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新设立企业超1.6万家

1月17日,记者从2022年五象新区(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高质量发展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了解到,2022年以来,五象新区以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为引领,大力推动叠加落户新区的多个国家级开放平台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宽“南宁渠道”,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态势良好。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2022年新设立企业超1.6万家,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652亿元。

现代化产业新城正加快形成

五象新区(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兼顾产业发展“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一个投资更加便利、产业更强集聚、发展更有活力的现代化产业新城正加快形成。据统计,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2022年新设立企业超1.6万家,其中新设立外资企业超120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80%,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652亿元,在全市实际使用外资额、外贸进出口额的占比超七成和四成。

蓬勃发展的五象新区 记者 宋延康 摄

2022年,五象新区(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5.6亿元,协同服务引进比亚迪、潮力铝业、南方金属等一批龙头企业项目,泰克半导体存储产业研发制造基地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中国-东盟金融城新增金融机构(企业)126家,累计入驻411家。

五象新区高质量发展 记者 宋延康 摄

在优化空间规划建设方面,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突破性完成公益性项目供地9000多亩。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良庆河等一批项目顺利供地。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00多亿元,完成房地产销售面积470万平方米,分别占全市份额的近1/3。

税收亿元楼宇达12栋

数字经济活力激发。中国移动(广西)数据中心(一期)、浪潮集团东盟运营总部(云创谷)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启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云之端华南暨东盟总部基地等落地建设。“南宁一号”卫星投入使用,西南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陆地遥感中心)揭牌成立。目前累计入驻数字经济企业超4500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超70亿元;白糖线上交易、灵活用工等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特色平台经济营业收入超500亿元,大宗商品交易额累计完成1004亿元。

项目投资稳步推进。引进南方金属等一批重大制造业项目,新签约华芯邦、华尔威等8家入驻标准厂房项目已全部落地建设。Smart全球销售中心正式运营,华润水泥、海螺、广西五洲交通等区域总部项目正式签约,推动中韩(广西—江原道)产业园、京良电子等项目投产入规,税收亿元楼宇达12栋。2022年,工业投资38.61亿元,同比增长78.2%。

高品质新区形象提升

新区不断提升宜居宜业环境,着力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以及教育项目建设。“十分钟文化圈”逐步形成,从广西体育中心、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广西规划馆、南宁博物馆、南宁图书馆等一大批公共服务场馆集聚到“江畅、水清、岸绿、景美”沿江风貌呈现,“一山一江两河百园”生态格局加快成型,核心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100%,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同时,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新区整体环境空气质量稳居全市各片区前列,已经建成口袋公园(含街头游园、带状绿地)63个,完成健身路径(含建设活动场地)10处,新区全年新增绿地面积54公顷,完成绿化投资9600万元。

据悉,五象新区将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基础上,重点聚焦解决百姓15分钟生活圈问题。加速推动建设多功能、复合型绿地,通过建设口袋公园、体育公园、垂直绿墙、屋顶花园、创业者草坪等,不断提升新区人流集聚度。

来源 | 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 记者 廖欣/文 宋延康/图

编辑 | 陆丽

校对 | 卢小青

审核 | 罗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试验区   南宁   广西   东盟   遥感   绿地   新区   公园   产业   项目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