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台青的2023新年期望:同胞相向而行 两岸融合发展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2023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思”字当选了2022海峡两岸年度汉字,疫情发生已3年,两岸同胞相互关怀、守望相助,“思”字正体现了疫情阻隔下,两岸同胞对两岸关系的思考和对彼此的思念。

新年伊始,记者采访了7位身处不同城市、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台胞台青,聆听他们的新年期望。新的一年,他们对未来的工作、生活满怀热情与信心,怀着两岸一家亲的期盼,希望贡献自己的力量,谱写两岸融合发展、同胞心灵契合的美好新篇。

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在新的一年里,更多的惠台利民政策措施一定会带动两岸经济社会进一步融合发展。”北京市政协委员江蓝对两岸融合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

作为生于香港长在台湾的在陆台商,江蓝已在大陆打拼二十余年,她深切感受到,两岸各行业交流越发频繁,台企在大陆感受到的商业环境更加优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必将随着两岸同胞更亲更近、两岸关系更好更实,而得到更有力的支撑。

出生于台湾新北市的伍优政与台湾友人联合创办了温州光中玻璃科技有限公司,主攻特种玻璃应用。2020年初,其公司生产的产品DNA基因测序芯片,供应华大基因测序设备,并在第一时间驰援武汉抗疫前线。

伍优政觉得,2022年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一年,但只要心念正向,坚定不移夯实产业根基,依然可以稳步前行。“放眼未来,科技制造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他说:“我始终相信高科技制造业的价值,内心也一直坚定抱着实业兴邦的企盼,我们中华儿女一定能创造属于我们的光明前景。”

艾肯中国创始人、台商许蓓龄自1994年起,就开启自己了在大陆的事业。她表示,尽管2022年有许多挑战,但是她与她的团队继续砥砺向前,在城市品牌、城市更新、智慧社区及乡村振兴等领域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2022年,在“惠台31条措施”的支持下,许蓓龄的公司还与大陆的一家国有企业合作成立了“海峡艾肯文旅产业(北京)有限公司”,融入到两岸文旅产业的发展中去。“期待在2023年,农文旅、数字经济及生物科技等产业的两岸融合发展更加深化。”许蓓龄说。

两岸交流将更加热络

媒体人郭雪筠已在北京生活10年,她认为,随着疫情管控放开,两岸往来的人数有望恢复到疫情之前,许多两岸同胞也希望两岸交流重回正轨,更加热络。她更希望,在2023年,会有更多台湾同胞到大陆交流往来,尤其希望台湾的年轻人可以多到大陆走走看看,或是工作、学习。

华侨大学讲师、台青张学年从自己身边也感受到令人欣喜的变化。“随着防疫政策不断调整优化,两岸人民来往也随之热火朝天起来。许多在大陆的台湾小伙伴踏上返乡的旅程,见到许久未见面的家人。”他一直认为,大陆与台湾同根同源,疫情造成的短暂分离不会将亲缘关系冲淡,前行不易,唯有和平统一、共谋发展,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作为一位在金融企业就业的台胞,我很荣幸在大陆以同等待遇融入了祖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国光大集团光大金融租赁公司转型办公室副主任黄柏翔如是说。

作为“西进大陆”台青中的一员,黄柏翔的新年期望则是关注青年发展,“希望两岸能围绕青年融合发展搭建更多的人才、技术、项目交流的创新平台和对接平台,不断优化台青赴陆融合发展的环境,激发两岸青年创造活力。”

“希望两岸有识之士可以打破美国与‘台独’的勾连,坚决与‘台独’及其背后境外势力作斗争,让两岸朝‘祖国完全统一’更进一大步。”曾参加民革中央主办的两岸交流活动的新党青年施长佑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新年期望。

2022年,施长佑担任新党青年军苏恒的“政策幕僚”,跟随苏恒投入了2022年的台湾地区台北市民意代表选举的工作当中。他希望在2023年,和他们一样在台湾坚守的爱国统一力量,能够更清晰地感到祖国统一的日子越来越近。(谭耀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台胞   民革中央   同胞   两岸   新年   热络   两岸关系   台湾   疫情   中国   信心   大陆   青年   产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