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德馨:白术、苍术的运用经验

白 术

古人赞白术云:“味重金浆,芳渝玉液,百邪外御,五脏内充”,盖言其功之广。《神农本草经》谓白术“久服轻身”好古则称“在气主气,在血主血,无汗则发,有汗则止,与黄芪同功”。


张元素称其功有九:“温中一也,去脾胃中湿二也,除胃中热三也,强脾胃进饮食四也,和胃生津液五也,止肌热六也,四肢困倦嗜卧、目不能开、不思饮食七也,止渴八也,安胎九也”,确属经验之谈。临床从“脾统四脏”之说,用于多种疾病,效果显著。


血证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运行上下,充周四体,五脏皆受气于脾,若是脾气虚弱,则不能统摄而陷注于下,或渗溢于外,多见便血、尿血、崩漏、肌衄等。白术益气健脾,收敛止血,颇有殊功。曾治大咯血气脱一例,以白术100g,米汤疾火煎服一大碗,药后两小时血止神清,肢和脉起,竟未复发。亦以之治肺结核大咯血。每晨晚各以米汁调服白术粉一匙,一月后血止经行,体渐康复。血证当以胃药收功,土厚火敛,信而有征也。


便秘


人皆知白术止泻,殊不知白术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津润则便畅,治老年人肠液枯燥之便秘,以白术30g煎汤服之,大便遂通畅。盖脾为太阴之脏,藏精气而不泻,多脂多液,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重在生化。故凡脾土本虚,胃强脾弱,耗伤脾阴,或老年脏躁,产后体虚,皆使脾气不得输布,失其转输之能,而使脾阴亏损,症见消渴便秘,治当补益脾阴。


然滋阴之剂仅补其阴液,不能助其生化,惟有白术一味,资其化源;治疗脾虚便秘,极为合拍。


浮肿


浮肿之因甚多,故治法迥异。宗先贤张景岳“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之意,认为白术一味,既能健脾制水,又能燥湿利水,尝用白术与赤小豆同煎服,临证治疗脾虚浮肿甚效。昔在自然灾害时期,浮肿病比比皆是,投之多验。


小儿单纯性泄泻


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然脾运不健,又常为饮食所伤而为泄泻,故有“脾常不足”之说。张元素称白术乃“去脾胃中湿”之品,湿胜则濡泻,湿去则泻止。临证多用生白术、生扁豆同煮米粥,日服两次,颇效。


哮喘


哮喘日久,必有伏饮,饮为阴邪,遇寒则发,治疗“当以温药和之”。


张元素称“白术温中”,尝于夏令以白术煎服,冬病夏治,培土以生金,日服两次,常服可预防哮喘病发作。


耳源性眩晕


耳源性眩晕为常见之证,西医谓之美尼尔综合征,症见眩晕耳鸣、如坐舟车、恶心呕吐。


《证因脉治》云:“中州积聚,清明之气窒塞不通,而为恶心眩晕矣”,究其病机,责之水饮痰浊上泛清窍,常用白术与茯苓各15g,煎服其汁,利水化饮,其效堪佳。


苍 术


元·朱震亨曰:“苍术治湿,上中下皆有用,又能总解诸郁,痰、火、湿、食、气、血六郁,皆因传化失常,不得升降,病在中焦,故药必兼升降,将欲升之,必先降之,将欲降之,必先升之,故苍术为足阳明经药,气味辛烈,强胃健脾,发谷之气,能径入诸药……”,确是高见。


金·刘守真谓“苍术一味,学者最宜注意”,亦书其效验之广。苍术功效,大致有三。


其一运脾醒脾,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皆依赖于脾胃之转输水谷精微,脾健则四脏皆健,脾衰则四脏亦衰,苍术燥湿而不伤阴,湿去脾自健,脾运湿自化;


其二制约纠偏,先贤谓“补脾不如健脾,健脾不如运脾”,盖脾运一健,则气血生化有源,故先人补血常用熟地拌砂仁。


宗其义,常于滋腻的大补气血方药中加苍术一味,既能监制补益药物之滋腻,又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如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辅以本品,服药后从无中满之弊。


其三化阴解凝,痰瘀俱为粘腻之邪,欲化痰瘀,须赖阳气之运化。


苍术运脾,化湿祛痰逐饮皆其所长,据痰瘀同源以及脾统四脏的观点,在瘀浊久凝时,亦常加苍术以速其效,事半功倍。


临床用苍术配伍其他药物,通过调理脾胃,治疗多种疾病,每获佳效。


风温


肺炎属风温范畴,温病多兼湿邪,湿温相合,胶着熏蒸,如云如雾,其热极为难解。


先贤恽铁樵谓,“茅术温燥,能发汗,能化湿,为湿温要药”。


取苍术味辛主开,黄芩味苦主降,两味相使,一君一臣,辛开苦降,则能清热泄浊。


且苍术尚能微微发汗,透邪外出,用于湿热蕴结气分之病症,有一举两得之妙。


肝病


临床所见,乙型肝炎多表现为情志抑郁,两胁胀痛,脘腹胀满,舌绛苔厚腻,脉弦数等肝郁脾虚,营血热毒壅滞之象。


苍术气味芳香,善克瘴疠邪毒,辛温快气,其性走而不守,故朱丹溪谓其“能总解诸郁”;


配以犀角咸而大寒,入心肝经,擅长凉血解毒,两药同用,归入血分,功能凉血行郁,解毒辟邪,芳香燥湿,善泄血分湿热毒邪。


以此二味为主药组成犀泽汤(犀角、苍术、泽兰、败酱草、仙人对坐草、平地木、土茯苓),治疗多例乙型肝炎患者均有良效。

腹胀


脾胃同居中州,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若脾气失健不得宣升,胃气失和难以下降,气机升降失常,湿浊诸邪内生,则腹胀泛恶迭起。


苍术气香而性燥,统治三焦水湿,质重而味厚,可导胃气下降;配以升麻质轻而味薄,功能引脾气上腾,二味相配,则清气得以升发,浊气得以下泄,治胃病腹胀泛恶,因湿浊为患者,颇有效验。


血证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健运则水谷气盛,五脏充盈,故《何氏虚劳心传》,谓“治虚劳者,无论何职致损,皆当以调脾胃为主”。


补脾不如健脾,健脾不如运脾,故调治脾胃贵在运而不在补,运脾之品首推苍术,其气味雄厚,为健运脾胃之要药。


虽香燥泄气,微嫌辛烈,但配以滋阴养血之熟地,则变动不居,既能消除熟地之粘腻,补而不滞,又可赞助脾运,以求中焦受气取汁生血之效。


#每天学点中医药#​#健康锦囊#​#淘药方#​#国医大师名单#​

I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颜德馨方药心解》,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10年1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苍术   白术   先贤   中州   中焦   燥湿   熟地   脾胃   气血   生化   经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