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汇·第六届中原大工匠

一手拿着焊把,一手抓着防护面罩,焊花拖着长长的尾巴四处飞溅……在这些飞溅的焊花和闪烁的弧光中,映衬出中原大工匠、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能源分公司电焊工陈浩然的美丽人生。

“焊接看起来是粗活累活,其实是非常细致的活。每每看到焊丝熔化,熔进每一道焊缝之中,我的心里就非常踏实。”一谈起焊接,陈浩然目光坚定且有神。参加工作26年来,他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一丝不苟的精神,立足岗位学习,带头攻坚克难,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5年,陈浩然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他以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平台,积极探索工作室联盟和网上联盟解决难题。对内,他为兄弟单位提供技术支援100余次,可计算的创收和降本价值高达662.2万元。对外,他与曹遂军劳模创新工作室良好互动,与中信重工开展联盟工作交流,积极探索提升焊接技能。

有一次,齿轮传动公司一台氮化炉出现故障,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过排查发现,一个备用阴极安装孔的焊缝出现裂纹。该安装孔位于氮化炉体底座,材质特殊,焊接工艺复杂,难度很大。齿轮传动公司通过东方红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平台找到了陈浩然。陈浩然第一时间前往协助攻关,最终成功修复,为齿轮传动公司节省成本60万元。近年来,陈浩然带领10名工作室成员完成各种创新项目182项。其中,完成1800分离机纯化器节电改造,节约用电达49%,一年可累计节约用电20.7万千瓦时,节约生产成本约13万元;完成压缩机余热利用项目,通过压缩机余热二次利用,实现降本增效,日产160吨热水,预计年增加外部收入39万元。在中国一拖压缩空气系统配风阀远程控制改造中,工作室研发并焊接制作了缸套,为企业节省购置成本8万元。他同靳保国劳模创新工作室联合攻关,焊接修复了从德国进口的高压油管,为企业挽回停工损失400万元,同时节省费用18万元。他还和肖小赛劳模创新工作室共同努力,解决了柴油机机油壶在震动环境下焊缝开裂的技术难题。

陈浩然在中国一拖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做好传帮带,先后培养氩弧焊工6人,二保焊工23人,提供技术培训2359人次。徒弟郭乐祥、沈远航、韦进强、李贺等分别获得了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技术能手、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同时,陈浩然劳模创新工作室与洛阳市技师学院达成签约协议,两年来共有464人取得了各类特种作业资格证,解决了企业特殊工种人才培养难的问题,受到广大一线职工和基层单位的好评。

(据河南工人日报消息 文/图 河南工人日报记者 胡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洛阳市   氮化   中原   河南省   余热   焊工   劳模   工匠   河南   压缩机   中国   齿轮   节省   工作室   联盟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