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县级酒厂,巅峰时年销10亿,也曾濒临破产,如今强势回归

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盛,形成了人景齐美的好客山东。

这里风光秀丽,文人墨客数不胜数,不仅有“三千里江山圣境,尽收眼底”的湖光山色,还有“一百零八好汉,齐看微山湖渔舟点点”的铁汉柔情。

如此诗情画意,又岂能少得了美酒佳酿相伴左右,山东素有“一县一酒”的美名,其中有一县级酒厂,巅峰时年销10亿,在齐鲁大地上可谓是风光无限。

不过它命运坎坷,也曾濒临破产,好在,如今此酒强势回归,让人喜不自胜。

永远的绿色,永远的秦池

秦池酒的前身是山东临朐县的一个小酒厂,经由时间的催化,此酒厂慢慢的发展壮大,不过由于山东名酒众多,所以它始终没有出头之日。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新上任的厂长王卓胜,大胆创新,借助电视广告增加秦池酒的品牌知名度,使其逐步走入东北地区,开拓新的白酒市场。

虽然电视宣传在如今十分普遍,但是在90年代却非常新颖,在这些媒体的助力下,秦池酒既取得了东北三省的市场份额,还吹响了进军全国市场的号角。

之后,它斥巨资连续两年拿下了“央视标王”的称号,凭借着央视的广告,它一时间风头无两,各类订单直接拿到手软,巅峰时的年销一举突破10亿大关。

拆东墙补西墙,走向没落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它就陷入了“外购基酒”的风波,自此秦池酒的销量和口碑一落千丈,没有了订单的支撑,它一步步走向了没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2点。

1、过度依赖广告宣传

1995年之前,秦池酒基本上还处于亏损的状态,可是1995年尝到广告的甜头后,它在第二年不惜花费3.2亿再次去争夺央视标王的称号。

当它把所有的法宝都押在广告宣传上时,就已经失去了一个酒企应有的核心竞争力。

2、缺乏对自身的认知

作为一个中小型酒企,它的产能是非常有限的,但是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盲目的迎头接客。

于是酒厂很快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它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回笼资金,最后只能从其他地方大量的收购散酒,此行为使它直接走向衰败。

沉寂多年后,强势回归

秦池酒遭遇重击后,也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为了能够重新获得大家的信任与支持,它积极的进行整改,重新确定经营方针。

近年来,秦池酒的发展越来越好,不光解决了之前的债务问题,2021年个别地区的销量还上涨了70%多。

这意味着重生后的秦池酒再次有了与其他白酒相抗衡的实力,相信它的未来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从秦池酒的经历来看,一款白酒要想在酒坛立于不败之地,只靠宣传是远远不够的,一个酒企要想发展的更好,一定要保证酒的品质,提升酒的口感。

但是如今的白酒市场,完全不做宣传,也是不行的,不然再好的酒也会因为没有知名度,只能屈居一隅,像产自酱酒之都茅台镇的木台厚道酒便是如此

此酒从原料选材到酿造工艺,再到窖藏和勾调,都由茅台老厂长李兴发的徒弟冯小宁全权负责。

冯老师德艺双馨,在业界拥有很高的声望,她曾在茅台厂作为骨干人员工作30多年,对茅台的酿造技术了解颇多。

为了让木台厚道酒的品质接近于茅台,在酿造时,她采用和茅台相同的原料和工艺,即:当地特有的糯性小红高粱大曲坤沙12987工艺

在冯老的建议下,酿出的基酒又经过了长达5年的窖藏,使酒中的甲醇等易挥发物质充分挥发,减少白酒的刺激感

同时酸类物质在漫长的储存期内逐渐演变为酯类物质,使白酒达到初步的酸碱平衡

待酒体完全老熟后,在酒中加入窖藏几十年的陈年老酒,由冯老亲自进行勾调,她曾经多次参与茅台的勾调,拥有十分精湛的技艺。

在她的精心调配下,入口绵柔顺滑,酱香、曲香、果香层次分明,下咽十分顺利,即使是没喝过酒的人,也不会觉得辣喉咙。

饮完通体舒畅,让人欲罢不能,值得一提的是,适量饮用后,还不会有头晕头痛、口干舌燥等不适之感。

如此好酒,一出世就赢得了众多爱酒人士的追捧和青睐,成为当地的“酱酒新贵”,只可惜,因为酒厂忽略了宣传,所以外地人很少知晓它的存在。

由此可见,酒质和宣传对于一个酒企的发展来说缺一不可,希望其他酒企能够吸取以上白酒的教训,带领我国白酒走上更大的舞台,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山东   临朐县   酒厂   标王   茅台   销量   县级   巅峰   白酒   强势   央视   物质   走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