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一胃痛就吃胃药,胃病就是这样拖成癌症的!



【脾胃有多重要你知道吗?】

《黄帝内经》讲:“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不好百病丛生。”养好脾胃,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

中医认为,胃主受纳,为仓廪之官,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二者在经络上互为表里,功能上相辅相成。脾胃与其他脏腑关系也很密切,脾胃有病很容易影响肝、心、脾、肺、肾,很容易出现相生相克的疾病传变现象。所以又有“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内伤脾胃,百病丛生”的说法。

我之前也写过文章阐述过,脾胃不和的5大表现,包括黑眼圈——脾胃血气浑浊;嘴唇无光泽——脾气亏虚;鼻翼发红——脾胃有热;肌肉松弛——脾胃虚弱;便秘——因胃热腹泻多虚寒。

【脾胃病的几大辩证类型】

由于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特点,临床上常见胃气上逆而致呕吐、反胃、呃逆、吐酸;脾胃气机郁滞不畅而致胃痛、胃痞、胃缓、腹痛;大小肠“传化物”功能障碍则见泄泻、便秘等。

中医讲的脾胃其实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包括整个消化系统,并不只是脾和胃两个器官。脾胃的问题大分以下几种辩证类型:

1、脾胃虚:多表现为形瘦,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

2、脾阳不足:肢厥畏冷,腹泻肠鸣,或完谷不化。

3、脾胃失调,水湿不化:多见食欲不振,脘中停饮(上腹振水声),呕吐水饮,或朝食暮吐。

4、胃肠燥热:口渴,呕吐,或大便秘结。

5、饮食不调,胃肠食滞:多表现嗳腐吞酸、呕吐、腹泻或便秘。

6、肝气郁结,乘侮脾胃:纳呆吞酸,脘胁胀痛。

7、肝郁化火,乘侮脾胃:口苦心烦,纳呆脘闷,情绪激动,夜寐不安。

8、脾胃运化失调,中焦湿热黄疸。

9、胃阴不足:恶心呕吐,舌质光绛。

10、脾虚气陷:腹泻、脱肛。

11、中阳不足:单腹胀满,腹部膨隆、拒按,有揉面感

12、下焦命门火衰:纳呆,腹痛,腹泻,鸡鸣泻或食后即泻。

13、暑湿伤于脾胃,加之饮食失节:发热,呕吐,腹痛,腹泻,或有脓血。

【治胃病的关键是恢复胃的元气】

很多人能吃能喝,吃嘛嘛香,但并不一定代表脾胃好。比如这边吃完那边就拉出去了,有些人吃完胃胀,有人则怎么吃都不胖或吃一点都胖,这都是脾胃不好的表现。而当胃痛时,则说明脾胃很不健康了。

而对于胃痛或得了胃病,不少人的做法就是随便买点胃药。胃痛的时候就吃两颗缓解一下,就这样周而复始,药量一次次加大,胃病一点点加重,从轻微的胃溃疡变成胃出血、胃穿孔,甚至更严重的胃癌等等。

中医治疗胃病,讲究的是辨证施治、标本兼治。胃病发生的关键是其元气不足,由此造成胃的活力减弱,功能失调,动力下降,外邪乘虚而入,进而导致胃黏膜的损害,引发炎症、糜烂、溃疡、腺体萎缩,直至发生恶变。

因此,治疗胃病,在养护好脾胃的同时,首先要恢复胃的元气,激发胃的活力,调节胃的功能,进而根据各种胃病的不同,对症、整体用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出诊记:近10年的胃痛如何治疗?】

去年,我收治了一个患者,男,58岁,被西医诊断为胃癌。数日不能吃饭,面色无光、脸盘枯瘦,浑身无力,痛苦不堪。这个患者平时就有胃痛,有近十年的病史,自称之前都是有固定时间的、持续性的疼痛,后转为无规则的疼痛。值得注意的是,此人嗜酒。

我把脉发现他的病并非无可救药,或许就是西医称为的肿瘤或早期胃癌。此外我还通过手诊发现他有胆囊不好,他自诉有胆囊炎和胆结石。他的胃病明显根源在胆,以此入手治疗他的胃病。此外,我在他进行了针灸和埋线治疗。两天后复诊说就已经能进食了,只是不敢吃太多。一周后又告诉我胃不疼了。跟着我通过汤药、针灸等调理了两个多月,反馈说已经摆脱了近十年的胃病折磨。

这个案例就是典型的脾胃与其他脏器的关系,治疗脾胃重点治胆囊,同时调节脾胃,恢复胃的元气,激发胃的活力,达到能进食、活血化瘀、调节胃的功能的目的,最终也在调动五脏六腑的功能。

李铁红,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阳光万物中医研究院院长,

30年临床经验,针药并用,擅长用辩证疗法进行整体调理,

尤其擅长时疫,流行病等,

以及诊疗骨科类、心脑血管类、妇科类、儿科类、疱疹皮肤类等疾病。

敬请关注李铁红大夫, 抖音号:娃娃学中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胃痛   胃药   胃病   目的   标本兼治   食欲不振   脾胃   胆囊   胃癌   元气   癌症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