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飘飘年来到,白了岁月白了头

冬日里最意外的惊喜,莫过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

它装缀着世间美景,用无瑕的洁白,赋予万物一抹庄严和神圣。纯白的“鹅毛”飞扬在天空,飘落在你我的睫毛和头发上,踩着厚重的积雪踏上回家的路,一路笑语欢歌。浪漫的时光已逝,我们悄悄白了头。


农历二十三,北方小年的下午,一场小雪来到了我们身边。忽有雅兴信步出门独走一圈。行走在漫天飞雪的大街上,雪天的故事件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一)

小时候的雪一下就特别大,那可真是鹅毛大雪。

夜晚一片宁静。悄然无声间,第二天一醒来,就听见父亲在用扫帚“唰唰唰”地扫雪。赶紧起床,我和弟弟兴奋地跑到院子里,伸出舌头接着雪花吃。然后背着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外边,到处白茫茫的一片。房子上是雪,房檐下的红辣椒上,柴垛上,地里,沟里都是雪。

父亲戴着军绿四起毛帽子,口中冒着哈气,左一下右一下,扫出一条条小路,通向厨房的,牛屋的,厕所的。不久,小路又被雪片掩盖住了。树上是茸茸的雪,真应了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脚跺一下树干,雪就簌簌地落下来。

雪小了,父亲把积雪铲出去堆在树根或菜地里。我和弟弟就在门外堆雪人。忙活起来,一点都不感到冷。身上沾了雪,一拍就掉了。

最难忘的是牛屋里生起了火堆,爷爷在扎着扫帚,做着高粱秆拍子。奶奶给我们烧香甜的红薯,烧玉米花和黄豆。我和弟弟吃得嘴上都是柴灰,但是那味道真香。

第二天清早,房檐下挂了一排晶莹剔透的冰凌柱。我们就让大人勾下来,拿着玩,还好奇地嘎嘣嘎嘣咬开尝尝。感觉趣味无穷。

(二)

记得上小学时,雪下了几天,沟满河平的,看不到路。我们小点的踩着前面叔叔哥哥姐姐的脚印走,一会儿缩着脖子,插着袖筒。暖和了就甩手走着。因为家家孩子多,生活条件比较差,棉靴穿别人的旧靴又不合脚。走着走着,会不小心滚到沟里去。听见叫喊,他们就扭头回来把我们一把抓出来,大家笑成了一团。也有孩子用树枝拄着走,还不忘在雪地上写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或“大坏蛋”。

到学校里,感到特别冷时,老师就让我们跺跺脚,再读书。还会安排我们七八个人分别围一小圈烤火,因为教室角落里有我们捡的柴垛。这时候,教室里会开着门,不然烟熏得我们会流泪的。

天寒地冻,流动的河水凝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寒假前要领通知书,我们三五成群背着书包,领了奖状,奖品和寒假作业。在回来的路上,我们把拿回的小板凳放在冰面上坐着玩。男生在冰上打皮牛,当然不少摔跟头。玩够了,我们就跑回家。

(三)

上初一时,我们学了歌曲《洁白的雪花飞满天》。每当下雪的时候,下课了,文杰、同宇、秀珍几个好朋友手拉手去操场里,青春年少的我们放声唱着:“洁白的雪花飞满天,白雪覆盖我的校园。漫步走在小路上,留下脚印一串串。有的直有的弯,有的深啊有的浅。朋友啊想想看,道路该怎样走?洁白如雪的大地上,该怎样留下留下脚印一串串?”旋律悠扬,歌词朗朗上口,引人深思。

雪没化完,天又大冻。这个时候,路面硬邦邦的,走路硌脚,冰碴子喳喳响。等到天晴雪化完了,泥巴路上走着“吧唧吧唧”的,跟下大雨一样的泥泞。好多同学的靴子都湿了。

教室里人多不怎么冷,坐久了照样冻脚。好多同学手、脚、耳朵都生冻疮。到吃饭时候,我们吃了热饭才稍稍暖和些。用雪刷过饭缸,早晨买了热水,还把雪放热水里洗手洗脸。

(四)

十四岁那年,我右胳膊上长了几个疮。红肿疼,还发烧了,用豆渣敷等土法也不行。父亲经常说“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父亲决定带我去青台找外科医生李兰台。

那天,刚好下着好大的雪。父亲推出架子车,扫干净,用苫子围着,固定好。母亲在里边铺着被子,我躺在车上,母亲又抱来一床被子,给我掖好,上边搭了一个布单子。父亲用架子车拉着我走近路。一路上,父亲问了几次路。我躺着,耳边只听见风声呼呼,轮子在雪地上“咯吱咯吱”的声音,还有父亲的脚步声,喘息声。

颠簸奔走了三十多里路,终于到了地方。我看到父亲的眉毛上,胡茬上都是雪粒,鼻尖和脸蛋冻得红红的。他的外套的口袋里也灌了雪,鞋上也是雪。父爱深深,我的眼睛湿润了。

看完病,天快黑了,赶不到家了,父亲拉我到附近狮子庄焕姑家住了一夜。第二天又拉着我回到了家。

每一次下雪,我都会想起父亲带我去看病的画面。

(五)

我清楚地记得1996年12月16日下午,那几天刚刚下了大雪,大舅父也从郑州回来好几天了。母亲带我和弟弟一起去看望生病卧床的外婆。

外婆身体一向还行,但是那年因着脑中风偏瘫,不会说话,已经卧床三个月了。原先农闲时她还来我家和大姨家住,现在只在两个舅舅家。母亲三五天就回去看看,帮着洗洗。

路不好,我们沿着路边步行。咯吱咯吱,一步一滑,母亲示意我们踏着残雪前行。浓雾弥漫,看不见远处的村庄。树木上挂着霜,雾凇沆砀的样子。厚重的雪,将大地一层一层地笼罩。而在积雪的襁褓里,孕育着生机勃勃的天地,地里是青青的冬小麦麦苗。

路上,母亲给我俩讲外婆的人生历程。孩子多,经过60年,讨过饭……现在儿孙满堂,人丁兴旺。不知不觉中,七里路我们已经走过,身上直冒汗,把手套给摘下来。

到了舅舅家,小舅正在喂外婆喝鸡蛋糕。母亲问她认识我们不,外婆只抬眼看看。不久,79岁的外婆竟安详地去世了,慈爱的外婆就像睡着了一样。

(六)

2007年元旦的前两天,一直在下雪。12月30日晚上下了一夜的雪,31日上午还在下。我的预产期到了,彭先生也已经提前回来陪我。刚好,我们元旦三天假期。

这边跟公公婆婆打了电话,这边我们也准备从学校坐出租车,到县医院二门诊待产。我托好友宝欣代办了事情,穿着盈盈、保会、清荣给的宽大的衣服。车缓慢地行走。从车窗望向外边,雪花飞舞,我的心里喜忧参半,喜的是十月怀胎终于分娩,忧的是生产之痛。

母亲知道了,马上赶过来。弟弟弟媳也来了。弟媳陪我在走廊里来回走动走动。阵痛,担忧,害怕依然在我心。恰好,同学陈丽打电话问我情况,我说在医院呢,她鼓励我不要怕,瓜熟蒂落嘛。阿姨、果姐也跑来看我。中午让我多吃点,好有力气。在亲友团的爱的呵护下,我的心平静安稳了。下午雪竟然停了。一直到晚上10点20分,儿子顺产出生了。那天有四个孩子出生,两个男孩,两个女孩。当天夜里三点,弟弟给我做了面汤送来。

第二天上午,我们就回去了。儿子的到来,给我们增添了很多欢乐。

那个冬天,因着婆婆和夫君的悉心照顾,习惯冻疮的我,双手头一次非常完好。

(七)

“逢人相问凭相谢,正是南关大雪时。”你那里下雪了吗?手冻了吗?天冷,穿厚点。亲友间的牵挂只言片语,一个图片,却总能穿越山河万里。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之时,切记要照顾好自己。

释函可(明)《雪下有感》有句诗:“翻书甘手冷,乞食望年丰。”大雪飘落会带来寒冷,但瑞雪,又能带给我们美好的愿景,来年定拿个好收成!

飘雪的日子里,还发生过很多趣事。我想起侄儿学着鲁迅先生《少年闰土》中“雪天捕鸟”的样子,在爷爷奶奶家院里,扫出一片雪地,用木棍支上一个竹筛,撒下秕谷,看麻雀来吃,一拉绳子,就罩住了鸟儿。

我和学生们一起度过二十多年的四季,还要继续演绎下去。

雪天的故事没有了结,清楚地标着“未完待续”。

门外小雪纷纷,路上时光匆匆。我想:人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所难免,发生在雪天的故事这么令我难忘。人生之路,感恩所有的遇见!走着走着,我们便到家了;走着走着,我们便白了头。心中是无尽牵挂,家里有暖炉热汤啊。笑着笑着,岁月就暖和了;笑着笑着,冬天就过去了。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生活的挫折不少,譬如这三年疫情,但千万别被困难压弯了腰,学一学苍劲的松,大雪白头、苍翠不老。

北风卷挟着雪花,从遥远的地方奔腾而来。这个冬天不再仅仅是干冷的。朋友,你是否愿做漫天白雪中的一片,在平凡的有限日子里,在为数不多的出场次数中,倾力一舞,惊艳世界?


作者简介

王春霞,社旗县大冯营镇丁庄村万庄人,乡村女教师。平凡忙碌的日子里,喜欢记下感动,留住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雪花   架子车   雪天   大雪   外婆   洁白   弟弟   年来   父亲   路上   母亲   岁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