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与学校步调协同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育邻梦

网友提问:学生在家不写作业在校抄作业,班级风气混乱老师该怎么办?

回复:家庭与学校步调协同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所有自然生命都必须以被动适应+主动索取的方式适应自然生存环境。植物从自然物质中吸纳可溶于水的微矿物质结合光合作用生产生命养料、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动物体内......自然生命悄无声息地形成了具有相对均衡稳定性的“生态食物链”。

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成长可塑性最强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也是自然生命体系中唯一具备按照自主生存需求通过主动劳动创造生活消费物资的动物族群,驯化播种植物的农业驯服圈养动物的畜牧业和渔业采矿加工制成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的工业辅助人类战胜疾病的医药业、辅助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教育业......主动劳动创造已经成为人类与其它自然生命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天地看待万物都是一样的,不会对谁特别好,也不会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文明是人类在漫长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将特定现实物质的形态+性状+功用提炼汇集成抽象的符号+读音+寓意,从而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抽象社会生存经验集合,物质实体—>物质用途—>抽象字符【包括寓意+读音】—>文明成果。因此,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类社群进化形成了数千种系统性文明成果,为了将业已形成的文明生存智慧世代传承下去,人类社会形成了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完备的群体生存技能传承体制——教育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对孩子们的成长进步只起着引领指导作用,具体到某个孩子的成长进步还得依靠他们自己努力。但是,孩子属于完全无独立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不知道学习有是没用、他们只知道嬉戏打闹才是最有趣的事儿。因此,就孩子们成长进步这个事儿,它还必须得在被督促的状态下才能被高效执行。那么,为什么说家庭与学校步调协同才能教育出好孩子呢?

教育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事

一、家庭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后勤基地

家庭是现代人类社会的基础细胞,每个现代人类社会的孩子都出生在由相对固定成员组成的家庭。家长是孩子人生旅途中所遇见的第一任导游,是孩子成长进步过程中唯一的终身导师,也是唯一对孩子的成长进步负有血缘连带责任的长辈。因此,有人说家庭犹如复印机,家长是原件、孩子们属于待复印件。

晋朝文学家和哲学家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指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告诉人们一个人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就会受到好的影响,生活在坏的环境里也就会受到坏的影响,强调环境对人学习成长的综合影响。跟家长学着使用的信息交换工具叫母语、跟家长学的行为处事准则叫家规、跟家长学的文化学识叫家教......家长不仅仅是人类代际延续称谓中的一种,它决定着人类代际延续的未来。因为,每个现代人类社会的孩子都跟着家长长大,他们长大之后又会成为下一代人的家长。并且,一个人无论他从事什么职业,只有家长教养孩子对社会后世发展的影响程度最深。

吃穿住用由家庭提供补给、就近入学以家庭居住环境为参照、课堂之外能选学什么由家庭决定、非上学时间的成长进步由家长统筹......家庭是孩子学习成长旅途中的坚实依靠,没有一个孩子可以脱离家庭独自成长。故而,歌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脱离父母护卫的孩子成长进步难免枝节丛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意思是出兵之前,要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同理,在优生优育的现代人类社会中,一碗饭就能养大孩子、孩子五六岁便随父母一起劳动的日子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孕前调养、孕中检查&胎教、医学优生、幼儿早教、学龄教育、课外兴趣拓展......现代人类社会早已为尚未出世的孩子们准备好了“学以备用”的知识大餐。因此,与其说教育是引导孩子们综合学习成长好,倒不如说教育是在比拼家庭能为孩子学习成长提供的综合后勤补给。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数据显示:“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48.5万元、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2.7万元。很显然,现代人类社会的生育,早已与家庭综合生活状态深度捆绑,没有金刚钻的家庭还真不敢盲目多生、优生则更难。因为,孩子们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家庭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支出还需要稳妥监督孩子们的综合成长行为。

二、学校是现代人类社会孩子们成长进步的前进基地

学校是现代人类社会辅助孩子们快速成才的文化学识教育基地,学校的职责是受国家和民族委托传授优质社会文明学识教给孩子们。语言文字学、数学、物理、地理、化学、自然、政治、历史、医学、艺术、体育、音乐、美术、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现代学校教育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人类已知社会文明形态,学校正可谓是育人的捷径,它借助相对规范统一的教学形式辅助孩子们更好地“站在巨人肩上成为巨人”。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老师,传授道义、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传授道义、教授学业就是老师根据人类社会既有文明智慧要求,主动担负起对孩子学习成长的教化工作;解答疑难问题则是老师根据自身掌握的人类社会文明生存智慧解答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所遇见的成长困惑。现代人类教育工作,最基础部分便是将被人类社会公认的正确智慧知识教授给孩子们。

普通小学15.43万所,另有小学教学点8.36万个,专任教师660.08万人,生师比16.33:1、初中5.29万所,专任教师397.11万人,生师比12.64:1、普通高中1.46万所,专任教师202.83万人,生师比12.84:1、中等职业学校7294所,专任教师69.54万人,生师比18.86:1、高等学校3012所,专任教师188.52万人,普通本科学校生师比17.90:1,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生师比19.38:1,高职(专科)学校生师比19.85:1。以此为凭,一名学校老师平均至少要为13名同学提供教学服务,并且非授课时间老师还没法见证孩子们的综合成长状态。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由此观之,我国古人就已经明白一个基本事实——教育辅导孩子成长进步,必须由家长和老师同心协力完成。因此,无论学校老师抱怨孩子不服管教,还是家长抱怨学校老师教书育人能力差,其根源只有一个——家庭和学校关于教育孩子的协同性差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需要来自家庭的无私陪伴、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的谆谆教导。育邻人:探索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以期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建成社区邻里相帮的教育服务生态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好孩子   家庭   学校   邻人   步调   学识   物质   主动   家长   人类   自然   老师   生命   教师   环境   孩子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