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禅让有黑幕?真相是什么?

纵观史书,古时的改朝换代无一不伴随着流血冲突。然而在远古时期的帝王们,却是通过禅让这一早期的民主推荐制度来进行权力的交接。史书中描写的禅让是平和的,也是儒家极为推崇的政权交接形式。后世的继承制难道是因为后人的道德水准比不过远古时期的先人吗?至今还没有发现尧舜时期留下的文字记载,我们无从得知禅让制在当时的真相,只能通过推测来得出。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禅让制”的废除始于大禹的儿子启,他将世袭制改为定制,此后,“公天下”被“家天下”所取代。根据史书的记载,上古时代五帝之一帝喾死后,他的儿子挚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但是挚缺乏政治才能,很多部落在他在位期间转投向另一位首领尧。尧也是帝喾的儿子,挚是他的兄长。尧认为夺取部落联盟首领的时机已成熟,就带领着各部落向挚施压,最终挚在重重压力下,无奈只得让位给尧,从此开启了所谓的禅让时代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到了尧年老的时候,想要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丹朱,但是丹朱“不肖”,同时有虞氏的首领舜得到了多个部落的支持,后来尧便将首领之位禅让给舜。尧在位的后期,黄河中下游发生了大洪水,他的统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时,舜在有虞氏部落内大力发展农业,势力大增,得到了许多部落的支持,后来他便迫使尧让位给他,并把尧流放了。尧的儿子丹朱在部族的支持下反对舜,舜派兵讨伐,打败了丹朱。也有的史书中说,舜曾一度想将首领之位让给丹朱,但是各部落仍然大多支持舜,只听从舜的差遣,于是舜只好继位,禹继位的过程也与之相似,都有点欲擒故纵的意思。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正统史书中描写的禅让,需要首先由四岳向首领推荐候选人,然后首领会派人前往考察,最终再决定是否要禅让。舜其实也是我们现在说的官后代,他是颛顼的七世孙、黄帝的九世孙,儒家将他推崇为圣人。他的父亲和异母的弟弟虽然待他不好,甚至多次害他性命,但他仍能待之以礼,以孝悌而闻名。尧经过了三年的考察,觉得舜十分孝顺,决定让位给舜。在舜年老时,重用鲧的儿子禹治水,后来将首领之位传给治水有功的禹。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其实所谓的禅让制的候选人也仅限于氏族部落贵族圈的内部,不是所有阶层的人都有资格被推举为部落首领,只有黄帝的后代才能成为候选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下为公。后来的“家天下”其实只是进一步缩小了王位继承人的候选范围,将帝王的远房亲戚剔除在继位者的范围之外。

但是也有史书说,舜、禹是篡位的,《韩非子》中说到:“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 商汤流放夏桀、武王伐纣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事,但是舜逼迫尧、禹逼迫舜这一说法却与所谓的正统历史大相径庭。这可能与作者对禅让制的个人看法有关,他认为没有儒家所推崇的理想的禅让,只是受到了胁迫,不得不将王位让出来。《竹书纪年》中也有对舜将尧囚禁在平阳,夺取帝位,并阻止丹朱与父亲相见的故事。然而这些故事众说纷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故事的角度大致还原禅让制的真实情况:

舜作为一个部落首领,他有夺取帝位的野心,他首先通过宣扬自己的孝悌之行来给自己造势,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引流、吸粉,然后结交四岳等其他首领,让尧关注到了自己。舜的孝行,在现在的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离谱的,哪有人可以对要几次三番陷害自己性命的人还能够尽释前嫌,甚至还能以礼相待?所以关于他孝悌的故事很有可能有些不真实的部分,《史记》中说舜曾一度想让位给丹朱,也未必是真实的,写史书的人难免会增加一些个人的看法,也会受到当时的文化背景影响。很有可能丹朱听说舜继位后就起兵反抗,而服从于舜的部落太多,丹朱无法与舜抗衡,最终只得服输。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历史就是如此奇妙,在不同的史书中,对于同一件事情的记载可能大有不同,所以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历史故事,给了后人一定的想象空间,这也许就是历史的魅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儒家   家天下   帝位   史书   首领   黑幕   真相   图片素材   儿子   部落   故事   网络   尧舜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