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稳健理财基础不再 未来银行理财如何打破“风险推手”的无解

#财经新势力新春季#银行理财历来以稳健理财受到大人的喜爱,可以说银行理财的投资者基本上都是稳健投资者,而随着2022年两次银行理财产品净值的大幅回撤以及众多银行理财产品的破净亏损,银行理财稳健型理财的形象被打破。

很多人质疑:为什么银行理财会突然出现如此大的亏损潮呢?为什么银行理财突出就变得如此不稳健的轻佻了呢?打破银行稳健理财的背后推手到底是谁呢?#头条创作挑战赛#

很多人特别是一些专业人士把根源归结为资管新规,也就是资产管理新规出台的打破刚性兑付的政策。而一些投资者则指向银行没有任何信誉,说过的稳健理财变成了风险投资,买银行理财竟然买出来投资股票的感觉。银行理财专业人员当然也很无奈,除了道歉以外就只能说银行理财净值回撤是短期现象,根本的原因是债券市场的波动。但无论哪种说法都难以让人信服。

首先,债券市场的波动并不是2022年才开始的,为什么只有2022年债券市场波动才造成银行理财产品净值的大幅度回撤甚至造成大量银行理财产品亏损呢

现在银行理财业内人士和专家都把银行理财风险归结为债券市场的波动,但实际上我国的债券市场的波动从来就没有停止。

过去的十年我国的债券市场曾经出现了三次债灾,如果我们以以中证综合债券指数为债券市场的波动程度,从2013年6月开始的为期半年的债市剧烈下跌,到2014年1月跌幅高达5.7%;从2015年6月至2015年7月由于股市太疯狂全市场债券基金平均跌幅高达4.8%;从2020年5月6日开始的为期半年以上的债券价格下跌幅度达到4.11%。

2022年11月份开始的债券大调整,债券基金平均跌幅仅为0.73%,距离历史上的三次大跌仍有较远的距离,而且幅度还远远差的太远。如此小幅度的债券市场波动却导致银行理财净值的大幅度回撤确实让人匪夷所思。2022年11月份曾经最多时有6000多只理财产品破净;到2022年底全市场理财产品跌破净值比例仍然达到20.22%,据中金公司预测,2022年11—12月全市场理财产品规模回撤约2.5万亿元,规模同比增速将从年中的13.0%回落至-0.2%。

更重要的是,我国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实质上不是一轮净值大幅度回撤,而是经历了两轮大规模“破净”,两次的原因并不相同。2022年第一轮银行理财产品的“破净潮”发生在第一季度的3月份,那次发生的银行理财产品大规模“破净”导致2000多只银行理财产品“破净”,导致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股市走低所致;第二轮银行理财产品的“破净潮”发生在11月以后,2022年11月17日最近一周有7469只银行理财产品发生了亏损,直接原因是由于债市回调所致。

因此,如果我们仅仅将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回撤简单地归结为债券市场的波动无异于舍本逐末,根本解决不了我国银行理财市场不再稳健的根本问题。

其次,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大幅度回撤归结为资产管理新规以后,银行理财产品完成了净值化改造,但净值化只是一种计价方式而不是必然导致银行理财产品亏损的方式

更多的人将2022年银行理财净值大幅度回撤归结为银行的净值化。确实是,我国银行理财已经完成了净值化转化,实现了被专家称为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一大革命性巨大成就。目前我国银行理财净值化已经超过了90%,并实现了几乎完全的转化:2021年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占比92.97%,2022年第三季度末新成立的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净值化率达99.87%。表面上这种银行理财转换相当于银行理财从存款式的理财转换为真正的银行风险式理财。

表面上,2022年11月份引发的银行理财净值大幅度回撤是因为债券市场价格波动引发,是因为银行理财净值化后直接反映出来,如果像以前那样使用摊余成本法就不会出现。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但净值法只是一种银行理财产品的计价方式,并不是银行理财净值的决定性因素,只是银行理财净值变动的外在展现,即使仍然使用摊余成本法可能债券价格波动不能直接反映到银行净值的变化,但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来说可能的损失已经发生,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就会出现与展现的净值出现巨大的落差,从而导致人们对银行理财的信任出现更大的危机。

曾经有朋友说,自己的一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了,在赎回前还看到有3%的收益率,但是在赎回的时候变成了亏损2000元,朋友觉得是银行太坑人了,明目张胆地坑害老百姓的钱,把理财的收益让银行都拿走了。这就是摊余成本法最大的危害,摊余成本法是根据投资资产的预期收益按照时间进度进行净值增值,但是投资资产价格的变动并没有体现,在赎回时一次性体现从而出现赎回时净值落差太多,影响银行理财的信誉并形成信任危机。

其三,银行理财稳健型理财的基础不再,根本原因没有人愿意说且无法改变

实际上,银行理财稳健的基础有二但随着新的资产管理规定实施全部不存在:

一是银行理财的资金池管理,即所有的理财产品资金在一起管理和清算,即使前面的理财产品亏损也可以用后面的资金先补上,期望后面的投资能够弥补前面的投资损失,以多数的投资收益弥补个别理财产品出现的投资损失;随着新的资产管理规定的实施,要求每一个理财产品的资金单独核算,所以资金池的稳健型理财投资保障已经不再存在;哪一个理财产品盈利了就盈利了,亏损了就亏损了,不会混着进行综合计算。

二是更重要的是,银行理财之所以稳健是因为银行理财资金特别是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资金投资于银行的信贷资产,银行的信贷资产经过银行的严格风险管理、资产抵押,出现风险的概率比较低,目前我国银行机构2022年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1.66%,更重要的是,即使理财资金投资的信贷资产出现了风险,银行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清收、化解、回购和核销,2022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6.1万亿元,2018年到2021年银行业连续四年核销不良贷款超过万亿,分别为10151亿元、10551亿元、12180亿元和10299亿元,所以银行理财投资的银行信贷资产特别是自家银行的信贷资产几乎没有风险,这才是银行理财稳健的底气和基础。

但随着新的资产管理规定实施,银行理财不再允许购买银行信贷资产,不仅不可以购买自家银行的信贷资产,甚至也不能购买其它银行的信贷资产。银行理财的稳健投资资产已经不复存在,只能通过市场化投资进行资产配置,不要说银行理财投资人士不适应,稳健更已经是无从谈起。

从以上两大因素看,银行理财稳健的基础已经不再存在,也可以说为球队与银行理财稳健已经名不符实。特别是银行理财不再允许购买银行信贷资产几乎断绝了银行理财所有的优势和稳健的概念,市场化的投资导致银行理财的风险加大,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稳健理财都以债券资产为稳健型的投资资产,再加上银行理财期限错配、资金杠杆投资导致债券价格的微小波动都加大了银行理财净值的巨大波动,这才是银行理财不再稳健的根本原因。

银行理财已经不再稳健,因为银行理财稳健投资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但银行理财机构和银行销售网点仍然在强调银行的稳健型,而银行理财投资者也仍然相信银行理财的稳健型。如果资产管理规定不进行调整,银行理财与社会金融理财已经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银行理财现实。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这种现实,银行理财将面临更艰难的未来和信任危机的加剧,而银行理财投资者也将会前仆后继地面临各种投资损失。可惜的是,无论是银行理财机构还是专业人士都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而银行理财的投资者仍然对银行理财的稳健性抱有各种幻想,一旦再次面临幻想的破灭,银行理财的未来堪忧就不难想象。

银行理财已经不再具有稳健型理财的基础,我们只有认清这一现实才能面对和解决银行理财的未来。对于广大银行理财投资者来说,直面风险才能真正进行理智的决策。银行理财你还会投资吗?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麒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稳健   风险   银行   净值   信贷   债券   理财产品   债券市场   资产   资金   未来   基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