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库克的成功之道,满值的四个维度都有哪些?

美国苹果公司CEO库克果然是供应链管理的高手,库克用十年打造的苹果堪称完美,在四个方面令人惊叹,值得国内的科技公司学习。

苹果CEO库克

一、苹果公司对果链公司的资金支持十分大,堪称一家中小银行。

2022财年,苹果公司给供应商的非贸易应收款高达2213亿元人民币(下同,货币皆换算成人民币)。其中最大的一家供应商非贸易应收款占比53%,合计金额为1151亿元。

苹果公司的非贸易应收款通俗地讲就是苹果公司直接拿现金借给供应商,不用担保,不用利息。打个比方,小明去银行借钱,银行不要担保、不要抵押、不要利息就把钱借给了小明。这种天大的好事真是令人惊掉下巴!

相比之下,国内的企业做法略显“小气”。我国龙头企业的一般做法比较复杂,需要银行介入给供应商融资。国内龙头企业一般的操作是让供应商拿着采购合同去找银行融资,叫做供应链融资,并且往往需要担保公司介入。或者做成商业保理的方式,或者是ABS的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供应商企业不仅要支付银行的贷款利息,还要支付担保的费用和中介的费用。融资成本少说年化5%以上,融资成本达到10%以上也不罕见。这意味着供应商销售1亿元的货物,500-1000万需要付给银行或者相关金融中介。

单单这一点,搭上苹果供应链的公司就比同行有成本优势,进入苹果供应链确实好处多多。

苹果给最大的供应商无息无担保借款为1151亿元,这家公司的名称苹果年报中没有披露,大概率要么是给苹果提供芯片的台积电,要么是给苹果生产整机的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

苹果公司给果链公司的整体借款规模相当于A股银行业市值排名第33位齐鲁银行的总贷款规模。

2021年,齐鲁银行总贷款规模为2166亿元,苹果2022财年的非贸易应收款总额为2213亿元。从这个角度看,苹果就是一家供应商眼中的“完美银行”。

上海金融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苹果无息借钱给供应商当然不会很随意,主要用来支持供应商研发新技术和购买新设备,这使得苹果公司的手机等产品在市场上保持技术优势。

打个比方,台积电要生产2nm的芯片,那么苹果公司就会提供几十上百亿的非贸易供应款给台积电。这就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台积电有钱研发新工艺生产新技术,苹果公司保证了最新技术芯片的稳定供应。

苹果的这项借款使得苹果公司对供应商有极强的影响力。比如苹果公司计划重构全球供应链,在美国、墨西哥、越南、印度、巴西等国设立生产基地。那么就可以用这项借款给供应商,让他们去目标国投资设厂。从立讯精密、京东方、台积电、富士康都纷纷跟随苹果的步伐,到相关国家设立工厂。

根据最新消息,京东方也计划到越南设立两家工厂。京东方愿意到越南设立工厂,除了越南比中国低上一半的劳动力成本这个因素外,苹果供应链再调整也是重要的因素。

2022年苹果的几乎所有硬件都在亚洲生产,主要是由中国生产。唯有部分苹果电脑在美国本土和爱尔兰制造。爱尔兰这个不起眼的岛国在国际上是很多跨国公司的研发总部所在地。

印度在苹果公司眼中的地位很“特别”。在苹果的销售区域里面,印度不属于亚洲区域,而是归属于欧洲区域。苹果的欧洲区域包括欧洲、中东、非洲和印度。

印度孟买

苹果的亚洲销售区包括除中国大区和日本区域外的地区,排除了印度后,主要指东南亚国家和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

二、优于中国国债信用级别的超低利率。

苹果公司目前发行了约7000亿元的商业票据和债券。这些票据的票面利率低到不可思议。苹果公司2031年到期的商业票据利率仅0.5%,中国十年期国债的票面利率一般在2.5%-3.5%之间,有些半年付息一次,实际年化利率更高。

苹果公司2042年到期的票据利率才3.6%,这是在2022年美联储大幅加息超过4%的市场环境下,苹果的票据利率才会如此之高。

这意味着苹果公司的信用等级是超越国家信用级别。一般的大公司,在市场上发行10年期的票据或者债券有人买,但是20年期的票据或者债券基本无人问津。苹果公司能够发行20年期的票据说明市场认为未来20年苹果公司不会倒闭。

2022年之前,美国金融市场的利率远远低于中国的债券市场,美国的企业享受了极低利息的融资成本,在国际公司的竞争中有资金成本优势。比美国债券市场更加夸张的是日本债券市场,日本的债券市场的融资成本接近0或者为负数。这个意思是借100元钱,过一年后可以只还99元或者100元。

2022年巴菲特就曾在日本债券市场发行了大量的债券,借了很多钱用来投资日本市场。日本的钱实在太便宜了。

日本美景

过去十年,中国的房地产公司之所以大量发行美元债,也是因为欧美金融市场的融资成本远低于中国。

苹果公司拥有超国家的信用级别和享受欧美市场超低的融资利率,这两者是苹果公司跟中国手机公司竞争的两大“利器”。

苹果公司认为他的主要竞争对手以低价或者亏损来销售产品,取得市场份额,这大概就是指小米集团了。小米集团的债券融资成本可比苹果公司高的多。小米集团2020年发行的6亿美元10年期优先票据的利率是3.375%;2021年发行的8亿美元10年期优先票据的利率是2.875%。

对比苹果公司和小米集团的融资成本,苹果公司比小米集团低2%。2%的优势看上去很小,但是乘以7000亿元,那么苹果公司就能节省了140亿元的财务费用,相对可以增加140亿元的利润。小米集团2021年的净利润也不过是193亿元。

小米优先票据利率

如此看来,苹果公司在小米集团的眼中可真算是“大BOSS”了。

三、苹果公司“丧心病狂”的分红,分红金额突破天际。

2022财年,苹果公司股票回购金额为6100亿元、派发股息为1000亿元,两者合计约7100亿元。2022财年,苹果公司的销售净利润才6746亿元,股利支付率高达105.24%。

A股市值最大的贵州茅台2021年股利支付率为51.9%,市值排名第二的工商银行股利支付率为30.01%。

苹果公司如此大手笔的分红造成了两个奇特的现象。

1、2022财年苹果公司的股东权益不增反减。2021财年苹果公司的净资产约600多亿美元,到了2022财年苹果公司的净资产变成了500多亿美元。

2、苹果公司的市净率高达42倍,而市盈率才21倍。这十分违反A股的常识,近期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为24.34倍,创业板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为39.05倍,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的平均市盈率为13.09倍。

苹果公司的市盈率是正常的。但是市净率是不正常的,A股全部股票的市净率为1.64倍。做个直观的对比,苹果公司的净资产为3425亿元,但是总市值为14.35万亿元,约等于6.23个贵州茅台。

苹果公司总部

苹果公司的现金分红占比并不大,股票回购的金额非常高,这跟A股的风格也大不相同。一般来说,A股公司只有在行情低迷的时候才会回购股票,但是苹果公司是年年大手笔回购股票。

回购股票对股民最大的好处是提升股票价格,提高每股净资产。由于美国的股票分红要收10%的股息税,如果苹果公司把7100亿元的净利润全部用来现金分红,那么股民需要缴纳710亿元的红利。这相当于1.5个2021年贵州茅台全年的净利润,非常的不划算。

如果选择回购股票,股民就有更多手段减少税收支出。购买美国股票的股民卖出股票后需要缴纳资本利得税,最高达到买卖股票盈利的28%,大多数情况需要缴纳15%的资本利得税。表面上看美国资本利得税比股息税高的多,但是实际上根据美国的法律,有很多方法来合理合法地减少缴税金额。

苹果公司的股东中有很多机构股东,那么只要机构股东不卖出苹果公司的股票,他们就不需要缴纳资本利得税。只要苹果公司的股价一直在涨,那么机构股东在账面上就一直在赚钱。

更加直白地讲,只要苹果公司股票价格一直在涨,那么购买苹果公司股票的基金在净值上一直是盈利的,基民等投资者就会很高兴,称赞基金公司管理的非常不错。

这种行为形成了股票市场良性的循环,奠定了股票长期投资的基础。基民、股民、机构和上市公司都在长期持有股票的行为中获得了更多的收益。

如果A股的权重股能够拿出一年的净利润来回购股票,那么我相信A股冲上6000点不会是梦。

上海证券交易所

苹果公司年年大手笔回购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他的股东数量非常少,只有23838人(截止2022年10月14日)。

1、苹果公司市值超14.35万亿元,股东数量23838人,平均人均市值6.02亿元。可以这么说苹果股东人人都是“亿万富豪”,这就跟中国的人均GDP一样奇幻。

对比贵州茅台的股东数量为13.2万人,工商银行的股东数量为61.3万人。这给我一个感觉,苹果的股东数量就像星际争霸游戏中的神族,价格贵但是数量少战力强;A股的股东就像虫族的虫海,数量多,价格便宜。

2、苹果公司的员工数量为16.4万人,很多员工享受了苹果公司的股权激励,哪怕这个比例只有10%,也有1.64万人的苹果公司员工持有公司的股票。如果我们再打个折,只有1万人的苹果公司员工通过股权激励享有公司的股票,那么这意味着其他持有苹果公司的股东只有13838人,非常之少。

我们很多时候只看到苹果公司表面上的东西,比如市场份额、销售额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但那只是冰山一角。苹果公司真正的价值在于其海面之下的复杂又动态运转的金融体系,这才是维持苹果公司强大的真正基础。在某种程度上,这体现了人类文明之美。

冰山

四、苹果的销售额高达2.66万亿元,规模优势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

A股年销售额破万亿的上市公司只有6家,分别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中国平安、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其中中国石油年销售最高,2021年销售额为2.61万亿元。

在民营经济领域,迄今没有一家公司的年销售额达到1万亿元这个规模。迄今为止最接近这个规模的公司是华为,华为2020年的销售额达到近9000亿元。华为出售荣耀手机后,年销售额跌落到6000亿元级别,未来几年,华为很难再冲击万亿元的销售规模。

A股上市公司中,外资工业富联(富士康)是销售额最高的非国有公司,年销售额约为5000亿元级别。

A股民企中,美的集团和比亚迪的销售额处于3000-4000亿元级别。

从市场经济来看,中国的企业在商业上还没出现可以对抗苹果公司的企业。小米集团的销售额约在3000-4000亿元级别。打个比方,小米集团和苹果公司类似于驱逐舰和航空母舰,华为公司类似于直升机航母。

华为任正非

苹果公司建立的销售规模优势已经打得国内的手机公司喘不过气来了。

2022财年,苹果公司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79%,同期小米集团的销售收入降低了11.86%,首尾相差接近20%。2022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下降幅度超过20%,苹果公司是唯一逆势增长的手机公司。

苹果公司的全球市场,日本市场是唯一销售额下跌的公司。2022财年,苹果公司在日本的销售额降低了9%。中国区域增长了9%,美洲和亚太区域增长11%,欧洲区域增长7%。

2022财年,苹果公司中国区域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18.81%,较2020年约14.3%的比例大幅提升,但是增长幅度已经开始放缓。中国依然是苹果公司重要的市场之一,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国家是苹果唯二销售额占比超过10%的国家。

苹果公司超高的毛利率让苹果有很多回旋空间。苹果公司硬件产品的毛利率为36.3%,小米集团2021年硬件产品的毛利率约为12%。

互联网服务收入,主要指苹果商店的购买软件形成的收入、广告收入、第三方支付形成的收入等。

这方面苹果公司和小米集团的毛利率水平比较接近。2022财年苹果公司互联网服务的毛利率为71.7%,2021年小米集团互联网服务的毛利率为61.6%,仅相差10.01%。

小米集团2021年毛利率

苹果公司和小米集团毛利率的巨大差异也导致了净利润率的天差地别。2022财年,苹果公司的净利润率高达25.3%,堪称“凶残”。这种水平的净利润只有2022年中国的新能源行业电池和光伏领域才可比拟。

小米2021年的净利润率仅为6.92%。按照雷军的宏愿,小米硬件产品的净利润率会控制在2%以内,整体净利润的提高主要源于互联网服务产生的收益。

小米雷军

2022年,随着小米手机销售额的下降,拖累了互联网服务,2022年前三季度小米集团净利润亏损了6.77亿元。

2022财年,苹果的净利润为998.03亿美元。2021年,华为的总销售额为998.87亿美元。苹果公司的净利润和华为的总销售额几乎相当。

华为唯一超过苹果的地方是公司净资产,2021年华为的净资产为650.4亿美元,苹果公司的净资产为630.09亿美元。2020财年苹果公司的净资产降低到506.72亿美元。

2021年华为财务概要

苹果公司是少数研发投入高于行政销售开支的公司。2022财年苹果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总销售额的7%,但是行政销售开支仅占6%。2022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的行政销售费用占总销售的比例为8.88%。

2021年小米集团的研发投入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为5.44%。2021年小米集团的研发投入达到132亿元,苹果公司2022财年的研发投入达到1866亿元。

小米集团2021年研发投入

华为是唯一在研发投入资金上挑战苹果的公司。2021年华为的研发投入全球第二,研发费用为1427亿元。可见苹果公司是世界上研发投入最多的公司。

2021年华为研发支出

苹果公司的成功是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结果,中国的公司无论是华为还是小米都是站在西方科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必烦恼、不必羞愧,这是事实。

苹果公司的成功是西方国家发展几百年的文明成果,而中国的公司无论华为还是小米,提供他们成长的市场经济土壤的产生也不过短短三十多年,所以也不要妄自菲薄,前路依然还有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苹果公司   库克   华为   维度   小米   票据   销售额   中国   苹果   股票   集团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