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助听器声音失真,是耳朵的问题还是助听器的问题?

前几天,有位新配机的阿姨问我:“我戴助听器听声音,总感觉变调了,很奇怪,和我以前听到的声音不太一样,比如原来听着比较粗的声音,现在变得很尖细,是不是助听器出问题了?”

其实这种情况,不光出现在这一位阿姨的身上,很多长期听力下降又得不到及时干预的朋友,初次佩戴助听器时,都会有这种声音失真的感觉。

那么,这种情况到底是助听器的问题还是耳朵的问题呢?原因有很多种,有和助听器相关的,也有和耳朵(自身听力损失)有关的。

助听器内部元件的失真

失真其实是电子产品常见的一种特性,助听器也不例外。

助听器本身产生的失真,叫做总谐波失真。从专业上解释,就是指声信号输入助听器后,在输出端的输出信号就不单纯只有输入信号的成分,而是包括了谐波成分,这些多余出来的谐波成分与实际输入信号的对比用百分比来表示,就称为总谐波失真。简单说,就是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与原有信号相比多了些杂质

一般低于1%以下的失真,人耳是不容易分辩出来的,超过10%以上的失真就很明显了。所以助听器的出厂检测中,3%是比较理想的状态,10%的就不符合出厂标准了。

通常听损越轻的听障朋友越能感觉到助听器的声音细小变化,在选配助听器时尽量选择中、高端的产品,这样助听器音质越能保真

另外,助听器受潮、老化或购买时间较长的话,也会有声音失真的风险存在,虽然看着不起眼,但细微的变化累积起来就会引起明显的变化,比如听着不清楚或变调。所以,助听器一定要重视日常保养维护。

自身听力损失导致的主观上的失真

每个人的听力损失由于病史、病程以及佩戴助听器的时间长短不同,对于声音的感知也是不同的。如下图:

图一为常见的下降型听力,但到中高频(1000Hz以后的频率)的时候下降更多了。这类的听障朋友在没有佩戴助听器前,听到的声音大部分以低频为主,对于尖细的声音听到的较少,所以他会潜意识觉得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大部声音就是偏粗的。

图二为不常见的上升型听力低频(1000Hz以前的频率)听着不好,高频基本正常。生活中就觉得声音偏尖细,对于较粗的低频声不敏感

这些不同类型的听损就会误导听障朋友认为,生活中的声音就是他们日常听到的那样。但事实是,不同的听损让听障朋友早已忘记正常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了。

通过助听器放大的声音补偿后,可以将听力下降的部分与正常听力的差异渐渐缩小。由于增加上来的这部分声音改变了人耳对声音的感知,所以会让听障朋友误认为是助听器失真。这种失真是不客观,仅仅是人耳对声音的感知出现的偏差, 是一种主观感受。这种失真就需要听障朋友自己理解并接受声音变了的原因,慢慢适应。

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听力下降很久,但一直没有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的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对环境中的声音越来越不熟悉,听力也会下降的更快,所以,听力无小事,一旦受损就需要及时干预,尽快找回丢失“声音”!

我是听力师张艳艳,在听力康复指导和助听器验配领域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助听器知识,哪里有靠谱的听力机构和验配师,都欢迎在留言区或者私信问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助听器   声音   尖细   变调   谐波   低频   听力   成分   信号   耳朵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