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山冬雨游 - 秋阳

我“暗恋”曾子山已经很久了,这就是未见即欢喜吧。

驴友圈里相关曾子山的靓照非常多,山青树秀,峰陡石怪,俊逸挺拔,蜚声沂蒙!

因为喜欢,一直将她藏于心底;因为毗邻而居,亲近她是迟早的事。

这几天,冬雨丝丝缕缕如雪飘落,既不能远行,也不宜攀高,更不适探险,亲们却又期望驴游一下,作为唯一的头驴,我最后“一锤定音”,冬雨游曾子山!

这也圆了我多年做驴友的一种欲望,一窥“曾公”真面目。

小雨一直未停止铺洒征尘的节奏,但道路上一丁点也不泥泞,相反,地下的热气还给人初春的感觉。这要感谢现代化的柏油公路,孔夫子和他的三千门徒,游学讲道的征程一定没有这么惬意;这要感谢心情,亲人小聚闲暇户野,凝结的是情感,挥洒的是生活热气。

华夏文化看春秋。诸子百家孔圣人思想独树一帜,彰显孔家精神核心的是儒家文化,在皇权政治和芸芸众生中的地位自不必说。就是他开办的私人讲学风气,近三千年了也没有后人可比肩者。

曾点曾子,父子同为一师,耳提面命历史罕有。曾子山,也因此斐名齐鲁大地。

雨洒山石,此刻的曾子山就是一幅自然呈现的美丽画卷,真是“山水本是一幅画,烟雨更添几分情”,微微湿滑,拾阶而上,略有难度。霏雨化雾,难辨峰峦,趣味奇妙。山松翠绿,冬草尽黄,相得映衬,雨雾将树木花草无形之中赋予了灵性,它们在雨中越发的精神起来,空气中飘散着草叶和泥土的清香,别致得犹如脱离了人间。

蒙山一脉,岱崮地貌是最独特的地区特色,山峰奇特犹如桌型,很早以前就被称为“方山地貌”。作为沂蒙山脉南段,曾子山融花岗岩的坚韧平滑和岱崮的奇崛与云漫之美而名闻遐迩。这里曾经吸引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此考察。几位去过广西桂林的亲戚朋友,游过此山后连连慨叹,既然有此山美景何须远行旅游呢。

登至峰顶远眺,周围近远不同的崮状山峦,分别被命名为不同的名称:棺材(官才)山、富贵顶、透明崮、印盒山,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欣赏及四个季节的变化,果然名副其实恰如其分。

爬山游步道人迹密至,脊路相当突出,大家伙爬山时根本不用小心谨慎,攀行之间可以省出很多时间,登高停留欣赏山间雾隐雾现的房舍与梯田,这山真是非常适宜雨中驴游。

任何一件事要想做得大打得响,地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包装,这几年沂蒙地区非常重视旅游开发,频频打响传统文化名牌,山山如此水水亦如此。

人们借古人命名一座山,我想更多的应该是敬重。曾子作为孔夫子的得意门生,一举一动给后人留下了诸多的精神财富。

曾子杀猪的故事流传甚广,主要就是推崇人与人之间的“信”。诚信是一个热门话题,两千多年前的学者,给一代又一代后人讲述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他也许没想到人们至今还为此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离曾子山不远的一个地方,同样也有一个故事家喻户晓,孟母三迁验证了人世版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道理,这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异曲同工。

文化与人永远不可分割,不然也不会诞生“人文”二字。我们站在曾子墓、曾点墓和武城故城遗址的旁边,敬仰古人追求真理精神的同事,耳边是金戈铁马的呼啸,是先贤仁人的朗朗书声。这里,因为他们留下的传说故事,以及闪耀几千年文化智慧,才使这里这么富有韵味。

处处皆是风景,山山都有最美之处,因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的点缀,曾子山更是独树一帜。

曾子山作为沂蒙山余脉,其实海拔不足五百米,虽然比不得沂蒙山两个主峰的雄伟,但秀丽的外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胜过百倍,用不了半天的时间就可以把主要的景点浏览完毕,其他的时间就无从打发了。“到此一游”的朋友,肯定不会如我一般,遐想既往沉湎历史。怎样更有趣,呼朋唤友而来同享文化与美景,曾子山的旅游开发不妨学一学不远处的“兰陵压油沟”,更多的融入历史文化内涵,让大家深入了解孔夫子和他的三千得意门生游学故事,深入挖掘曾家父子的厚重家风,而不是只修缮两座墓这么简单。可以建造一个历史文化纪念馆,让远古的精神听得见,让先贤们的文化更广而传之,也是齐鲁大地一个可以比南方西湖雷峰塔更有游览价值。

在朋友圈发了几张图片,好几个朋友留言向我表述曾子山的美丽和游感,也有不少的人和我一样发出了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齐鲁大地   先贤   孔夫子   得意门生   冬雨   历史文化   后人   沂蒙   精神   故事   文化   曾子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