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锋校长说:回家

一直想写写关于回家这个事情的一些思考,因为这两年一直想回家,有时也偶尔可以回家,尴尬的是却始终找不到真正回家的感觉。

今天此刻我在一万米高空,正在飞往一万公里以外思念了很久的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家。飞机在平稳地滑行,机舱内隆隆声不绝于耳,但感觉窗外一定极其宁静,数不尽的白色而松软的云朵像是轻轻地放在一片巨大的水平玻璃上,延绵不尽,一直到达天的尽头。我的内心竟像窗外的天一样平静,决定开始写写回家。

有家人的地方应该都可以叫做家,可是我发现我的亲人竟然分散在了几个不同的地方,而这几个地方多多少少,不同程度地都在我内心深处被认为是我的家。妻子和孩子这几年一直住在北美的多伦多,我的老父亲主要在上海崇明老家住,妻子的老父母在上海枫泾,而我因为工作在上海嘉定还有一个租借的寓所。这几个地方的每处都有我的房间,也都有我生活过的印记和使用的东西,因此每次假期想要回家时,我竟都要思考一下到底应该去哪一个家。而当每次去了其中的某一处之后却又感觉并不是一次完整的回家经历。当然最最遗憾的还是由于距离和新冠疫情等原因,我已经很长时间不能回到多伦多的家了。

上次我离开多伦多的家还是两年多前了,那时候正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在中国首次爆发的开始,一路忐忑回到那时候就像一座死城的上海的旅程现在想来依然胆战心惊,而回到嘉定寓所的独自隔离也是终生难忘的经历。没想到这两年多来疫情始终没有结束,而且由于病毒的不断变异,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期间数次计划回多伦多探亲,可是每年假期似乎都是疫情反复之时,加上上海教育部门每次都会“建议”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不要离境,因此机票是订了退,退了又订好几次。回家的冲动也像潮水一样涨了退退了又涨。我知道远在他乡的妻子也是经历了多次想回家而不得的困境,况且加上她母亲这几年开始生病卧床,她的内心苦痛也非常人所能承受。

今年夏天我决定必须要走了,感觉生活不能再完全任由疫情的起落而左右。上海的2022年的上半年一大半时间几乎都是在跟疫情搏斗,很多地方封了开,开了封。许多人在家里整整地被关了三个月,也有许多人被关在工作单位里整整三个月却不能回家,相反的经历,一个厌倦了家中四壁,另一个有家不能回的煎熬。上海6月1日解封,居民从家中蜂拥而出,城市生活似乎瞬间恢复原样。我解封当天来到嘉定安亭最热闹的地方,大脑却仍然滞留在一天20多个小时在寓所状态,看到人来车往,仿若是在一个梦境空间。

解封当天我就买了回多伦多的机票。

这次回家的路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英文的核酸报告很容易就可以获得,上飞机前的抗原检测现在是家里就可以轻松搞定,到了机场健康信息流调也跟其它地方大同小异。飞机上的乘客和空中服务人员也都非常放松,该吃吃,该睡睡,该聊天就聊天,只要口罩一直戴着就行。这种情形比两年前冬天从北美回上海时已大有改善,记得那时人人如临大敌,机舱肃穆得像灵堂,有人还穿着防护服防毒面具和塑胶手套,有人十几个小时坚持不吃不喝。可见两年多与新冠病毒共处,人们对这个看不见的小东西的认识已经大有改观。

上海和多伦多两边的机场还是反映了两国政府的新冠的不同态度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空旷的候机楼内商店基本都是关门的,我只找到一家很小的咖啡店和两家免税商店还坚持开着门,咖啡店供应的也只有咖啡、蛋糕,还有几种面条。我去时只有两个服务员在,我也买完一杯拿铁也选择匆匆离开,感觉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似的。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内却是很多地方座无虚席,虽然大部分旅客也都是戴着口罩,一些餐饮区域内旅客喝茶聊天神情闲定。入关更是简单,自动机器上登记完了之后海关警察只问了一个问题是关于入境原因,我说回家探亲,她眉毛一扬,You are good to go!

父亲最近一直劝导我应该想办法把家人集中到一起,因为这样才能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我理解他的想法,也能在想象中重新体验那种几代人同堂的天伦之乐。有几年我们也确实过过四世同堂的日子,年龄最大的是我年过八旬的奶奶,年龄最小的是我的蹒跚学步的儿子,每天的晚饭妈妈总是做好多菜,然后都是六口人一大桌吃饭,回想起来当时有很多很多快乐和温暖的回忆。

2012年的一个决定把这个大家庭开始分散成了几个部分,最远的一个部分去了国外,另外几个部分也散落在上海的几个地方。我是这个变化的始作俑者,原因是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也可能是为了建设更好的家。我至今不想怀疑当时这个决定的正确性,但是这十年当中家人因为我这个决定所承受各种旅途颠簸甚至悲欢离合是不言而喻的。当然这个决定最大的一个后果还是再也回不去的那个记忆中的大家庭了。随着今年年初妈妈的离世和另外三位老人的慢慢变老,虽然我已努力维系这几个散落各地的家的部分,但我对家人,尤其是几位老人的内疚之心日渐强烈。

十年前的决定已做,我已不能回头也不想回头,因此也只有尽我所能弥补我在家人那里欠下的孝心和关心。人生中的决定应该是没有绝对的对错的,只会因不同的价值判断而作出的不同的选择。人生其实就是探索生命的不同可能性。显然我带着妻子和儿子所尝试的生活道路已经不是父亲和丈人所要的标准答案,或者说是常规答案,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这种可能性也会结出幸福生活的果实,也能建设一个更好的家,虽然短时间可能仍然要面临一些艰难困苦。

凡是一个正常的人都是想回家的,因为回家是一个很特殊的也是每个人必须的情感需求和心理体验。我发现,回家其实并不是简单地回到某个叫做家的地方的过程。回家有时候是想要回到某个地方或者某所房子,那是一个人在心灵深处或者是梦境里经常访问的温暖地方。回家有时候是想要见到亲爱的家人,那些随时随地都准备好为我付出爱的人,是我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牵挂的人,也是构成我努力奋斗的理由的人。回家有时候或许是想要逃离那个无时无刻让我扮演着某种不一定是你自己的外面世界,回到一个可以释然做回自己的安全空间。


每一次回到被我内心认可为家的那些地方,我的身心都是会得到某种放松和滋养。从这些地方回来,我经常感觉自己是一个崭新的人,对生命有了新的视角,对困境有了新的解决方案,对未来有了新的希望。平时非常繁忙的工作,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责任和压力让我感觉有时候迫切需要休息和充电。在家里的时间大都是在宁静和快乐中度过,我可以说着平时工作和社交状态不会去说的话,听着亲人和朋友说的我平时不太会讲的故事,有时候是听了很多遍的老故事,比如说听老丈人吹嘘了一百遍的他年轻时的奋斗故事。回家和旅游一样,也可以看到平时看不到或者不去注意的风景。所有这些体验都会让我的身心暂时离开一下那些大都或是为了生计,或是为了责任,或是为了名利而劳心伤神的种种事情。

最近由于想家我对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首先,我觉得家这个抽象概念最好是和自己的房子这个具体场所联系在一起。家是应该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建设或者改造的,借的房子不满足这个条件。我也没有动力去建设和改造别人的房子,甚至连添置什么东西我也不怎么愿意。住借的房子还会经常搬家,有时候是自己住得不满意,更多的时候可能是房东的要求搬,什么要装修要出售等等,反正种种理由让你跑路。我想谁也不愿意把经常搬来搬去的地方叫做家的。

自己的房子一般是比较固定的,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去建设,投入了建设的心血了,对这个房子的感情纽带也就更深了,更容易产生真正的家的感觉。我在上海浦东的房子就是这样的,从购买到装修花了我和妻子不少时间、精力和金钱。到现在虽然那个房子早已出租给别人居住好几年了,我们还是把那里当作心灵的家。

家应该是有家人的地方。或者换句话说,家是跟着家人走的,有时候没有房子却有家人在也是可以有家的感觉的。由于工作关系,我住在了离学校比较近的公寓里,家人经常不在身边,于是主要是我一个人住。租借的公寓虽然挺舒适的,就是找不出家的感觉。我的丈人索性称我的住处是“寝室”。家最好是可以长时间居住的地方。过去十年中我住过较长时间的地方就有五个,如果算上偶尔回去住住的枫泾和崇明家里,那就有七个之多。频繁更换住所让我有时候疑惑什么是家哪里是家了。很喜欢现在工作的学校所在的镇名,安亭,似乎在启示我应该安心地停下了。

一个人太长时间不能真正体验回家的感觉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因此我最近也经常思考自己下一个人生阶段的家到底应该在哪里,它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前面十年我优先考虑了学习、工作,还有儿子的教育,而家或者回家这件事情似乎并没有成为影响决定的因素,似乎为了实现一些理想而搬到哪个城市住在哪个房子并不那么重要。随着年龄增长,心里对一个稳定而长期的家的渴望却是越来越清晰可见。这个家应该是自己的房子,应该是有家人同住的,应该是自己投入了心血去建设的,应该舒适而适合自己和家人的喜好和习惯,也应该有足够的空间放松身心和读书写字,最好有地方可以邀请亲朋好友经常喝茶聊天聚餐。

不同的人生阶段可以有不同的人生目标,年轻时候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式可能会激进一点,或者偏颇一点。中年之后还是可以设定崭新的人生目标,但是它应该更加弹性一点、平衡一点、稳健一定,毕竟有精力大起大落地折腾的时间越来越短了。人生终极目标毕竟就是追求幸福,而有一个能够经常回去的家肯定是幸福极其重要的部分,因此值得好好去追求。 “居无定所”和“颠沛流离”常常被用来描写一个生活的某种不幸,虽然我的烦恼并不是无家可归,而是太多让我可以叫做家的地方,但是显然建设一个可以长期稳定被叫做家的地方已经刻不容缓了。写完回家也确定了下一个人生目标中的重要部分。

更多热文关注 今日头条#黄雪锋博士# 或微信公众号#谈不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多伦多   嘉定   疫情   上海   校长   家人   房子   感觉   时间   地方   工作   黄雪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