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想避免因为强行说教而破坏亲子关系,不妨陪孩子看一部电影吧!

春节期间和孩子聊什么呢?如果是面对面的聊天,免不了要聊到“学习”。考得不好,那就要继续努力。考得好呢?也不要骄傲,还是要继续努力。说来说去,聊学习都不是一个好的话题。那么,和孩子一起看一场电影,讨论一下电影里面的各种,让电影成为安全的“第三方”,或许是个不错的家庭互动交流好节目。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和孩子在家一起看电影的话题,以及它的三大好处。

作者 | 吕晋

一场电影:时间少也能做到的有效陪伴

用一句话来解释:如果你想让一个人更快记住你,就在他特别开心或者特别不开心的时候,出现在那个情境中。

我们都有这样的一个经历,听到某首歌,会想起当时和自己一起听歌的人;看到某个熟悉的画面,会想到当时是谁站在自己身边;甚至是面对同样的一种或愉快或消沉的情绪时,会马上回忆起当初陪自己一起体验经历这种情绪的人。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个人的人情绪起伏较大,特别开心或者特别不开心时,哪怕你只是存在于那样的场境中,就足以让你在他的记忆中占据重要的一席。迪士尼显然是深谙此道,梦幻的城堡和烟花表演,往往可以让身在情景中的人关系快速升温,不但家长和小朋友爱去,恋人也爱去,表白效果超出想象(如果没有因为排队太久而吵架的话~)。

拿我们家来举个例子。

从前年的春节开始,《玩具总动员》系列正式成为我们全家最爱反复重看的动画片,甚至我和孩子不管走到哪儿,都会把胡迪队长的人偶带在行李箱里。

但最开始,我们全家都对《玩具总动员》毫无感觉。那么我们对《玩具总动员》毫无感觉到彻底爱上,中间发生了什么呢?

因为那年春节,我们是在迪士尼过的,而玩具总动员系列反复出现在各个项目以及我们住的酒店中。在孩子玩射击项目的时候,巴斯光年在那里;当我们进酒店的时候,胡迪在那里;当我们跟着花车巡游呼喊的时候,所有的玩具都在那里。于是回到家之后我们说,既然如此,我们看一下这动画片吧,感觉都是老朋友了,看见他们就能回到那种快乐的体验中。

大家注意到了吗?当你被某种快乐气氛所感染的时候,一切出现在这个气氛中的单品,都被涂上了蜜糖色。同样,当你被某种励志气氛所感染的时候,出现在这个气氛中的人,也似乎成为了曾经和你一起并肩战斗的队友。

而电影,是成本最低的调动气氛的产品。

如果孩子在看一部快乐的电影,当打动人的场景出现时,他会记得,爸爸妈妈也出现在了这个场景中。也许这个记忆会在他之后的人生中反复出现。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孩子的家长来说,如果你需要在“陪孩子吃早饭”和“陪孩子看一部电影”中选择一个,那咱们果断选择看电影吧!

推荐影片:《玩具总动员》全系列推荐理由:

1)“陪伴”的主题感人至深,有笑点,更有泪点,贴合我们的高效陪伴目标

2)从玩具的角度看世界,反复提及了玩具们害怕被小主人冷落忽视的忐忑心情,有助于启发孩子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消费观念

3)主人公胡迪的成长经历给人启发,激励孩子成为勇敢且有责任感的人

一场电影:不说话也可以进行的交流

一句话来解释:也许你的孩子不愿意和你直接交流人生,但兴许他还愿意和你聊几句电影。

在我做心理咨询工作的这些年里,最经常面临的问题就是亲子沟通的不畅通。不畅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种是:家长一定要从孩子的口中寻找答案,孩子不愿意正面沟通,家长就一再逼问,最后不欢而散。

作为成年人,有一个道理我们早已洞悉:有时候没有答案,也是一种答案。

不是所有的答案都可以宣之于口,被明白清晰的表达出来,尤其面对儿童和青少年,全世界最不具备理性思维的两类人。

当我们也是孩子的时候,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经历了人生的无奈长大为中年人的时候,我们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当我们身为父母的时候,容易被淹没在焦虑之中。

这个时候怎么办?我们可以借助于电影。

此时家长只需:观察。

相比较儿童,青少年更有自我意识,他们的大脑发育决定了他们更爱“装酷”,更自我,更容易从冒险中获得满足。

所以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很难得到自己期待的母慈子孝对话模式。但我们可以不动声色的观察。

“今天我们一起看个电影吧!你挑。”

通过观察他的选择,了解他喜欢的风格。他是更喜欢漫威主题,还是更喜欢盗墓主题?更喜欢军事题材,还是武侠题材?他是更喜欢烧脑推理,还是直白爽剧?

还可以通过观察,了解他对于选择的偏好。他是直奔目标,找到自己喜欢的电影,还是在好几个片子中犹豫不决?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可以观察了解的点就更多了。他在什么情节的时候特别入神?他在哪个时刻眼睛泛光又假装若无其事?他在哪句台词的时候面露不屑甚至口吐芬芳?

如果你家中有倔强少年一枚,也许这些信息都是你绝好的话题。

但不建议直奔主题:“我刚刚看见你哭了!你怎么想的?”可以试着有意无意的聊聊自己:“刚刚那个情节太感人了。我都哭了。”如果小伙子也同样有感而发,大概率他会接一句:确实牛逼。

相信我,在他受触动的情节上,他一定会愿意和你多聊几句。

如果没有继续聊呢?也没有关系呀,就像我们在话题一中所说的,你已经在那个情境中了,所以你们的关系已经无声的推进过了。

小贴士:更多的保持好奇心,更少的去评价。

带着好奇心,把你的孩子当成一个神秘生物,去探索。看电影是特别容易打开心扉的一个时刻,也恰恰是容易被家长的评价伤害到的时刻。

在孩子抛出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时,我们就像写作文一样,总习惯于总结、评价,一定会给一个引导语,“这样是对的”“你不该这样想”——该不该的,他都这样想了,不会因为一句“不该这样想”,就改变自己的想法——他只是再也不会在你面前提起罢了。

有家长可能会问,那难道我就任由他这样下去吗?我还不能管他了吗?这就涉及到我们说的下个话题,我们想传达的道理,可以通过电影来完成,也许完成度更高。

一场电影:不说教也可以进行的引导

最近有个词特别火,叫“爹味”。

简单解释下,爹味代表着一种强行的价值观的灌输。是无时无刻,见缝插针的单向传递。是没有被请求过的答复——我没有问过你,你为什么要教育我?

爹味这个词,是不是有点伤害到老父亲的感情啊。父亲这么神圣的角色,居然和这么负面的画面联系在一起。

何况我们有很多“爹味”十足的爸爸,真的就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是怀着一种特别朴素的心情,希望通过自己人生经验的传递,让孩子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一生一世平安幸福。

他们只是没有学过发展心理学,甚至自己从小也没有被表扬过,被看到过,没有生活在“夸夸群”中,他们会的,只是很笨拙直接的输出自己的爱。

那么,我们如何适当的去除“爹味”,做一个“清爽爸爸”呢?这个时候,我们的电影又可以出来了。

想传达的价值观,可以通过看电影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如果孩子不认同,也减少了自己和孩子的冲突——这只是电影的价值观,孩子不认同的是电影罢了,不是我自己。

电影,作为一个完美的“第三方”,最大的好处就是,电影可以被讨论而不会觉得被冒犯。

而父母,因为怀着深厚的付出感,容易感受到冒犯。“我还不是为你好吗?”“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还让我生气。”为你好,这是假话吗?不是的,很多时候这都是真的,这只是起不到效果。为人父母是特别辛苦的工作,最辛苦的地方就在于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孩子懂得一些道理,而又想避免因为强行说教而破坏亲子关系,那就陪着孩子看一部电影吧。

但不要急着看到效果,因为就像王阳明说的,“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道理明白了,接下来如何将道理落实在行动上,才是最困难的,也是最具挑战的部分。

最后,成长不会因为看了一部电影而发生,因为成长决不会发生在温室中,成长必然带着疼痛。

但是作为家长,我们能做到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身作则,终身学习,身体力行带着孩子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坦然的和孩子说一句:别怕,去长大吧!

陪孩子看电影的话题就聊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过一个美好又充满希望的春节。

待到春暖花开之际,带着电影给我们的感动,去感动全世界。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孩子   价值观   看电影   道理   家长   答案   玩具   话题   喜欢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