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主攻营长臧雷,曾在烈士陵园洒泪:这里的烈士99%都没有后代

中国的战争史上,有一场意义特殊的战役。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同时,它也是我国繁荣发展的前奏曲。这场战争,就是对越自卫反击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始于1979年,是我国面对越南的挑衅,在不得已之下发起的反击战。在这场战争里,人民解放军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枪林弹雨之下,数万名英雄血洒边境,用青春和生命换来了最后的胜利。而这些牺牲的英雄们,多是20岁上下的年轻人,年龄最小的只有16岁。

“这里的烈士,99%都没有后代!”一名老人立于麻栗坡烈士陵园中,眼含热泪。他是臧雷,曾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担任老山战役的主攻营长。

战役胜利之后,臧雷每年都会来到这里,悼念他牺牲的战友。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记住他们,臧雷几十年来一直奔波于全国各地宣传“老山精神”,同时向人们讲述那段让人潸然泪下的历史........

臧雷

以身报国,尽显英雄本色

1979年,301医院,一位特殊的病人吸引了过往行人的注意。他的脸有些歪,左腿比右腿小了一圈,上面绑了厚厚的纱布,此刻正艰难地向前挪动。说是挪动,其实半天都未进寸步。

大约是左腿使不上力,他将绷带的一头缠上左腿脚掌,另一头缠上手臂,靠着手臂的力量把左腿提起来。拄着拐杖,提一下走一步,提一下走一步,汗水湿透了衣服也没有停下。

这个场面有些反常,还有些滑稽,但没有一个人笑。相反地,在场的人都是心情沉重。无他,这不是一名普通的病人,而是刚从战场上下来的英雄。

这位英雄名叫臧雷。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变成这个样子。

臧雷

臧雷25岁之前的人生,称得上顺风顺水。他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老八路,母亲则是小有名气的作曲家。在父母的影响和教育下,臧雷从小就在文艺表演方面有着惊人天赋,并且怀抱一颗赤忱的报国之心。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臧雷认为,真正的男子汉,就要穿上军装奔赴前线。保家卫国,纵横沙场,用奉献和热血浇灌荣耀。

然而,当时的大环境虽然偶有动荡,但总体还是趋于和平,这就导致臧雷根本没有机会上战场。

不甘平庸的臧雷选择曲线救国。他先后加入了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和野战兵文工队,当了一名文艺兵。翩翩少年郎的气质非常好,活力的身影像一株迎风挺立的小白杨,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臧雷

台上饰演英雄,台下,臧雷也按照英雄的标准要求自己。他在负责文艺演出和宣传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军事训练,十分认真地锻炼自己的体魄。

“我迟早有一天要上战场,所以我一定要有一个好身体!”这就是臧雷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而这个想法,也在不久后就得到了验证。

1978年11月,苏联和越南签订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苏联开始对越南实施军事援助,撺掇越南对付中国。在苏联的支持下,越南开始频频挑衅中国,对着中国的边境军民开枪开炮。

部队里的臧雷,通过报纸上的相关报道察觉到了骤然变得紧张的局势。他感觉到了大战临近的紧迫。

自卫反击战

1979年2月,党中央下达了开展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命令。而参加此次战役的部队中,就有臧雷所在的部队。接到上级指令后,臧雷跟着部队连夜开拔赶往前线。这是臧雷第一次接触战场,也正是这一次,将他打入了暗无天日的深渊。

当天晚上,臧雷跟着队友一起,在炮火声中越过了边境线。

此时,边境线上下着滂沱大雨。下雨路滑,再加上天黑,视线不清楚,臧雷在执行任务途中,摔下了30米高的悬崖。

战友找到臧雷时,他正躺在悬崖边的一棵小树旁,呼吸已十分微弱。经过医护人员的抢救,臧雷脱离了生命危险,在医院昏迷了六天六夜才醒过来。臧雷捡回了一条命。

战场

然而,这个在舞台上肆意跳跃的青年,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他内心深处的那个报国梦,也被掐灭了所有希望。左腿萎缩、一级伤残、面瘫、大小便不能自理,这些标签重重地压在了臧雷的身上,但他并不想就此放弃。

暂时站不起来?那就从练坐开始。臧雷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枯燥的康复动作,从练坐,到练蹲,再到练站,臧雷终于迈出了一小步。

他借着手臂的力量带动萎缩的左腿,一步一步地缓慢移动,跌倒了就爬起来,昏倒了醒过来又继续。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风里雨里,白天黑夜从不间断。

就这样,臧雷凭借惊人的毅力摆脱了瘫痪的阴影。伤势痊愈的他扔掉拐杖,回到了挚爱的军队之中,成为了中越边境线上的一名侦察兵。

当侦察兵的那段日子,是臧雷不愿回想的噩梦。

臧雷

那段时间,越南对中国的挑衅越加严重,已经丧心病狂到拿中国百姓试枪的地步。

为了保护民众的安全,臧雷又担任了边区小学的课外辅导员。然而,即便是这样,臧雷也没有阻止悲剧的发生。

边区小学的少先大队里,有一名七岁的小女孩。她在放牛的过程中,被越南士兵拿着炮追杀。两发炮弹疾驰而来,稚嫩的身体被打得支离破碎。

赶到现场的臧雷悲痛交加,那种心痛又愤怒的感觉让他终生难忘。然而,他不能给小女孩报仇,因为没有收到命令。好在,越南的嚣张日子没有持续太久。

战场

1984年4月,为了消灭越军的有生力量,中央决定开展老山攻坚战。

战斗开始前,臧雷被委以重任,担任主攻营长。按照上级的命令,他要在10个小时之内,率部拿下老山!

接到命令的臧雷激动不已。无辜百姓惨死的画面犹在眼前。手刃敌人,报仇雪恨,就在此刻!

4月26日,臧雷率领部队连夜向老山集结,开始了他军队生涯中的第一次正面战斗。

战场

老山之战,铸就铁血丰碑

老山,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南部的麻栗坡县境内。它与越南的五个县接壤,是越南河江通往中国云南的交通要道,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正因为如此,越南抢先一步占领了老山,并在主峰上布置了各种防御工事。

老山的主峰海拔有一千多米。通往主峰的路地势险峻,沟壑纵横,再加上越军布置的暗堡、地雷和战壕等防御工事,人民解放军想要夺取主峰,十分不容易。

臧雷带领部队到达老山时,阵地上只有五个排的士兵。面对大幅减少的兵力,臧雷没有退缩。

他将这五个排编成一支连队,由他和副营长担任正副连长,毫不犹豫就地冲上了老山前线。

战场

4月28日下5点58分,老山攻坚战正式打响。与此同时,营中的其他主力部队也如神兵天降一般全部到位。已经准备背水一战的臧雷十分意外,他看着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战士们,推翻了他之前所有的作战计划,开始临场指挥。

“九连部队向左插出去!”“八连往正七方向前进!”臧雷的声音激昂有力,指挥着战士们一步步往前推进。

霎时间,枪声和炮火声齐鸣,震耳欲聋,地动山摇。一枚枚炮弹带着千钧之力撕裂长空,在山林间逐一炸响,目标直指越军阵地、指挥所和仓库。

密集的炮火之间,人民解放军的身影穿梭其中。他们的心里,充斥着同胞被残忍杀害的愤怒。血债,只有敌人的鲜血才能偿还。

战场

将满腔悲愤化为前进动力,解放军战士们士气高昂,犹如一支支利箭,直直刺入敌人的胸膛。那些扑面而来的,夺人性命的炮火和子弹,也没有让他们后退半步。

随着战线推进,战斗也越发艰难,部队中的伤亡人数直线上升,越来越多的战士倒在了这片土地上。在这些牺牲的烈士中,甚至还有不满17岁的小少年。他就是八连的火箭投手贾云科。

多年后的臧雷,还清楚记得贾云科牺牲的那一幕:半大的少年卧倒在地上,眼睛睁得大大的,头上和肩膀上的弹孔不断流出鲜血,染红了他身下的土地。

他的身前还架着火箭筒,只不过他再也不能爬起来战斗了。

贾云科

类似贾云科烈士的悲剧,在老山战场上不断发生。刚结婚的年轻战士,离开新婚妻子奔赴战场,在杀了五名敌人后,牺牲在老山的1072号高地上;119团五连三排排长刘明,全家六口,五人参战。

他的哥哥刘光在1981年牺牲,他自己也在老山战役中英勇就义,真正的满门忠烈。

这些英雄们,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也用生命为战友铺出了一条血路。

时至深夜,老山的炮火仍未停歇。在人民解放军不畏牺牲的进攻之下,越军节节败退,战斗也进入了难捱的拉锯战。此时,有一个难题摆在了臧雷和所有战士们的面前:如何攻占54号高地?

54号高地是越南部署在老山主峰最坚固的防御,若想夺取主峰,必须把这个坚固的堡垒摧毁掉。臧雷权衡利弊之后,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张磊指挥的二营八连。

老山主峰

“请首长放心!54号高地就是一枚钉子,我没有钳子,用牙也要给它拔掉!”八连连长的豪言壮语掷地有声,然而攻占54号高地并非易事。战斗进行到中途,八连损失惨重,高地也久攻不下。

臧雷见状,立刻改变策略,命令其他部队集中火力掩护八连,绕到高地北侧突围。

高地北侧是雷区,埋了密密麻麻的地雷,越军并未在这里部署太多兵力。而且,经过了前面的炮火攻击,埋在这里的地雷几乎都被炸掉了,所以非常安全。

事实证明,臧雷的决定是正确的。部队有惊无险地趟过了雷区,成功夺下了老山主峰。这场战斗持续了5小时56分钟,比上级规定的时间早了四个小时。臧雷的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但他并没有就此放松。

为了防止越南反扑,臧雷命令部队就地转为防御,直到轮换部队顺利接替战场,臧雷才放心地撤到后方。下山后的臧雷洗去了一身疲惫。躺在床上的他后知后觉,发现自己已经8天7夜没有睡过觉了。

战场

不忘初心,英雄永垂不朽

老山战役的胜利,在中越战争史上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场将近六个小时的惨烈战斗中,臧雷带领的全营士兵以伤一百余人,牺牲34人的惨痛代价重创越南军队,彻底收复了老山阵地。

老山战役之后,臧雷被任命为“老山一等功臣团”参谋长,全程参与老山轮战。在大大小小多达六十余次的战役之中,臧雷落下了一身伤,身体里至今还有敌人留下的弹片。

1984年,臧雷暂时退出前线,被调入国防科技大学任教。大学校园的生活安宁祥和,臧雷收敛了在战场上的锋芒,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之中。

工作之余,臧雷经常钻研军事理论知识,并撰写了大量相关书籍,为战争实例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臧雷

1993年,中央军委签署命令,中越自卫反击战正式结束,臧雷也从军队退役。然而,即便离开了军队,臧雷也没有闲下来,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退役后的臧雷,对逝去的战友们念念不忘,对战友们的家属也牵肠挂肚。他将自己的退休金、伤残抚恤金和写书的稿费都拿了出来,资助生活贫困的烈士家庭,为烈士们的父母养老送终。

除此之外,为了让国人记住“老山精神”,记住牺牲在前线的烈士们,臧雷踏遍了全国各地,锲而不舍地向人们宣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

他发动群众,组织了“理解万岁行动团队”,呼吁人们为烈士的父母献上孝心,为伤残的战斗英雄伸出援助之手。

臧雷

这位铁血营长,心里始终装着他的兵。

2022年4月27日,距离老山收复38周年纪念日仅差一天。臧雷在夜幕降临之后来到了麻栗坡烈士陵园,这是他第75次来这里。

松涛阵阵,明明灭灭的灯光中,英姿尚存的老人拄着拐杖,慢慢地走过一排排墓碑。他时不时就会停下来,或抚摸墓碑上的照片,或在墓碑前沉默伫立,又或者直接坐在墓碑前,和睡在里面的战友说会儿知心话。不知不觉间,天就亮了。

4月28日凌晨,臧雷与志愿者们一起,在烈士们的墓碑前点燃了电子蜡烛。温暖的烛光之下,烈士们的音容笑貌宛在,青涩美好的笑容,似乎也在为最后的胜利而欢喜。

麻栗坡烈士陵园

这次的臧雷,依旧带了酒。他用酒细细擦拭了战友们的墓碑,在墓碑前放上一支香烟,然后虔诚地敬礼。

做完这些后,臧雷走到刘明烈士的墓碑前,用熟稔的语气说道:“刘明兄弟,我们喝两口!”

说罢举起酒瓶,和刘明烈士隔着冰冷的墓碑对饮。闭着眼让烈酒入喉,再睁开已是泪流满面。

臧雷营长说,这里的烈士99%都没有后代,但那又如何呢?我们的后代就是烈士们的后代,我们的孩子就是烈士们的孩子。

臧雷

只要中华民族存在一天,烈士们的牺牲就不会被忘却。

他们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他们用血肉之躯铸就的不朽丰碑,会在今后的岁月里屹立不倒,历久弥新,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


参考资料

手机凤凰网:《我们一起走过》-臧雷:浴火重生的岁月

血染战旗红:战士的足迹---老山英雄、“铁血营长”臧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营长   烈士   越军   越南   烈士陵园   主峰   高地   墓碑   后代   战场   部队   牺牲   臧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