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子24年,骑行50万公里,风餐露宿倾家荡产,他比刘德华更卖命

2021年7月12日,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在众多的娱乐条目中,一则“电影失孤原型郭刚堂的儿子已找到”的新闻赫然在列,超过2亿阅读。

郭刚堂,是2015年上映的电影《失孤》中,刘德华所扮演的那位拼命寻找走失儿子的父亲。

人这一辈子会经历很多事,有些经历比较平淡平凡多数人会经历,比如失恋、失业,而有些事,注定只是极少数人的梦魇,比如失孤。

电影《失孤》的公映是郭刚堂寻亲故事的高潮,但我翻看豆瓣影评,才发现由于电影情节单薄,普通观众不太能够对这个角色共鸣。

对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来说,大家的关注点围绕在天王的演技、一口港言港语,但电影真正想要传达的,是失孤之人的悲痛。

郭刚堂的儿子郭振于1997年9月21日走失,走失时只2岁零5个月。

在此之前,郭刚堂在山东聊城的生活平稳顺遂,他在村子里开拖拉机搞运输,一天能赚上百,一家人生活比较富裕。

郭振的走失,直接将这种生活划向句点。

为支持郭刚堂寻找孩子,乡亲们主动筹集资金,最终筹到5万元。

那天起,离开生活了20多年的村子,夫妻俩走上寻亲之路,茫茫人海,半点头绪也无,犹如盲人摸象投石问路,他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两年过去,曾经幸福的一家三口大变样。夫妻俩不但花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不少外债,却没有寻到任何关于郭振的消息。

仅仅两年,一个还算富裕的小康之家,倾家荡产。

一起消失的,还有即将30岁的青年郭刚堂意气风发的人生。

低落,持续地低落打击并困扰着他。

思来想去,为节省开支,郭刚堂决定让妻子留下自己一个人出去找孩子。

时间来到1999年,郭刚堂骑着一辆摩托车上路了。

行李简单得令人发指:几件换洗衣裳,一挂妻子做的印着烙画的葫芦。

最显眼也最重要的是印着儿子照片和信息的小红旗以及塞满了寻人启事的一个随身携带的旧挎包。这是他的全部家当。

他省吃俭用,风餐露宿,只买最便宜的食物果腹,天气允许,就睡在公园或城市的桥洞,只有下雨或下雪,才花几十块去城镇肮脏破旧的小旅馆“享受”一晚。

不敢生病,不敢耽误,走一路问一路。

每到一个地点,无论是吃饭的面馆还是行人聚集的商场门口,他面目严肃的将那杆小红旗摆出来,指着上面儿子的照片抓一个问一个。

他如此努力,得到的回答也往往只是不清楚不知道。

“越努力越失望”,窒息如潮水瞬间将他吞噬,他不知道还要在这条路上进行多久,要走到什么时候,他只知道,既然已经出发就要不管不顾往前走。

随之而来的贫困对他的自尊是一种莫大的考验。在过去,他靠双手吃饭自给自足,很少有求于人。

对要脸面的中国人来说,求人办事总不是容易的。

走到河南时,兜里只剩几毛钱的郭刚堂饿得实在受不了,来到一个面瘫前小声地问老板:“您能不能……”

老板见他灰头土脸,身后停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瞬间明白了他是风尘仆仆赶来这里的外乡人,稍后,端来一大碗面。

那一刻,辛酸,委屈,感激,人类所有的情绪一起涌上心头,堂堂的爷们泪流满面。

从1997年到2015年,这样的瞬间反复上演几无改变,一样的困境一样的磨难,或说是随着希望越来越渺茫,他的脚步变得越发沉重。

18年来,靠一辆摩托车,靠他顽强的意志,除了新疆、西藏,他涉略了几乎中国的所有省份。

骑行50多万公里,骑废十几辆摩托车。

遇到过像面瘫老板那样的好心人,免费赞助他摩托车;

也遇到过骗子,谎称有他孩子的线索,被骗去靠卖烙画葫芦赚到唯一一点钱。

18年没有着落、风餐露宿的生活一定特别艰难,是那种任何文字都不足以形容这份艰苦的难。

对郭刚堂来说,20几岁到40几岁——一个人最美好的年华,就是这样度过的。

这些年,为更快找到儿子,他加入不少“寻亲组织”,认识了和他一样被人贩子拐走孩子的可怜人,关注和留意特别多儿童走失的信息,也阴差阳错帮别人寻到过他们孩子的下落。

但郭振始终没有消息。

有时候,好不容易得到半点消息,郭刚堂不管不顾连夜赶过去,却发现只是误传或是告知人混淆了信息;

有时候,连续多天没有任何消息他绝望透顶,难过得掉眼泪却不得不安慰自己“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而在更多的寻找时间甚至午夜梦回,他对郭振充满了担忧,“会不会吃不好穿不暖”“是不是被卖到了偏远地方做苦力”,“是不是给人砍了手脚沿街乞讨去了”……

郭刚堂不敢想但他又必须想,这是他继续奔走的唯一动力。

与此同时,对妻子的愧疚也常常压得他透不过气。

18年来,虽然妻子从未抱怨也从未阻拦,但不难想象:一个女人没了孩子,现在丈夫又常不在身边,所有的生活重担都压在她的身上她每天过得有多难。

生活没有放过自己,却又何尝放过妻子?

对儿子来说他是父亲,是“回家”的唯一也是最后的生机,可对妻子来说,他也是丈夫是唯一的至亲。她一点不比儿子更少地需要他。

最交心的朋友对他说,“老郭,找这些年来了,郭振如果知道也晓得你尽力了,你这父亲当得称职,也该顾顾家里。”

另一重疑惑是,儿子现在长大一定变了样子,他即便见到能认出来吗?

一路走来,他辨别是不是郭振的依据,就只是他脚面上的一处疤痕,有一次,他觉得一个孩子很像郭振,心急地跑过去辨认,却被孩子一把推开重重摔倒在地。

那一刻,他清醒了,一直想:“要是郭振也这么推开他怎么办?”

毕竟十几年过去了,他跟郭振早已断了生活的联系再也没有相处过,亲情遗失的那些年,孩子成长最关键的童年他全部没有参与,长大以后的郭振会把他当成是父亲吗?

第一次, 他质疑自己还要不要继续。

2015年,再次回到山东聊城的郭刚堂大病一场。

也是借由生病停留在老家的这半年,郭刚堂发现了这个家——因为丈夫以及父亲的缺失,妻子和小儿子郭伟在过着一种怎样艰难的人生。

妻子老了。

她的脸上,有着比同龄人更过分夸张的沧桑。

1999年,小儿子郭伟出生,这些年,自己一直在外奔走,家里所有的重担都落在妻子肩上。

靠打零工,她艰难地维系一家人的生计,除了要养活自己跟孩子,还要为郭刚堂外出寻找孩子攒路费。

即便到了晚上该要休息仍要为丢失的孩子、在外奔忙的丈夫夜不能寐,身心双重受累。

郭刚堂为此深感愧疚。

与此同时,因为自己这些年的缺席,儿子郭伟在孤独中长大,几乎没有享受过所谓父爱。

他送郭伟去上学,发现连女孩都能随便欺负她;

午饭时分,别的孩子都有可口饭菜,儿子却只能缩在角落啃烧饼;

放学回家,儿子并不特别与他亲近,似乎早已习惯了没有这个父亲……

一幕幕像针一样刺穿郭刚堂的心,他心痛地一遍遍用拳头狠狠地锤墙,问自己“真的能因为要寻找大儿子就心安理得地忽视小儿子吗?”

有生以来是第一次,他决定放弃出门寻找郭振这件事。

2015年,刘德华主演的电影《失孤》在全国上映,让更多人了解到郭刚堂的故事。

那一句“十五年了,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觉我是一个父亲”的台词曾感动无数人,而这也是郭刚堂最为真实的内心写照。

但真的看过郭刚堂的寻亲故事后,我们才知道:他的人生比电影悲壮得多。

在寻找郭振这件事上,作为父亲的郭刚堂已经做了最大努力,18年来奔走全国他的决心从未更改,儿子走丢的那一刻,属于他的时间已经停滞。

但在真实的生活里,时间分秒未停,生活一直在往前走,18年转瞬即逝,他在作为郭振父亲而存活时,也是妻子的丈夫,另外一个儿子的父亲。

生活对一个成年人的考验,从来不是二选一的简单。

天平的两边,无论舍弃谁,他都会难过。

2015年后,郭刚堂没有再出门寻找郭振,他开始参加各种寻亲会,在网上发布郭振的消息,同时特别关注与自己同样遭遇的失孤家庭,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也被更多人帮助。

时间来到2021年7月,在网友、警方以及一些网络名人的共同帮助下,如今在河南生活的郭振终于被找到。

随着父子DNA比对的成功,这场24年的寻亲之路正式划下句点。

可以为郭刚堂欢呼,但成功寻回儿子这件事上,仅有毅力真的远远不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或许太多太多的失望,也曾有人劝过郭刚堂“不要寻找了,就当孩子在另外的世界仍然好好地生活着”。

但对身为父亲的他来说,或许是会有这样万分之一的侥幸,但如果有别的可能呢,如果被拐走的郭振此刻正承受着不幸呢,“未知的结果”,同样万分之一的不幸,就是这个孩子百分之百受难的人生,一想到这里,郭刚堂必须坚持。因为他是孩子的父亲。

24年来所吃的苦、流过的泪,对于那个可能将挽救孩子悲剧命运的一点希望来说,真的不算什么,这是来自父亲的坚强。

有些事,你做,或许不一定有希望;

但不做,真的一点希望也没有。

“一个家庭破碎起来往往很简单。”出轨、失业、丧夫、偷情……这些都会导致家庭的破碎。

但在这些众多的不幸中,失孤最令人心碎。或许伤痛就是伤痛,不该有这样不地道的对比。

但事实上,别的伤痛,在时间的历久弥新中,人总会慢慢地走出来。

因为你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失去的人去了哪里。人的心是定的。

失业的人会找到下一份工作;

被出轨的会重新遇见爱情组建新的家庭;丧失配偶的只要有孩子或者重新激发对世界的兴趣,也会慢慢好转。

唯有失去孩子的伤痛,会跟着父母一辈子。

自己生活的好,会联想孩子好不好;

自己过得不好,会担心孩子是不是也不好。

不可避免、随时随地、触景伤情,会挂念他现在在哪里,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或许会有新的孩子,但这一个永远不等于那一个。

并不是每个人的寻亲之路都走得像郭刚堂这样艰难,但如果没有他前18年的坚持,就不会有电影《失孤》,更不会引起全社会关注,使这股因为感人所以人帮人的公共助力延续到今时今日,才最终寻找到了郭振。

孩子对父母来说,比命还重要比天还要大。

为找到儿子,郭刚堂实在付出太多太多。

一个人或许为了做一件事,主动丢掉他的人生,浪费他的年华,失去他人生的可能性这些都没什么,毕竟这是他的人生,他有资格做这种决定。

但郭刚堂在这24年里,除了是郭振的父亲还是郭伟的父亲,还是一个女人的丈夫。他要承担的责任起码是双份的,在有限的生命与时间的长河中做抉择,是非常艰难的,放掉这个就对不起这个,但不放掉这个就无法去扛那一个。

如果不是大病一场留在村子亲眼看到妻儿的现状,他大概还要继续上路寻找郭振吧。

人生真的好难。

一个人在彻底放弃自己人生的可能性后,还必须要考虑肩上的重担,在危机里重新做出选择而你不知道这样的选择是不是对得起那一个对得起自己呢。

这个世界好人总是有更多的磨难。因为坏人总是走捷径,通过不道德甚至违法去获取利益跟快乐。

而好人不但要抵制形形色色的诱惑,还要维持自己心里的秩序修心养性,注定走一条更艰难的路。

这是难的。却是好的。

不难想象,郭刚堂一路走来经历过多少凶险,身体上的折磨倒也罢了,他也遇到过骗钱的混混,见过最黑暗的人性,自己的心灵接受过最沉闷的拷问,却还是选择了一身清白。

没有这样的觉悟,完不成这24年的漫漫长路。

最后,关于郭刚堂的故事,最应该了解的人是那些人性尚未泯灭的人贩子。

如果这些人能及时回头是岸,这世上会少很多郭刚堂这样的悲剧。

如今郭刚堂53岁了,大半生都沦陷在寻子无果的失落里,未来的人生,祝他幸福安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风餐露宿   倾家荡产   艰难   妻子   丈夫   父亲   儿子   消息   孩子   时间   人生   电影   刘德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