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养殖“父子兵” 念好“致富经”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合水县段家集乡化沟村养殖户张金社家里,他正在给牛添加饲草,他的儿子张永杰清理完猪舍后就忙着给牛粉碎草料。“这几年我和父亲把全部的心思都花在养猪、养牛上了。”张永杰说。

过去,张永杰和村里很多年轻人一样在外打工,可是,常年在外,一家人聚少离多。张永杰就把返乡创业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张金社,张金社非常支持。回到家乡之初,张永杰也不知道干什么项目好,卖过一段时间水果,效益并不好,就草草收场了。

2016年,张永杰和父亲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养猪效益还不错,便开始尝试搞养殖。没有场地,张永杰就找伯父商量,将伯父家废弃的窑洞改成了猪圈。有了场地,张金社父子俩拿出了所有的积蓄、贷了款,买了30头生猪。然而,创业并非易事,2017年,猪肉掉价,父子俩当年就赔了30万元。父子俩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坚信,只要认准了,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

后来,他们父子二人在政府扶持政策的支持下,又一次购进了一批生猪进行养殖。这一次,他们努力学习养猪的相关知识,进行科学养殖,终于成功了。“300头的养殖规模,政府补贴了10万元,还建了2个棚舍。”张永杰说,在政府的扶持下,他家的生猪养殖逐渐向规模化发展。

然而,父子俩并未止步于此。由于常年辗转各种养殖市场,父子俩对肉牛养殖也有所了解,看着村里有人通过养牛赚到了钱,他们也有了养牛的想法。2021年,父子俩借助合水县肉牛扩繁工程的政策东风,通过乡、村两级干部的协调,办理了6万元的贴息贷款,购买了3头肉牛进行养殖。

产业要发展,扩规提质是关键。2022年,张金社又通过政策扶持争取贴息贷款60万元,扩大了肉牛养殖规模。仅仅一年时间,他家的肉牛存栏量达到了54头。“现在养牛政策好、养殖效益高,仅2022年,我家就出栏牛犊30头。”张金社高兴地说。

父子俩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喂猪、喂牛。他们分工明确,张金社负责打扫牛圈、喂饲料,张永杰则外出联系销售、购买饲料、钻研养殖技术等。在父子俩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养殖事业蒸蒸日上。

现在搞养殖不仅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还有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更有养殖保险兜底,这些好政策让他们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每头牛保险费280元,全部由政府承担,咱们养殖户一分钱不掏。如果牛有伤亡,每头牛的保额是4900至7000元。”张永杰说。

如今,张金社、张永杰父子俩已成为段家集乡远近闻名的养殖能手。但在他们看来,这并不是他们产业发展的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3年,父子俩也有了新的打算,“我们想继续扩大肉牛养殖规模,争取存栏量达到80头,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作者陇东报全媒体记者 路世玲 陆洋

发布丨马瑶
审核丨郝芳

新闻广告热线丨0934-5926120 0934-861212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棚舍   合水县   贴息贷款   养殖户   肉牛   伯父   生猪   在外   村里   他家   新春   基层   效益   父亲   规模   政策   政府   致富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