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天后宫和妈祖文化 #唐老师带你游中国系列

我国海岸线漫长且蜿蜒,沿海地区但凡跟海打交道的百姓,普遍笃信妈祖(天后)。尤其是闽南、潮汕、台湾更是妈祖信众集中地区。

妈祖娘娘像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前后,葡萄牙人用优良的铸炮从当时明朝广东地方政府取得澳门居住权,当时葡萄牙人从妈祖阁(妈阁庙)附近登陆,向当地人询问这里的地名,因在妈阁庙旁,当地人便回答用不咸不淡的粤语说“Macao (妈阁),于是澳门便被命名为Macau(妈阁葡萄牙语的译音),大陆多拼写为Macao。

澳门妈阁庙

妈祖,又名天后、天妃,是传说中掌管海上航运的女神。妈祖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姓林名默,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诞生在福建萧田湄洲湾口的湄洲屿,现在一般叫湄洲岛。很多史籍文献中都有记载妈祖生平,从事的是占卜、算命之类的工作。林默因生在海边,水性极好,救助遇到海难的商船、渔民遗憾的是,善良的林默在她28岁时就不幸离世了,但仙游后,仍然在天上护佑百姓。

泉州天后宫

北宋雍熙四年(987年)湄洲岛上就建了第一座妈祖庙。她去世后,妈祖的影响日益扩大,逐渐蔓延到了中国沿海的广大地区。而且,对妈祖的信仰得到了朝廷支持,历朝历代对妈祖屡屡册封。从宋元时期封“夫人”、“妃”,明朝的“天妃”、“圣妃”,至康熙时册封为“天后”。因而有了天后的别称。

雍正皇帝御笔“神昭海表”

泉州天后宫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南门天后路,始建于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是海内外妈祖庙宇中年代最早、规格最高的古建筑。初建时以宋徽宗赐额“顺济”为庙名。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少监张谦出使渤泥国(今文莱一带),从泉州浯江启航,回国后重修并把“顺济庙”改为“天妃宫”。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施琅准备征台,朝廷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天后”,“天妃宫”又改名为“天后宫”至今。

沧海桑田,天后宫已经离海越来越远

泉州天后宫总体布局大致是:沿中轴线由南向北布置山门、戏台、正殿(天后殿)、寝殿、梳妆楼。正殿前院落宽敞,其后还有两进较为私密的院落,院落两边布置廊道及凉亭等附属建筑,建筑群的周围设有墙垣及角楼。泉州天后宫是现存天后宫中少有保留梳妆楼的天后宫之一。

泉州天后宫鸟瞰


天后二十四助神

泉州天后宫建筑的山墙、屋檐、入口、天井四周以及门框、门槛、抱鼓石、柱、梁、勒角、台阶、柱础、栏杆等建筑装饰部位上,随处可见飞禽走兽、花草、人物等各类雕刻精美的图案。

泉州天后宫正门


天后殿正殿

泉州天后宫的寝殿保留了一对十六面青石雕元代印度教寺庙石柱,属国家木构建筑之瑰宝。其石础为花岗岩质的圆形仰莲瓣的浮雕,石柱之上再接2/3木柱,上刻有一副楹联:“神功护海国,水德配乾坤”。该柱是因重修天后宫时,由印度教庙搬运过来直接使用。

印度教十六面神柱

四海之内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天后宫。我国最北的天后宫在沈阳,地球最南的天后宫在墨尔本。可见天后宫已经是世界华人共同的精神寄托,也是共同美好的民间信仰。

重修后的山门


天后出巡


天后宫外德济门遗址


重修后的山门和戏台


泉州天后宫夜景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妈祖   泉州   印度教   明朝   正殿   戏台   澳门   山门   院落   中国   天后   老师   系列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