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总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而不是世上只有爸爸好?

这个世界,母爱与父爱同等重要,但只选一个的话,那只能是母爱。很多人认同我这一想法,但原因各不相同,我是下文这样的。

我是1976年人,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特别穷,如果还有回忆是温暖的,只有自己的母亲。为了说我的母亲,还是先从我的父亲说起。

我的父亲是我奶奶三个孩子中唯一的男孩,前面有两位敬爱的姑姑。那个年代,农村重男轻女的情况现在年轻人理解不了,这么说吧:一起吃饭,有一碗肉,基本先给男孩吃,女孩虽然围在一起吃饭但没有份。现在年轻人肯定认为女孩很委屈,错了,女孩是姐姐的,心甘情愿给弟弟吃。这些都是明面上的,大人也不遮掩。这种背景成长的男孩子自私自利,女孩子则宽容自立,所以我两位姑姑也都很受人尊敬,在姑父那边也是勤劳、无私、善良地顶起一片天。

我奶奶对我父亲的这份溺爱,只能印证惯子无能的道理,而且让其秉性不好:

在我四岁时的一个冬日,奶奶暗地在卧房里,单独为父亲烧了狗肉火锅,加了点豆腐、大蒜,热气腾腾的,在那个贫穷的孩童年代可是奢侈大餐。我也是碰巧误闯进去,一看我父亲正坐在那吃呢。我赖在旁边不走,奶奶看不过去,就拿小碗也为我乘了一小勺,才让我开心了一下。现在我能理解奶奶,父亲得过肺结核,吃狗肉补肺。那是我至今唯一一次吃狗肉,那个味道真香呀。后来不吃了,因为我相信母亲的话,狗懂人心不好伤害,从此我不肯再吃狗肉。

父亲与母亲争吵是家常便饭,激烈时候动手打母亲,而且手巴子很重。发完火,他雷打不动去睡午觉去了。我父亲现在身体还好,我想就是他坚持午休的原因。我母亲吃完饭还得将刷锅水兑一些喂猪草稍微烧一下去喂养几头猪,洗一家人的衣服、床单等。晚上还要给我们补衣服、缝裤子、拉鞋底做鞋子。我后来做HR工作,发现一个特质:那种肩胸消瘦之人绝不是大度类型的人,一般心胸狭隘、自私。

我从小都是母亲句句叮嘱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父亲与我们没什么好说的,一个被我奶奶溺爱长大的人能懂什么人生成长的道理呢。

我小时候学习成绩还是好的,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那时候是五年制小学)我都是班长,后来又加了三条杠。这个时期的成长,如果没母亲的辅导是不可能的(母亲识字,那个年代在农村识字的妇女不多)。

所以,我的经验是,千万不要溺爱孩子,不光害了孩子,还害了孙辈,虽然不是本意,但事实如此。

现如今,父亲被大哥与我安置在我们城市最好的养老院里,这个养老院原本是一大型钢企的度假会议中心(景区里面),后改制成为康养院,靠近江苏这边的养老院条件普遍比其他地方好,里面空气好,环境好,不是欠发达地区人所理解的那种不堪。南方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全方位的。我哥与我都不在本地工作,家里没人给他烧饭,住养老院打饭方便,景区散步环境也好。

我大哥条件好,他出钱,但他因一把手不能在本地任职的原因被外调在很远的外地工作。我条件一般,多跑腿。我在南京上班, 17分钟的动车路程,每周五晚上回去一次,每周六一早准时去探望一次父亲,帮着买些日用品、小吃食品等。父亲也很高兴,安心住着,知道比他在老家生活条件好。

我每次去陪他聊聊天,尽到责任,其他老人看我与大哥去探望的很勤,很是羡慕,对我父亲说:你一分钱退休金没有,你两个儿子常来看你,我退休金七八千用不掉每月都给儿子家小五千,也没这么勤快。但我知道,我这份素养都源自母亲的灌输,但实话说真不是发自内心的想去探望。所以,国学大师曾仕强说过,做父母的要为下代多积福德,不然你老了让子女怎么想你?

说完我的父亲,再来说说我的母亲。

现在人有很多理由,上班累,带一个孩子也累等等,当然也确实是,但我的母亲真是伟大:自己一个人带大三个男孩子,而且田里活对半干、家务事全包!

要知道,那时,一个孩子无论是三餐饭,还是穿衣洗补、缝被套、做冬夏两季衣服鞋子都是母亲做呀!还有菜园里的菜、圈里的牲口都得管。打我记事起,天蒙蒙亮,母亲就起床做稀饭、打扫院子,开展一天忙不完的事。

说实话,我们兄弟三人打小成绩好,但放学都下田做一会农活,晚上写作业,帮不了母亲多少。所以说,我们虽然对母亲有孝心,但还真没“漏风的小棉袄”有用。我估计男孩子这方面大都比较差。所以,我从从小就认为生儿子其实没生女儿好的原因就是这样形成的。

有亲戚说我母亲太要强了,我在30岁之前是相信这句话的,后面随着开悟,才真正知道一个道理:这不是要强,这是责任心,给三个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家的责任心。如果有人还不懂,我这么说吧:如果你看见一个家里的女人特别要强(事事都得操心的那种),那这个家的男人多半是一个窝囊废。

母亲特别喜欢女孩子,每当看见一个小女孩经过,就满眼一亮,追看着孩子跑远。我姑妈家女儿多,据传有外人因此有提议,让我们两家互换一个,这样两位妈妈都各得其美。最终母亲婉拒了好意,其实家里有个女孩,母亲肯定会幸福些。

那时农村很多妇女之间的吵架堪比大戏,都是骂出天雷,喷出口水,拍着屁股对骂。可我从不见母亲这样,从没听过母亲说过脏话。我的妻子也是这样,不会骂人,有时候我都替她急,问为何不骂回去。事后想象,这是家风,那种薄言辛语、嘴上功夫了得之女,其实是丧失贤淑。母亲小时候家境还是很好的,有读书,有那时候的大家闺秀的样子。我妻子也是,虽不擅长吵架,在外有委屈的时候,但这种贤淑的性格也被很多人喜爱,我的女同事有说我妻子像大家闺秀,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行走端庄。我这些价值观也来自母亲的潜移默化。所以,工作后,特别是当了总监后,我从不喜欢听人怎么说,只在意他怎么做。

不过,中国老话的哲理是亘古不变:好人不好命。我母亲之后的命运很惨。

母亲被父亲的那种万事不管、猪大肠拧不起来的样子拖的太累了,需要一些寄托,再加上有些文化,能看懂书,因此被那些教会信徒轮番劝去信教。母亲信教以后,父亲更加不高兴,责骂我母亲老往教会跑。其实我母亲忙时半个月去一次,冬季不忙时最多也就一周一次,家里活还是全包。

教会人都劝导母亲凡事要忍,要祷告。每天晚上母亲睡前都会跪地虔诚地祷告。忙闲之余,母亲将一本厚厚的圣经书捧着认真地看。

大概信教有两三年,伴着操劳过度、忍让过多,母亲开始有了精神病迹象,在一次与我父亲争吵后,离家出走了。那时候我正在上初中,我当时的成绩是在年级前20名,其中有些课程竞赛,各班抽调学生代表考试,我也总被安排代表班级参加。另外,我还是学校三年唯一一次绘画大赛及展览的第一名。我当时用钢笔临摹《芥子园画谱》画了十来幅山水画,被学校里唯一一个美术专业毕业的老师大加表扬,对我甚加关爱。学校奖励了我一套文具。我从小学开始就喜欢画画,当时想买一盒蜡笔都没钱,家里没钱,父亲也不想办法挣钱。现在还记得我因没钱无法买一小盒颜料而伤心落泪的事情,其实这个小事对那时的我打击还是很大的。

这个时候母亲离家出走,让我从此学习一蹶不振,生活变得不堪到极点:长期没早饭吃,饿着肚子上学,中午也没法像同学那样有自带“营养餐”吃。学校食堂是外包的,菜连个油花都看不到,顿顿就是那种容易细碎的粉丝(有人说那是假粉丝)。

那时不懂事,特别戒备别人说我母亲是精神病人,非常敏感,特别自卑。

很长时间后,母亲被找回。母亲喜欢去学校看我,经常在我上课期间,从窗户外喊我的乳名,同学哄堂大笑,次数多了,老师也很同情我,可我知道,成绩是起不来了。那时候,全国正在放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我们学校也组织学生看了此电影,看后的晚上,我一个人在漆黑的操场上哭了一个大晚上,没有人关心一个空旷的操场边有个哭泣的学生。之后,结果大家不用想都知道,中考不成,16岁就背着被子揣着一百五十元钱(连回程的钱都没准备)就外出打工去了,夜里面睡在工棚里。干了一个月抬土方,工头看我又瘦又小不要我了,其实我的身高还是可以的,就是长期不吃早饭、缺乏营养导致很瘦。

已在省厅上班的表姐(学霸,大我一旬又一岁),知道后,深为爱怜,联系了在另一个城市上班的大哥,就这样我被大哥安排到饭店学徒。有一天,我看一群人在排队,我好奇,一问是自学考试报名,也报了大专自考。有了文化底子就做了人力资源工作,成为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我大哥比我大一旬,工作的早,在局里上班,经济条件还可以、我大哥想办法给我母亲治病,多年多地医治,最终无法治愈,看着电视上那么多“名医”,我觉得无比讽刺。

母亲生病后,就被教会那些人视为不受欢迎的人。因此我悟出:虽说信仰自由,但我个人不喜欢那些人,让人不断忏悔、祷告、忍让,我母亲有什么值得忏悔的呢?不断忍让,气血郁积能不出事吗?换句话说,如果真有哪双眼,能让我母亲这样的人得这样的病吗?

反而是佛教的道义好,让你静心。我现在特别喜欢日本的枯山水主要代表人物枡野俊明禅僧,之前买过他写的《浮躁世间 静心度日》,里面的有些话,我就觉得很滋养人生,如果我母亲能知道这些道理就好了。

也是天意,多年后我的女儿出生,让我再次与教会人有了机缘。当时我打工刚刚起步,没条件办好看的婚礼,就饭店同事聚集摆了几桌。贫贱夫妻百事哀,与妻子日子过得很窘迫。婚后女儿就出生了,出租房旁边有些教会奶奶纷纷来帮助妻子,下雪天一次次端来鲫鱼汤等,其中有一位奶奶特别的好,她是一位退休局长的夫人,家庭开明,有同情弱者的帮扶之心,期间还不断拿来各种营养品,并给刚刚出生的女儿起了名字,引用《圣经》中最美好的地方“迦南”两字。我想这是母亲给我的善缘吧。

再过几年,我买了人生的第一套房,这个时候特别想带着女儿我们一家人去感谢这位老人,但很遗憾,老人已去世。我本想给心爱的女儿改名,也打消了。虽然我有美育的天赋,但无法给女儿起一个我自己喜欢的名字,为了感恩这位奶奶,决定保留这个名字。

母亲的病至今没治好,虽然脑子不行、胡言乱语,但至始至终都知道爱怜我们。因病无法生活在城市里,因此大哥在农村老家盖了一栋楼,让母亲生活在哪里,由二哥照顾着。二哥因身体原因无法外出打工,只能待在农村的家里。我们每次回去,母亲还都抢着给我们做饭,吃饭时一个劲的给我们夹菜。母亲除了脑子无法医好,身体还是可以的。

前几年,我买了第二套房,是央企大盘,小区绿化及环境都很不错,搬进去后我第一时间想:如果母亲不生病,一定将她接来一起住,为她养老送终。母亲无法生活在城市的三居室内,会不计结果的跳出去。母亲需要在农村邻居相隔很远的环境下,不停地屋里屋外满院子来回走动,这样也打扰不到村里邻居。

我每月还房贷,孩子上学每年也至少五万(其中年度学费就需要两万),我也无法从各方面给予母亲更多孝心,因此我悟出一个道理:有一个有孝心的儿子如果没大本事,其实也是白养了。

这几天我被感染新冠病毒,生病在家躺着,夜里一梦惊醒,于是起床,将对母亲的思念写成文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2

标签:狗肉   教会   奶奶   大哥   世上   道理   家里   父亲   爸爸   母亲   女儿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