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看懂“金属行业”,今年金属价格是否会上行?

#财经新势力新春季#

昨天分析了“紫金矿业”的基本面和发展脉络,不过并没有涉及到财务,不少朋友立马问我怎么看2023年的“矿业”?是正向周期还是逆向周期?

这可能也是很多对矿感兴趣的朋友最关心的问题,因为矿周期太强了。

今天我就大概讲一下金属行业,正好最近都没分析过行业。

一、趋势

截止到2022年12月。基本金属LMF唯一上涨的就是“镍”,涨幅高达39%。

其他金属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锡”下降的幅度最大,高达40%。

还有铜、铝、锌等等差不多下降10%左右。

我算了一下,金属板块2022年平均下降9%左右,而且行业指数下跌15%。

不过还是比沪深300要好一点,但是没能跑赢大盘。

从上图这个走势图也能很直观的看出来这几个板块整体都在下降。

原因也很简单,主要因为两点,第一是美国加息,第二是疫情催化了经济下行,金属消费预期大幅度下降。

可能有人不理解,为什么美国加息会这么大程度的影响金属行业走势。

其实不止是金属行业,所有大宗商品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美国从2020年以来,CPI是一路猛增,从0直接增长到近10%,这可是近几十年以来的巅峰水平。

温和的的通胀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也是必然的,但是剧烈的通胀甚至失控的通胀一定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不管哪个国家都一样,也不管哪个国家都无法承担这种后果。

所以美国无奈之下只能不断提高利率来缓解,我们都知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美国利率由0.07%猛增到3.8%。

每一类大宗商品都是自带金融属性的,而货币又是直接影响金融,所以金属自然就会被压制导致低迷。

接下来我们就挑出几种重要的金属来分析。

先说黄金,我喜欢金子。

二、黄金

众所周知,黄金不但是大宗商品,还是货币,既可以当钱用,也可以当各种饰品和摆件,当然工业就更不用说了。

基于这个前提,黄金也随即拥有了投资属性,比如期货或者黄金ETF,或者直接买现货黄金存着。

那为什么是黄金这个东西自古以来就当作货币,到现在也从未改变呢?

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是黄金这种矿物本身化学特性很稳定,用不坏;

第二点是稀有。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黄金虽然不是最稀有的矿物,但也属于存量不大的那一类,而且古时候可没有如今的科技水平,更没有118个元素的周期表,所认识和使用的金属很有限,而且不止是黄金,还有银、铜甚至铁等等也都当作过货币,所以关键看当时的稀有程度。

第三点是传承。

金和银自古以来都是交易的主要承载物,几千年以来所有人都从基因里认可这个东西,所以没有哪个东西的信用度比黄金还高,而货币的本质就是信用,只有所有人都认可和接受的时候,人为赋予的东西才会有意义。

这也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纸币的原因,因为所有民众都信任政府,这也是美元能影响这么大的原因,因为国际上认可和接受美元,当然少数特殊国家和动乱国家除外。

俗话说: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

一语道破了本质。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既然黄金既是商品,又是工业用品,同时还要当货币,那不是也在源源不断的消耗这个“稀有矿物”?

确实是如此,我们先来看看历年的黄金开采情况。

如上图所示,开采存量是在逐年递增的,到2021年已开采了近21万吨,价值大概在13万亿美元左右。

那每年这么高的开采量,都用到哪去了?如果仅仅是当作货币,黄金这个东西有用不坏,有必要开采那么多吗?

答案是每年的黄金饰品消耗占据了接近一半的量,比如2021年,饰品消耗了46%所开采的黄金。

然后第二个消耗大户是投资,前面说了,黄金自古以来就具有投资属性,购买黄金收藏的人很多,每年如此,比如2021年投资所消耗的黄金占比高达22%。

我的读者朋友有没有买黄金埋在自己房子下面的?

第三个消耗大户是每个国家的央行,当然很多国家名字不一样,不一定叫央行,意思大家都懂,央行每年所需要的黄金正常情况下一般比较稳定,2021年占比17%左右。

为什么每年各国央行要储备黄金呢?

这是一个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货币是需要锚定物的,所有国家虽然都可以印纸币,但是并不能无限制的印钱,否则钱就会变成一张白纸。

所以国家的纸币需要黄金来背书,随着经济的发展,每个国家每年肯定是都需要印发一定数量纸币的,这个时候黄金作为锚定物当然是控制数量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黄金的来龙去脉,主要是首饰和投资消耗了绝大部分黄金,由于大部分人投资黄金主要是购买金条或者金币,所以首饰和金条是黄金的核心下游。

根据2022年前三季度的数据,首饰消耗黄金1590吨,金条消耗黄金882吨,加在一起2472吨,这个量可是占据了总量的70%左右。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虽然下游具体行业对于黄金需求有所波动,但是黄金整体的需求基本上是一直保持稳定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识,价格主要由供需关系决定,那为什么既然黄金供需关系保持稳定,价格还会有比较大的波动呢?

因为黄金具有金融属性这个特质所导致的,既然黄金直接跟货币挂钩,而货币又被利率所影响,所以黄金价格会被利率所影响。

逻辑也很简单,所有人都觉得黄金是安全资产,而美元在所有货币中又处于强势地位,也算是低风险资产,两者某种程度上是类似的。

所以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差不多就可以算作是持有美元的收益率,当然美债也是一样的,那么答案显而易见,美元收益率下降,黄金持有成本就跟着下降,成本都下降了,肯定会有更多投资者购买黄金,价格自然就会上涨。

然后黄金价格还会被美元本身所影响,而且这个影响还非常大,可能我们作为中国人,有人会不服气,不过这个还真不服气不行,国际上黄金本来就是用美元来算价格的,因为美元目前是国际货币中的主导者,哪天要是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主导,那黄金就会用人民币来计价。

从几十年以来的数据可以总结出黄金和美元基本上程负相关的关系。

那为什么是负相关而不是正相关呢?难道美元上涨,黄金不应该也跟着上涨吗?

这里面有个关键性的问题,黄金虽然和美元捆绑,但黄金也有自己的独立性,而且黄金是全世界的黄金,美元虽然强势,但也仅仅只是美国这一个国家的货币。

那么当美元信用下降的时候,国际上只能选择黄金,没有第二选择,而当美元上行的时候,黄金也就成为了避险货币,避险当然比不上投资,所以会自然下降。

那么市场规律和信用变动,就会导致和美元相反的黄金价格变动。

比如有一个很有名的指数,叫VIX 指数,业内也叫做市场恐慌指数,纵观历年的VIX 指数会发现,每当指数越高,也就是恐慌情绪越高的时候,黄金往往价格会上行。

其实跟盛世古董乱世黄金逻辑一样,都是觉得关键时候还是黄金安全。

所以如果美国不再加息,通胀继续在高位,必然就会成为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2022年唯一增长的“镍”金属。

三、镍

镍之所以表现这么好,原因大家也都知道,主要是因为新能源电动车的大幅度增长,镍是新能源电池的核心原料之一。

在2020年之前,镍价格虽然一直在上下浮动,但是整体波动并不是很大,但是近两年不一样。

先是由于疫情,全球经济都受到严重打击,镍的需求端疲软,价格大幅度下跌,当时谷底只有11000美元/吨。

不过后来经济复苏,这个得感谢中国,我国带动了疫情后的全球经济恢复,所以镍的需求量迅速回升。

但是经过疫情的打击,供应端却出现产能不足,而且当时的运输成本暴涨,所以导致镍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然后再加上新能源电池产能不断扩大,需求端进一步增长,所以2022年镍的价格可以说是飞到天上去了。

从上面这些因素来看,2023年都会获得缓解,供应端恢复正常,需求端也不会暴增,所以镍的价格2023年大概率又是回到之前额度状态,在合理价位适当波动。

上天很眷顾“印尼”这个国家,镍资源非常丰富,不管是储量还是产量都全球第一。

我国的镍矿有点少,有点可惜。

如上图所示,2021年全球总储量大概9500万吨,其中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还有巴西这三个国家占了绝对的大头。

凭借着这个优势,印度尼西亚也大力持续扩产2021年NPI(镍生铁)产能高达128万吨,产量高达89万吨,而且还在持续增长。

相反中国由于储量有限,产量会持续下降。

镍资源其实对于新能源电池的重要性还在其次,主要是不锈钢产业需要用到大量的镍,占比高达69%。

可以没有电动车,但是肯定不能没有不锈钢,这个道理都懂。

排名第二的消耗大户就是电池,毕竟锂电池里用到大量的镍,尤其是三元电池,占比也达到了10%。

而且由于新能源电动车的高速发展,电池需求同样也是节节攀升。

如上图所示,镍的下游需求绝大部分都比较稳定,只有电池需求从2020年的7%上升到10%,是增长最多的一个。

不锈钢产业相对来说全球都保持稳定,而新能源产业展开来说就比较多,之前也专门讲过电池相关行业数,这里就不重复说了。

同样锂也是一样的。

四、锂

锂这个矿物大家应该相对比较熟悉,毕竟锂业公司巨头那么火,比如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包括昨天分析的紫金矿业,都囊括了大量的锂矿。

锂矿在新能源爆发之前,甚至在2021年之前,下游需求排名第一的都不是电池,而是陶瓷和玻璃,占比31%,电池只占比23%排名第三。

但是到了2021年之后,动力电池疯狂产出,对锂的需求变得空前大,电池需求量占比已经高达74%。

仅仅一年时间,从23%上涨到74%,消耗量从5400吨上涨到69000吨,可以看出电池的火爆程度,涨幅高达1270%,真吓人。

显而易见这么大的需求量,锂价格当然会大涨。

上图两种锂是电池所常用的,从或者价格走势可以看到,简直就是坐电梯。

难怪那些电动汽车企业没利润,怪电池成本太高,电池企业也哭穷,怪原材料成本太高。

确实近两年矿业公司业绩大增。

供应端也因此大肆扩产,锂的产量已经突破10万吨/年。

不过消耗量2021年也高达9.3万吨。

我国的锂资源储量还不错,全球占比14%。

最丰富的是澳大利亚,占比高达55%,排名第二的是智利,占比26%。

从这几个数据可以看出来,锂资源在全球集中度很高,几乎被这三个国家瓜分完了。

关于“锂”这个东西,平时讲得比较多,相关的几家巨头公司都已经分析过了,大家可以翻前面的文章去看。

五、铜

铜资源一般分为两种,铜矿和精炼铜。

铜矿的产量主要在智利和秘鲁,精炼铜的产量主要在中国。

全球铜矿行业表现一直都很稳定,跟黄金类似,每年都在缓慢增长,幅度很小。

2022年前三季度全球铜矿产量1600万吨,同比仅增长3.5%,精炼铜产量1900万吨,同比增长更少,只有2.3%

再从需求端来看,2022年前季度全球精炼铜消耗量1930万吨,同比增长2.6%。

对比上面的数据是不是会发现一个问题,消耗量居然比产量还多了30万吨?

没错,确实是这样,所以说2022年铜资源是短缺的,导致库存降低,而且连续几年,铜的库存水平一直呈下滑趋势。

2020年的库存还有60万吨左右,到了2022年年底,只有不到20万吨的库存。

可能有朋友会疑惑,既然缺铜,为什么不多开采一点?

这个涉及到铜矿的建设问题,铜资源跟一般的矿物资源还不一样。

首先铜矿的勘探就需要13年左右的时间,当时是平均数字,然后铜矿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再到投产又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

这个时间算下来,18载就这样没了。

所以铜矿是一个投资回报周期巨长的东西,这也就导致产能释放非常慢。

另外出现这个情况,疫情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很多矿山产能受到影响,供应没能跟上来。

所以当市场需求增长的时候,根本没办法及时扩产,只能消耗库存,然后再慢慢去提高产能。

关于铜的下游用途,我们应该都知道。

排名第一的就是电力,占比49%,非常多的电力设施都需要用到铜,因为铜的导电性非常好。

排名第二的是空调,占比14%,这个我们都知道,因为铜的导热性能也很好,绝大部分电器里面都会要用到铜。

排名第三的是基础设施,占比10%,中国的基建狂魔称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电力网和交通设施当然也是铜的消耗大户。

上图是铜消耗量最大的五大行业,根据近十年的数据来看,除了电力,其他的基本上都还是相对保持稳定。

其中电力相关消耗的铜,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光伏,光伏产业对铜的需求量是很大的,电线、变压器、逆变器等等都是吃铜巨兽。

而且中国是最主要的精炼铜消耗国,超过一半都被中国吃了,谁叫我们国家是世界制造业大国。

未来依然也是消耗的主力军,比如电力行业,根据十四五规划,会大力推进电网的升级和新建工作,2022年电网总投资就高达五千亿,未来几年会高达3万亿左右。

这些建设都需要大量的铜。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铜价虽然在上涨,铜需求量也在增多,但是高质量的铜矿数量却在下滑,从2010年到2019年,勘探出来的大型铜矿只有16座,这个数量是很少的,储量也才8000万吨,都还不到过去三十年的10%。

目前全球五大铜矿国家分别是智利、秘鲁、中国、刚果金和美国,占比分别为27.8%、10.9%、8.9%、8.9%和5.9%,这五个国家总占比为62.5%。

其中智利秘鲁又占了大头,占了39%。

但是智利的铜矿产量在持续下降,2022年截止到10月份,产量441万吨,同比下降5%。

秘鲁2022年的产量198万吨,倒是增长的,不过相比2019年,依然是下降的。

中国受到的影响不大,产量162万吨,同比增长8%,这个主要是我国的疫情控制得比较好,没有严重影响矿山的生产。

总的来看,2023年不会出现供需紧张额度情况,应该会比较平衡,智利和秘鲁的产量也会跟上来。

但是再后面,比如2025年以后,情况可能不乐观,按照前些年的铜矿企业资本开支来看,因为前面分析过,一座铜矿从勘探到生产周期有那么长,未来新扩产能跟不上消耗的增长速度。

再加上目前铜矿品位下降。

所以我经过计算,2025年之后,铜的需求缺口还会越来越大,可能会高达200万吨左右。

六、铝

铝价在2022年可谓是一波三折,主要多是人为干扰的。

2022年年初的时候,欧洲能源危机,电解铝的产能大幅度下降,直接导致铝价飙升。

后来美国加息,需求也放缓,铝价又迅速回落。

再后来我国由于电力问题,限制供电,电解铝的产能又一次大降,铝价又开始上涨。

铝这个东西跟其他矿物不一样,管控非常严格,有明确规定的电解铝产能白名单,所以天花板就摆在那,我国的天花板带盖是4600万吨左右。

而且我国也不再允许新增电解铝产能,因为电解铝的生产是一个高耗能行业,不利于“双碳”目标的达成。

所以未来不会有新增产能,而且已经在建还未投产的项目也很少,产能仅仅才130万吨左右,也就是未来电解铝的产能顶多再扩大150万吨。

目前我国的产能大概是4400万吨左右,已经快接近天花板了。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会限制铝的产能?

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刚说的,电解铝的生产极其耗能,所以之前限电的时候,停了很多铝加工企业,第二个是需求端已经高峰,不会再有大规模的增长。

既耗能又不用生产那么多,当然可以限制。

至于需求端为什么不会增长,原因也很简单,房地产是吃铝大户,只要房地产不再像前几年那样膨胀,铝的消耗量会大大减少。

根据2021年的数据,建筑/交通/电子电力/包装/耐用消费品/机械设备用铝量分别为 1001、766、600、405、330、272万吨,占总消费量比例28.7%、22.0%、17.2%、11.6%、9.5%、7.8%,同比变化分别为+2.2%、-3.9%、+0.8%、+8.6%、+4.4%、+5.0%、+10.2%。

从数据可以知道建筑、交通、电子电力合计占比将近70%,恰恰这三大块增长不怎么样,其中交通的增速还是下降的。

不过虽然国内消耗量摆在那,但是出口还是不错的。

2022年铝材出口613万吨,同比增长21%,算是一个好消息。

而且欧洲经过上一次大规模减产后,由于能源成本问题,短期内也不可能复产,出口会保持比较好的乐观状态。

另外电动汽车销量不断攀升,也会对铝行业形成正面效应,因为电动汽车消耗的铝材要比燃油车平均高出42%。

如果电动汽车继续渗透,这一块的铝消耗量也是很大的

所以2023年铝的价格主要看国内,不过铝的上游一直不怎么赚钱,成本太高,这也是我从没分析过铝上游企业的原因。

七、锌

对于锌这个金属矿物可能很多人觉得陌生,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在和锌打交道,因为锌在房子的装修里是必不可少的金属。

因为锌用得最多的地方就是“镀锌”板材。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房地产的状态大家都心知肚明,导致锌的消耗量大大下降。

2022年我国锌的消耗量大概为600万吨,同比下降10%。

同样下降的还有产能,2022年锌合金产量大概是130万吨左右,同比也是下降10%。

而且锌跟铝有同样的毛病,生产过程非常耗能。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从2021年开始,欧洲很多大型锌企业都减产或者停产,总计将近减产80万吨。

要知道截止到2022年10月,全球的精炼锌总消耗量也才1100万吨。

所以我国锌出口比例大幅度上升。

虽然锌的逻辑跟铝类似,但是不同的是锌生产企业是有利润的,而且还比较高,不像铝那么苦。

如上图所示,目前锌的生产利润已经有1890元/吨,算是大幅度回升。

按照锌的应用场景,能够大幅度影响销量的就是房地产和基建,房地产会慢慢回暖,但是时间比较长,基建如果按照十四五规划,如果各地政府的专项债发行顺利,会有一波比较好的增长。

对了还有光伏,镀锌板有很好的防腐性,太阳能电池会用到比较大量的锌,所以如果未来光伏继续扩产,这一块锌的需求量增长应该是最快的。

按照我的计算,锌的供需关系会一直比较稳定,可能在几万吨的级别波动,不会太大。

八、总结

金属行业是一个强周期行业,不断的在“消耗库存”和“补充库存”之间循环,大部分金属的价格完全根据供需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少部分带有金融属性的金属会被美元所影响。

2022年整体来说都处在消耗库存的状态,2023年大多金属会趋向平衡。

从本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影响大部分金属的行业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房地产,第二个是新能源。

正好一个低迷,另一个火热,也挺好的。

后面分析具体公司的时候,还会补充相关金属行业内容。

另外我做了下面这张表,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的表格,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的龙头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以后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上面这个表里更新数据,另外以后每周的周末,会把本周分析过的公司一起做一个深度总结,周总结也会和表格放在一起。

每次分析具体的公司后,会在后面加一些更深度的观点或者计算方法,也会放到一起方便阅读,都记得去看。

专注于上市公司财报和基本面深度分析。

很多时候,盈亏也只是一念之间!

点赞关注持续更新内容,能为你规避很多风险。

一起探索企业基本面的研究,收获必然巨大。

小拇指,发财手点个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金属   消耗量   铜矿   产能   消耗   产量   电池   需求   美元   黄金   价格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