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辽阳,中国人被当做小偷吊在街头,沙俄兵敲锣打鼓招摇过市

这是一组拍摄于清末时期的辽阳老照片,再现了日俄战争(1904-1905)前后在辽东古城所发生的一幕幕真实场景,通过这些生动的老照片,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当年辽阳百姓苦难的生活状况。

辽阳城墙

1904年的辽阳古城墙东南角的魁星楼,墙外的护城河水还非常充沛。辽阳古城历史非常悠久,城墙建设最早可追溯到辽神册四年(919年)筑建的天福城,图中的城墙为明代在原旧土城址的基础上修建的。

泥泞的街市

从钟鼓楼上俯瞰辽阳的街市。刚刚下过一场雨,低洼的街心处泥泞不堪,来回穿行的马车更使路面变得更烂,行人们不得不沿着道路两边狭窄的高地行走。

中外马车

辽阳街头的热闹景象,人流车马川流不息,其间有俄国人驾驶的四轮的马车,也有中国人常用的两轮的中式马车。

马车近景

一辆货运马车的近景,车上装着的是大袋的粮食。说是马车,其实拉车的牲口大多是骡子。街边的商铺比较低矮,门前挂着各色的幌子,可以清晰看到远处高耸的城门楼。

富裕人家

一户生活在辽阳城内的家庭,一家四口站在院落里的合影。婆婆抱着孩子,媳妇袖着手,微笑着看着镜头,丈夫是一名商人,大概是一名乐器发烧友,照相的时候不忘手里端着竹笛。从服饰和旁边的房子看,是当时比较富裕的人家了。

古寺庙

辽阳境内有很多寺庙。除文庙、武庙之外,还有广佑寺、清真寺、永安寺以及藏有佛祖舍利是龙峰寺等数十座。图中是一座古老的寺庙,这一点从门前这棵老树上就可以看出来。庙宇建在一座高台上,三开间,因为已经荒废,屋顶上长满了野草,显得十分荒凉。

辽阳白塔

图中的白塔是辽阳的标志性建筑,建于金代大定年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塔身通高七十一米,是东北地区最高的砖塔,也是全国六大高塔之一。当年的白塔下有不少的民居,旁边的路上正有一辆满载板条箱的马车经过。

军火库

这是白塔附近俄军的军用仓库,一排长长的板房内堆放着各种军用物资。因为占地很大,两名俄国士兵骑着马在库房前来回走动巡查。

苦力运输

当时辽阳发生过一次不大不小的水灾,俄国军队一处仓库的物资都被泡在水里,他们不得不雇佣了一些当地的车夫帮助转运,为防止货物出现意外,他们派出士兵武装跟随押运。

招摇过市

辽阳街头,一队沙俄帝国的步兵团乐队演奏着军乐走了过来,看到侵略者敲锣打鼓招摇过市,旁边的中国男子转身离开,一脸无可奈何的神情。

增援部队

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控制权, 在中国东北爆发了一场“狗咬狗”的战争,双方的陆军共投入四十万兵力在辽阳地区进行了一场大会战。图为进入辽阳城的一支沙俄增援部队。

日本间谍

几名俄国士兵抓住一名替日本人刺探情报的间谍,可惜这名间谍并不是日本人,而是一位朝鲜族的同胞。战争期间,日本人雇佣了大量中国人帮助刺探情报,这是一项非常冒险的差事,一旦被抓就必死无疑。

吊着的中国人

辽阳会战以俄军退出辽阳城暂告一个段落。1904年9月4日,日军占领了辽阳,进城之后的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图为一名中国男子被吊在街头示众,日本人给出的理由是“偷东西”。

小姑娘

一个扎着两根细细辫子的小姑娘,光着双脚。她的肚兜和裤子上满是破洞。本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但她的脸上却没有一丝的童真,攥着的小拳头传递出她内心的不安。

日俄伤兵

日俄战争最终以俄国失败告终,两个列强从战争走到谈判桌前,1905年9月5日,日俄双方在美国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正式结束了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战争。这是日俄两国的伤兵在辽阳街头围观小摊贩的情景,看上去双方的关系颇为融洽。

破败的城市

这是辽阳的南城门,因为战争遭受了重创,城门楼已经坍塌的只剩下一个屋角。城门下有两个骑马的俄国士兵进城,一个中国小孩看到了连忙侧身躲避。

苦难的百姓

站在矮石头墙旁边的两名男子,一个身患重疾,虽然拄着拐杖,依然要靠别人搀扶才能站立。他的房屋已经被战火摧毁,饥饿、贫穷和无家可归,每一样都可能成为压垮他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了解更多辽东城老照片,敬请观看下方的《辽宁辽阳老照片合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沙俄   辽阳   辽东   白塔   俄国   敲锣打鼓   招摇过市   帝国   清末   日本人   马车   中国   小偷   街头   中国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