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滕王阁: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南昌距离烟台,超过1000公里。11月11日,走下飞机,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

我依然觉得和这里很熟悉,不仅仅是因为初唐四杰王勃的《滕王阁序》,也不仅仅是因为八一南昌起义。这是一个安静但是有底蕴的城市。

盛名之下的滕王阁


用王勃当年的话说,那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所以,下飞机办理完4小时后另一班飞机的登机牌后就抓紧坐机场大巴赶往目的地。

我们至少学习了12年语文,里面很多真实存在的地名、古迹都会一一出现在你的面前,当你念叨着熟稔的文言文走上这些颇有年代感的前人遗迹,会不会很感怀。

昌北站前看到的南昌鲜有大楼。

一路上绿树不少,当沈阳的温度已经是0度,烟台8度,南昌还是17度。绿油油的样子,带点湿热,仿佛晚夏未央。

途径八一大桥

后来一位司机告诉我,赣江流入鄱阳湖,也算是长江支流。

滕王阁外的牌坊

遥看滕王阁

王勃当年登临滕王阁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如是农历九月,与我此行的时间相差无几(今日农历10月初4)。

广场上,今天心情不错。

新修滕王阁记

历史上滕王阁多毁于战火,自唐宋元明清至今修葺已经达到29次,眼前看到的是建筑大师梁思成1989年根据古图(1942年)设计的。

拾级而上

凭栏下望,广场中心是八卦图。

进入一楼大厅,内容不少,此楼据说9层高,但是我爬到第6层就找不到上去的路了。

正对一楼大门的画壁便是王勃。迎风屹立。

江西代有人才出

这是清人绘制的王勃当年做序的雕刻。

接连走过一楼、二楼、三楼,才发现,其实唐代以后在滕王阁留下诗文的人不胜枚举,名气大的,没有名气的,但是,像王勃这样坎坷的一定难有第二人。

从三楼走出来,走到廊前,凭栏远眺。这里已经没有了“槛外长江空自流”的磅礴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辽阔悠远。

我默默念诵熟悉的句子“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可惜这些此时已经看不到。

看不到”画栋朝飞南浦云“,如今只是阴霾。

楼外的赣江几近断流。

历朝历代古画上留下的滕王阁。

也许此时建立的滕王阁,都不是唐代原址。

八大山人的画寂寞地待在五楼。

越往上,越不像话,居然还有戏台和表演,后来才想明白,其实,这滕王阁不就是当年滕王李元婴建立的一个高档会所吗?

走出滕王阁右拐,就是绿荫茂盛的路。

《唐摭言》载: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舆新修滕王阁成,重阳节时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

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只可惜,写完这篇《滕王阁序》后不足1年(676年夏天),王勃探父归来在南海大风浪中落水溺亡,终年不足27岁。虽作为神童6岁便大放异彩,但是接连两个昏招“写斗鸡檄及私杀犯罪的家奴”断送了他的大好前程。

与其说是英年早逝,倒不如说,任何人都要低调为事,何况木秀于林的天才。

初稿于南昌

截稿于赣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南昌   南昌起义   豫章   赣江   逸兴遄飞   都督   烟台   落霞   女婿   名气   当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