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企业社保费负担14.6亿元!青岛亮2022年“社保答卷”

记者 高雅洁 通讯员 张晓明

截至2022年底,青岛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12万人,比2021年底增长29.11万人;发放各项工伤保险待遇8.97亿元;为全市27.6万户参保企业减轻社保费负担14.6亿元,为0.34万户企业缓缴社保费7.4亿元……2022年,青岛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高质量推进参保扩面、全国统筹、待遇调整、风险防控等重点目标任务,不断提升社保服务的温度、速度和力度。

青岛市民中心社保服务窗口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一年增29余万人

聚焦“全覆盖”,2022年,青岛市社保中心积极探索参保扩面数字化转型,创建“三口合一”“智慧参保”“社银直通”“政企直通”四个平台赋能扩面征缴,实现就业参保“同步办”、登记开户“一链办”、个人参保“简易办”、企业社保“直连办”。聚焦新业态、个体及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政策找人”和“扩面征缴攻坚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实现“应保尽保”。截至2022年底,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12万人、281.42万人、329.91万人,比2021年底增长29.11万人、10.08万人、14.95万人,参保率超过96%;企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达到310.33万人,全年净增9.84万人,完成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全年目标的123%。

青岛市首批社银适老服务示范点揭牌

聚焦“多层次”,2022年,青岛在全国率先建立“补充工伤保险”与“伤养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工伤保障制度,设置基本工伤补充保险和职业伤害保险,将按工程项目参保人员、实习见习学生、家政服务人员,以及快递、外卖、网约车等各类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障范围,将一次性身故赔偿金、一次性残疾补助金等列入赔付范围,为工伤一至四级人员提供居家和住院相结合的个性化伤养服务。该项制度的实施为全国多层次工伤保障体系构建提供了“青岛经验”。

为27.6万户参保企业减负14.6亿元

聚焦“待遇调整”,2022年,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全市社保部门稳妥高效完成220余万名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工伤一至四级人员及供养亲属的待遇调整补发工作。坚守“保发放”底线,特别是在全国统筹信息系统切换上线时,为不影响退休人员及时享受待遇,统筹协调将3月份社保定期待遇提前至2月份发放到位,全年按时足额为全市220余万名待遇领取人员发放养老待遇570.99亿元,发放各项工伤保险待遇8.97亿元。强化“兜底保障”,按时足额为脱贫享受政策人口、防返贫监测帮扶对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发放城乡居民养老待遇1.57亿元。

青岛市首个社保服务驿站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聚焦“助企纾困”,2022年,青岛市全面贯彻落实阶段性社保费“降费”“缓缴”政策,实施“政策找企”,精准确定22个特困行业中符合缓缴条件的企业,推行免审即享、网上办、告知承诺、短信提醒等服务举措,确保全市企业及时便捷享受政策红利,助企纾困解难。2022年,为全市27.6万户参保企业减轻社保费负担14.6亿元,为0.34万户企业缓缴社保费7.4亿元。

13项高频社保业务可视频连线办理

聚焦“数字赋能”,2022年,青岛市社保中心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不断提升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的广度和深度,让数字化、智能化、便捷化的“智慧社保”成果更好地服务企业群众。

群众通过“视联社保”服务平台与社保工作人员视频连线办理业务

创新打造“视联社保”平台,将社保窗口从大厅搬到了云端,群众与社保工作人员视频连线即可便捷办理13项高频社保业务。在全国首发基于电子社保卡的电子退休证,集成免申即办、手机亮证、信息查询等多项功能,目前已发放电子退休证49.7万本。在全国率先推行企业登记与社保联检“智慧退出”服务模式并在崂山区试点,通过数据共享,实现在企业注销前对其社保欠费及时清缴,有效避免企业职工权益受损。

试点推行灵活就业人员“退休一件事”手机端申报模式,实现养老、医疗、公积金等退休关联事项“掌上办”“零跑腿”。上线“社保电子地图”,可实时查询社保经办机构、“社银合作”网点、工伤定点医院等社保服务网点的地址、电话并一键导航。率先上线胶东经济圈社保待遇领取资格协同认证平台,为五市8.9万余名异地居住的老年人提供就近认证服务。持续完善在全国首创的社保待遇领取大数据认证平台和工伤保险智能服务平台,目前青岛市“无感知”认证通过率提升至96%,全年进行远程工伤申报调查270余人,智能鉴定1万余人,远程视频鉴定160余人。

26项社保业务实现“跨省通办”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2022年,青岛市社保中心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简化办事程序,提升服务质效,全力打造“暖心社保”服务品牌。

社保中心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

聚焦老年人所需所盼,联合8家社保卡合作银行创新打造“社银适老服务示范点”,推出“到龄提醒”“退休帮办”“举办荣退仪式”“协助养老认证”等专属“荣休”服务和“养老金融”方案,切实让老年人体验到近在身边、舒心暖心的社银服务。在市北社保服务大厅创建全市首个“社保服务驿站”,着力为群众解决急难复杂问题600余件,帮办代办160余件,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一站式服务200余次。

不断深化社银合作“就近办”,56项常规社保业务增加至5家银行的211个网点办理,社保卡即时发卡网点增至820余个并实现邮寄发卡;会同合作银行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目前全市共有830余个普惠金融网点可办理人社业务,布设社银智能柜台1870余个。持续推进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积极拓展在文化、旅游、养老服务等领域应用。加强与部省平台对接,全市社保业务实现“跨省通办”26项、“全省通办”18项,着力解决群众异地办事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社保   青岛市   急难   企业   青岛   答卷   工伤   全市   待遇   负担   人员   政策   业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