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古今发展史(上)

卡塔尔世界杯已经落幕好一阵子,皮卡丘也才从没网的山里面走了出来。可以说,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上,日本队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一度战胜德国队和西班牙队,战平上届亚军、本届季军克罗地亚队,实力不容小觑。也被大家公认具备了欧洲二流球队的实力,而韩国队也紧追其后。与此同时,国内风波尚且还未平息。皮卡丘虽然不是资深球迷,但是对于中国足球还是寄予希望和祝福的。希冀我们国家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成为六边形拉满的无敌存在!

2022卡特尔世界杯的32支参赛队伍

回顾中国足球的发展史,那可谓是精彩繁荣。下面,就让我们从中国足球的诞生开始说起。

一、蹴鞠的起源——石球

很多人只听说过中国足球的起源是蹴鞠,那么蹴鞠的起源又是什么呢?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古人类的生存活动了——狩猎。

人与野兽之间很大的区别是前者学会了利用工具。在山西许家窑旧石器文化遗址现场出土了大量野马遗骸和石球,这些野马就是被石球砸中或被绊马索擒住的。但是随着畜牧业的出现,人类学会圈养动物,石球狩猎也就慢慢淡出历史。进而演化成了踢石球。

古人类耕种

二、最早的蹴鞠

前面我们说了,古人类的石球是可考究的最早出现的球类活动。那么,石球又是从什么时候变成蹴鞠的呢?根据汉代刘向《别录》中记载:“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

黄帝和蚩尤

根据1973年长沙马王堆遗址出土的帛书《十大经·正乱》记载:黄帝与蚩尤两个部落发生冲突,最终黄帝战败蚩尤,并把蚩尤杀了,为了泄愤,还将他剖尸,取出蚩尤的胃囊,充足气,当作皮球踢来踢去。

有人就会说了,这样的神话故事太没有根据性了,长沙马王堆帛书据考究也就是在战国末年至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之间抄写的,顶多也就能说蹴鞠在这个时代以前就存在了。先别急,听皮卡丘接着往下说。

根据殷商时期甲骨文记载:“庚寅卜,贞:乎品舞,从雨。”品就是蹴鞠的意思,品舞即为蹴鞠舞。这句话是说庚寅这天商王占卜,顺利:人们跳蹴鞠舞来祈雨,上天就会下雨。也就是说,殷商时期,蹴鞠确实已经存在。那么,前面所说的蹴鞠起源于黄帝时期,也不见得仅仅只是神话,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更多古遗址的发掘,会出现更多的铁证。

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甲骨文

三、蹴鞠的兴起——春秋战国

“蹴鞠”一词最早的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史记·苏秦列传》,据记载:齐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说明当时在齐国境内,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临淄一带非常流行蹴鞠这项运动。至于同时期的其他国家,因为各地风俗均不一样,所以也不好断言。

等到了汉魏时期,战乱少了不少,国家大的政策上是休养生息,人民也因此能够安居乐业,出现了社会经济繁荣昌盛的大好景象。这也为蹴鞠运动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

四、蹴鞠的繁荣——汉代

据《西京杂记》记载:“高祖窃因左右问,(刘邦父)正以生平所好,皆屠贩少年,斗鸡蹴鞠以为欣,今皆无此,故不乐也。”什么意思呢?说的是刘邦他爹在老家沛县玩斗鸡和蹴鞠习惯了,到了皇宫没有这些,所以过不习惯。于是,刘邦下令在长安城东百里之处,仿照原来沛县丰邑的规模,造起一座新城,把原来丰邑的居民全部迁到新城,刘太公也迁往那里。从此刘太公又可以斗鸡、蹴鞠了。

可能是遗传的关系,汉代多数皇帝都和刘太公一样,十分热衷于蹴鞠这项运动,个个都是足球迷。甚至皮卡丘不得不怀疑,汉代皇室是不是将蹴鞠作为了皇位继承人的必修课,汉武帝甚至还在上林苑平乐馆修了一个球场,汉成帝更是个出了名的大球迷,成天沉迷于蹴鞠。

汉人蹴鞠

在桓宽《盐铁论》中记载:“贵人之家,蹋鞠斗鸡。”“康庄驰逐,穷巷蹋鞠。”在这个时期,上至帝王家,下到寻常百姓弄堂里、市井之间,到处都能看到蹴鞠这项运动。并有“寒食蹴鞠”的说法,指的是清明节前后是踢足球的最佳季节。

甚至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史可考的蹴鞠狂热份子,并因痴迷蹴鞠而丧命。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古代名医淳于意替安陵一个公乘项看病,再三叮嘱他要注意休养,不要再外去踢球了,他就是不听,结果当场吐血身亡。

蹴鞠在汉朝期间,可谓是万人空巷。算得上是蹴鞠运动发展规模的第一波高峰期,也是足球运动规范化、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段时期,蹴鞠不仅有设置了围墙和看台的专门球场——鞠城,还有比较健全的比赛规则。

据东汉李尤的《鞠城铭》记载:球场的建造为长方形,四周是墙,两只半月形球门遥遥相对,鞠域一半各有六个球员,全场共有十二个球员,裁判要按比赛规矩,公正严明的评判胜负,球员要心平气和接纳输赢,服从裁判,以踢进球门球数的多少来决定胜负等等。可以称得上是现代足球的雏形。

汉代蹴鞠比赛的激烈程度很高,为了摆脱对手的攻击,还允许有推摔等动作,让人不禁联想起《功夫足球》中的精彩情节。

蹴鞠和古代军队

由于蹴鞠运动本身带有对抗性与竞争性,所以它不仅仅只是一场游戏,还是军人体能训练、军事训练的一项重要科目。

古人蹴鞠

据刘向《别录》记载:‘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时记黄帝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今军无事,得使蹴鞠,有书二十五篇。’”

据《汉书·霍去病传》记载:“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踢鞠”。说的就是汉代名将霍去病在出征塞漠行军之余,以蹴鞠来训练军队战斗力。

西汉经学家刘歆曾在《七略》中记载:“蹋鞠其法律多微意,皆因嬉戏以讲练士,今军士羽林无事,使得蹋鞠。”敦煌曾出土过一个鞠,内填丝绵,外用细麻绳和白绢搓成的绳捆扎成球形,这个鞠应当就是边郡军士举行蹴鞠训练的例证。

汉代通过蹴鞠训练军队

到三国时,蹴鞠仍然是军队中主要的训练运动之一。《太平御览》说:“汉末三国鼎峙,年兴金革,士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

五、蹴鞠的高潮——唐朝

唐朝,可以说得上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朝代,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国力几乎达到了顶峰,也是我国在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朝代,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外国人称呼我们为唐人,国外还有很多唐人街,这都是从唐朝时留下来的习惯。中国蹴鞠历史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进入高潮时期,也是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

唐代“单毬门”

唐代的球场已出现真正的“球门”,时称“毬门”。有的是一边一个的“双毬门”,向对方进攻。有的是“单毬门”,设在球场中间,上面有一个门洞,双方都竭力往里面踢,谁踢进谁得分。其中的双毬门踢法,已与现代足球十分接近。

唐朝时期用来制作蹴鞠的材料和技术已经非常先进,相比之前,主要大的改进有两个方面:一是把用两片皮合成的球壳改为用八片尖皮缝成圆形的球壳,球形更圆了;二是把球壳内塞毛发改为放一个动物尿泡,“嘘气闭而吹之”,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充气球,球更轻了。这样,踢起来不再费力,所以蹴鞠运动开始走向大众。

现展于陕西体育博物馆:汉代蹴鞠(左)和唐代蹴鞠(右)

这个时期,还有不少唐朝女子加入了蹴鞠的队伍,并且女子更加热爱蹴鞠游戏,唐代女子足球的踢法不用球门,以蹴鞠踢高、踢出花样为能事唐代宫中“女足”整体水平很高,被视为“皇家女子足球队”。所以说咱们国家的铿锵玫瑰——中国女足,那在中国足球发展史上是很有渊源的。

据唐骈《剧谈录》中描述:“时春雨新霁,有三鬟女子,可年十七八,衣装蓝褛,穿木屐,立于道侧槐树下,值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于是观者渐众,超独异焉。”这些十七八岁少女都会踢球,而且技术很高。可见蹴鞠当时盛行天下。

古代女子蹴鞠

不仅如此,在唐朝时期还经常举行蹴鞠比赛,对于获胜者而言,还能够拿到一笔不小的奖赏。这可比欧冠早上1000多年呢!韦庄曾在诗里面写到:“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还有王建在《宫词》里写道:“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说的都是蹴鞠比赛结束以后,裁判(上相)给胜出的一方发放奖金,区别在于韦庄说的是民间球赛,而王建说的是宫里面的球赛。

王维也在《寒食城东即事》中写到:“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杜甫在《清明》诗中也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说明在那个年代,踢球和荡秋千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也是侧面烘托了蹴鞠运动在那个年代的繁荣兴盛、万人空巷。

古代女子蹴鞠

由于未知原因,文章一个月更新不出来,暂且说到上半部分。回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沛县   中国足球   斗鸡   汉代   黄帝   发展史   唐代   唐朝   古今   球场   时期   女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