨位相伴。”每次回想心路历程,何志高总有说不完的感慨。训练课目没学过、工作节奏跟不上,以至于肩上明明挂着警士衔,大家却觉得他“像是个刚下中队的列兵”。

成长的困境消磨着何志高的意志和信心。有时,他忍不住和以前同学比较:当时同班定向培养计划的49人,大多数成为运输修理单位的专业兵,有的还被特战中队选上。相比之下,一股失落感让何志高的心情跌落冰点——“我都快跟不上大家成长的脚步了。”

看到何志高情绪低落,中队长周镇鼓励他:“决定一个人最终高度的,往往不是起点,而是拐点。只要你稳住心态,用力握好方向盘,给机遇一点时间,或许下一个路口,就会迎来曙光。”

人生拐点,迎来新的契机。去年年初,恰逢中队在岗炊事员满服役期,周镇找到何志高,问他是否愿意去炊事岗位?抱着试试的心态,何志高同意了。

从汽车修理到炊事料理,何志高没有太多时间去适应。时间在这时候,已经不仅是一种资源,而是成为一种武器。何志高把时间这种武器用到极致——利用休息时间,潜心琢磨食谱,练习炒菜技巧。每次饭后,他都会主动与战友们交流,哪道菜做得好,哪道菜还欠火候。

“一个好炊事员,顶半个指导员。”何志高发现只要用心去做,哪怕是后勤岗位也能拥有成就感:战友生日端上一碗生日面、冬夜哨兵执勤备好热腾腾的姜茶……点滴的暖心收获着战友们的肯定,甚至以往交集不多的人见到他,也远远地招呼声“何班长”。

时间不会辜负每一滴汗水,所有努力都会为成功铺垫。成功的定义在不同人眼里,也会呈现出不同诠释,对何志高来说,成功是“做有价值的人”,而在他同班战友、中士司务长钟燕东心里,却成了“‘折腾’自己的事”。

“到哪儿都想多学点本事。”入伍8年,钟燕东各项考核成绩名列前茅。这期间,他还做过4年炊事员,凭借自身努力获得高级厨师职业证。他的学历也随着兵龄水涨船高:先是取得大专学历,如今又报考了本科……

一次次归零,一次次起跑。有人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努力奋斗。对于钟燕东这种“一直在奔跑的状态”,有战友不免好奇:“站哨训练够辛苦了,折腾这些不累吗?”他总是笑着说:“不累不累,你也可以试试!”

每个时代最深的刻痕,莫过于奋斗者笃行的足迹。很多时候,所谓梦想,映射在普通官兵身上,或许就是一个信念:“不想让青春在预设的赛道上一眼望到头,一直向前奔跑,一定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武警浙江总队绍兴支队诸暨中队组织400米障碍考核。作者供图

“即使不在舞台中央,也要努力闪亮”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为我们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在武警绍兴支队野外驻训场,一场士兵理论宣讲评比活动火热进行,登台演讲的是下士陈博,他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赢得官兵们的阵阵掌声。

从中队小讲台走上支队大舞台,对入伍5年的陈博而言,是一份期待已久的收获。刚入伍时,陈博的表现不尽人意,班长骨干也并不看好,不少战友评价他:“被子叠得像面包”“性格沉闷交际少”“一发言就紧张”……

这些刻板印象,曾是陈博的难解心结。很多身处平凡岗位的基层士兵,身上往往难有主角的光环,也难拥有光鲜表现,但年轻的他们又怀揣梦想与热血,希望通过努力得到战友认可。陈博也不例外,改变自己、撕下标签成了他努力奋斗的目标。

那一年,一条新闻在军营传开——2019年11月,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召开,习主席强调,各级党委机关要强化强基固本思想,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加强和改进指导帮建基层工作。

2个多月后,中央军委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施行。“用信任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基层官兵”引发了不少基层带兵人思考。类似于陈博的成长难题,也在中队骨干心中形成了解题共识。

“优秀毕竟是少数,当我们敬佩那些站在舞台中央的标兵,也要有人关注这些始终努力拼搏的战友,想办法让他们也成为标兵。”为了帮助陈博走出低谷,中队干部发挥他爱看书、肯学习的优点,让他担任理论宣传骨干,负责每天军营广播任务,周例会上让他分享读书体会。搭好了展示才能的舞台,战友们对陈博的肯定也在中队各项讲评中密集起来。

“即使不在舞台中央,也要努力闪亮。”从那以后,陈博被激活点燃。几点几分播报新闻、内容栏目怎样设置、理论朗读内容挑选……陈博每天都在笔记本上认真筹划记录。时间一长,大家对广播里习以为常的老声调,突然有了新评价:“听着比以前有意思多了!”

网络上流行这么一句话:“你只管努力,生活总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惊喜。”军营给了陈博一份惊喜,成功迈开第一步的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成才之路。他说自己平凡得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因为一束阳光的照射开始有了闪光。这束光是个人的努力成长,也是集体氛围的熏陶。

下士李伟伟也在中队的肯定声中拔节成长。去年,中队党支部研究年度“四有”优秀士兵人选,这位默默无闻的中队“四小工”,成为大家一致同意的推荐对象。

“闪闪发光的尖子需要喝彩,默默付出的士兵同样值得肯定。”这句发言被写进当天支委会会议记录本。李伟伟能登上年度表彰对象榜,答案既在记录本的字里行间,更凝缩于日常奔波忙碌的工作足迹中。

基层中队有许多岗位分工,“四小工”或许是最不起眼的一个角色。相比战友们“谁又成功当骨干、谁又专业拿第一”的优异表现,李伟伟日常打交道更多的是“一班宿舍又坏掉的灯泡”“二班抽屉松掉的螺丝”……

“螺丝再小,一个也不能少。”李伟伟担任“四小工”以来,营区的角角落落都有他修修补补的痕迹。李伟伟主动学习考取电工证,在中队建了一个标准的维修工具房,被支队推广。

无论是期待已久的掌声,还是超出预想的“一致同意”,这些平凡士兵或许比不上那些佼佼者,甚至相比大多数人,他们成长的脚步可能还有点慢,但只要努力向上、奋力拼搏,终究能迎来照亮自己成长的那束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军营   诸暨   炊事员   绍兴   总队   中队   支队   官兵   武警   战友   士兵   基层   平凡   温暖   努力   梦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