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车市观察:稳健前行 韧性生长

2022年满载着

喜悦与收获、希望与挑战的

中国汽车产业

在全球汽车大变局中继续向上登攀


这一年,中国汽车市场不负众望,在多点散发的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链紧缺等不利因素叠加下,依然稳步前行,焕发出远超以往的韧性与生命力。汽车出口大幅增长,超越德国位居全球第二位;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攀升,市占率已达25%;自主品牌更是大放异彩,“中国制造”客车、卡车服务国际盛会。


这一年,汽车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造车“新势力”格局生变,商用车企“跨界”转型加速。资本热情再度涌向智能化、电动化浪潮前沿,比亚迪创下市值神话,商用车仍是氢能源、自动驾驶应用重点。


前行之路,百转千回;登攀之路,鲜有坦途。可以预见的是,经过这一轮洗礼之后,中国汽车产业必将拥有更新的活力与生机,在量质齐飞中阔步前行。


保供救市

产销延续正增长


“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5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2022年4月,小鹏汽车首席执行官何小鹏的一条微博,写尽停产危机下,行业人士的焦灼与无奈。


这一年,汽车产业曾一度面临严重的停产危机。2022年年初,作为我国两大汽车生产基地的上海和长春,因疫情影响,当地车企接连遭受停工、停产、供应链短缺危机,蔚来汽车、小鹏汽车、一汽集团、上汽集团等皆受到影响。


也是在这一年,“攻坚保供”成为上半年车市的一大关键词。一方面,一汽解放、上汽集团、特斯拉等车企因地制宜展开生产自救,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维持着线下的有限生产。此外,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及时出台相关纾困解难政策,刺激汽车消费,其中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救市力度空前。


也是在这一年,我国汽车产销在危机与挑战中,仍延续正增长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其中,商用车市场全年销量为330万辆、同比下降31.3%,持续在低位徘徊。


回顾2022年,货车司机延期还贷、轻卡“蓝牌新规”落地、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加速等,每条政策都在深刻影响着商用车行业走势,其中部分细分市场亮点凸显。2022年,新能源商用车和出口市场均逆势上扬,销量分别同比增长78.9%和44.9%,成为提振商用车市场“大盘”的重要力量。


展望2023年,业内分析认为,随着相关政策措施落地、芯片供应短缺得到缓解,汽车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预计实现3%左右增长。


自主智造

“加大电门”向前冲


2022年,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中国汽车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与从容,在全球舞台站稳脚跟。


这一年,新能源汽车不仅成为国内汽车市场增长的最大亮点,更成为中国汽车品牌驰骋海外的“新先锋”。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达到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以比利时、英国、墨西哥为代表的欧美地区,正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增量市场。


这一年,各大自主品牌车企争相上岸,意欲成为闯荡全球市场的佼佼者。比亚迪以超过186万辆的销售成绩,问鼎国内车市销量冠军,结束了中国车市销量冠军近40年来被合资品牌霸榜的历史,同时超越特斯拉跃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首位。上汽集团、蔚来、岚图、WEY等十多个中国汽车品牌公布出口欧洲规划。一汽解放、中国重汽、苏州金龙等车企持续在海外投资建厂,健全营销体系。


这一年,我国新能源商用车持续夯实“出海”路,不断站上国际舞台。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近千辆氢燃料电池客车,成为冬奥赛区名副其实的交通保障主力;我国重卡企业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雪蜡车首次投入使用。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上,由888辆宇通纯电动客车组成的“绿色车队”成为赛事交通保障主力,这是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中首次大批量引入中国纯电动客车。


在自主品牌发愤图强的同时,政策支持为已在近两年呈猛涨之势的汽车出口再添新动能。2022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直面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其中针对汽车业,明确将支持国外消费者购买中国品牌汽车,支持更多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


格局重塑

挖掘市场新空间


当燃油时代过渡到电动时代,低碳转型、智能网联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主旋律。无处不在的变化,为汽车生产制造企业敲响了警钟,也预示着汽车革命的“下半场”已然开始。


2022年,国内造车新势力格局陡然生变,销量前三名由“蔚小理”变为“哪理蔚”。曾经创造的高光时刻转瞬即逝,随之渐失光芒的还有它们背后的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曾公开表示,新能源赛道上,“弯道”往往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如果不能处理好新老车型换代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恐怕落后只是迟早的事。


这一年,商用车自动驾驶领域的吸金能力依然强势,自动驾驶卡车更是成为热门领域之一。以图森未来、智加科技、主线科技为代表的自动驾驶初创企业,以及百度、阿里、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还有以一汽解放、上汽红岩、福田汽车为代表的传统商用车制造企业,大批新老玩家争相加码布局,挖掘自动驾驶卡车市场万亿级空间。


这一年,跨国车企纷纷加码中国投资,加速汽车产业格局重塑。丰田、奥迪、宝马、大众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并逐渐向电动化领域转移。完备的产业链条以及庞大的市场容量,让中国成为全球车企最为倚重的战略市场和重心。


这一年,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力量,在积极化解供应链危机、引领产业创新,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重塑。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并明确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车等消费。2023年,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正式退场,开启真正以市场为核心驱动的竞争格局。放眼全球市场,如何实现从单一的整车出口转向核心技术输出及深度合作,也将成为车企布局重点。汽车革命的“下半场”,谁将脱颖而出?我们拭目以待。


2022年2月,515辆福田欧辉氢燃料电池客车服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

2022年3月,328辆欧曼自动挡重卡出口哥伦比亚。

2022年7月,金龙卡车首次全家族亮相。

2022年10月,金旅客车服务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2年11月,888辆宇通纯电动客车服务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

2022年12月,上汽红岩、友道智途在东海大桥成功完成自动驾驶重卡队列行驶减员测试。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热词1

新能源汽车

销量突破680万辆

2022年,面对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挑战,新能源汽车产业仍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成为推动车市增长的“主引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05.8万辆、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

经过多年培育,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品质及市场认可度全面提升,产销量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重达25.6%,较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提前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的目标。

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爆发式增长,逐步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迎来新的发展和增长阶段。部分业内人士预测,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销量有望达到900万辆。


热词2

稳定消费

利好政策提振车市

财政补贴、减征购置税、放宽汽车限购……2022年,中央及地方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刺激汽车消费,极大激发了汽车市场活力。

面对疫情等因素对汽车市场的影响,2022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宽汽车限购、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等。2022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包括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等。2022年9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文,明确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延续至2023年12月31日。与此同时,上海、湖北、山东等省份以及广东深圳、河南郑州、辽宁沈阳等城市也陆续出台了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举措。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有效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刺激了新购、换购消费,在汽车市场端发挥了强心剂和助推器作用。


热词3

稳链强链

加强关键部件自主供给

2022年,我国两大汽车生产基地上海、吉林长春受疫情影响,当地车企接连遭遇停产、停工以及供应链短缺危机。在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4月,长三角及周边地区约2万家汽车供应商遭受不同程度停工、停运。这在一定程度上倒逼汽车企业纷纷开始重新思考其传统的供应链模式,加速补齐芯片、动力电池关键部件自主供给,建立更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体系,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问题已成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构建安全可控、更具韧性及可持续性的新型供应链体系已迫在眉睫。2022年,广东广州、湖北武汉等地出台了支持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稳链补链强链举措,进一步增强汽车产业竞争力。

与此同时,汽车企业也在积极投资或自研布局芯片、动力电池等领域,从支持参与到自产自研,从初步入局到下场生产。目前,比亚迪等车企已掌握“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供应链体系。


热词4

商用车产销量

同比下降超三成 细分市场有亮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商用车产销量为318.5万辆和33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9%和31.2%。尽管市场整体较为低迷,但出口、新能源等细分领域仍有较好表现。

2022年商用车海外市场表现亮眼,累计出口58.2万辆,同比增长44.9%。宇通、金龙、比亚迪等客车制造企业针对不同海外市场制定不同策略,加快推出从产品选型、整车生产到整备发运、服务保障的综合用车解决方案。中国重汽、一汽解放、上汽红岩等自主品牌重卡已成功打开非洲、东南亚、拉美等地市场,并积极拓展欧美市场。

在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国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33.8万辆,同比增长78.9%。宇通、金龙、中车电动等客车企业在江苏南京、浙江嘉兴、山东青岛等地批量投用氢能源、换电模式等各类新能源客车;中国重汽、福田汽车、上汽红岩等企业推出多款新能源重卡,获得河北石家庄、北京、安徽马鞍山等地百辆级订单。


热词5

柴油车污染治理

新能源货车推广加速

2022年以来,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加大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力度,同时加快推广应用新能源货车。如包头发布《电动中重卡共享换电站建设及换电车辆技术规范》,推动换电自卸车、换电搅拌车等车辆标准化发展。福建厦门、四川成都等地实施便利城市绿色货运通行的一系列政策,货运企业普遍反映新能源物流车运营成本下降近一半。

2022年11月,生态环境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柴油货车排放检测合格率超过90%,全国柴油货车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2%,新能源和国六排放标准货车保有量占比力争超过40%。

与此同时,远程汽车、中车电动、福田汽车等企业加快新能源货车售后服务体系建设,为用户提供融资、维护、服务等综合解决方案,打造城市配送绿色运力,助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


热词6

自动驾驶

商业化运营再提速

百度“萝卜快跑”在湖南尝试开启示范运营,初期开放试乘站点超过300个;宇通L4级智能驾驶巴士“小宇2.0”在河南郑州、广东广州等多地安全运营,已具备智能交互、自主巡航等功能;在上海港洋山港区,上汽红岩“5G+L4”级自动驾驶重卡累计运输超过14万标箱,成功完成自动驾驶重卡队列行驶减员测试……2022年以来,重庆、武汉等多地发布自动驾驶示范运营实施细则,进一步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相关企业加速布局,形成“技术+产品+运营”的发展模式。

商用车仍是自动驾驶应用重点,并加快开展商业化运营试点示范。2022年9月,交通运输部发布通知,公布第一批18个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自动驾驶和智能航运方向),其中“北京城市出行服务与物流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上海港港区集装箱水平运输与港口集疏运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等项目聚焦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与应用,面向公路货物运输、城市出行与物流配送、园区内运输、港口集疏运和码头集装箱运输等场景,先行先试开展试点示范。


作者|王慧欣 郑敏慧 韩光胤

编辑丨廖芊

审核丨闫新亮

监制丨孙英利


投稿邮箱:xww@zgjtb.com
商务:010-6529362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红岩   福田   销量   韧性   新能源   疫情   中国汽车   稳健   客车   中国   货车   车市   汽车产业   生长   自主   政策   全球   汽车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