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体育产业嘉年华·比赛场:体育赛事艰难前行,灵活营销、科技加持成通关秘诀

2023年1月11日,懒熊体育·第七届体育产业嘉年华在北京举行,北京冬奥组委赞助销售处处长王剑、快手体育负责人周天一、橙狮体育副总裁黄春翔、盛力世家斯巴达勇士赛项目负责人张昊洋共同就“比赛场:特殊的体育大年”展开了一场圆桌讨论。

北京冬奥组委赞助销售处处长王剑:

北京冬奥会的招商从2017年2月份正式启动,与比较大的赞助商签约后,形成了一个品牌效应,很多大企业形成了做冬奥营销、深度参与冬奥筹办的示范效应。

我们原来的规划是一边着手寻找与奥运相关或者有体育基因的大品牌,一边去寻找结合冬奥会倒计时的时间节点,比如倒计时36个月,这个时候应该有怎样的产品和服务呈现出来,我们结合对标需求去相应寻找一些客户,两个渠道同步在做,但是2020年疫情之后很多事需要调整,有很多工作推倒重来,已签约的赞助商要共同去面对这些赛事筹办过程中的改变。

有些没有签约的赞助商,包括一些在谈行业、赛事的需求,我们重新要去梳理,去找一些商业合作,这是后期碰到的问题。结果让我很欣慰,我们取得了历届冬奥会商业开发最好的成绩。

冬奥会期间,我们做了很多赞助企业商业权益兑现的案例,挖掘、整合了各个闭环之间的商业资源。此外,我们还挖掘了一些赛场内非闭环的区域,给消费者留下一个想象空间。大的赞助商例子不举了,“小”的也是行业的佼佼者,天坛家具老字号、东鹏、诺贝尔都是头部企业,做涂料的三棵树,这是我们赞助企业中的中坚力量,但它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500强品牌。实际上是利用冬奥会,去讲一些故事,让大家知道疫情之下有些事实现了。

快手体育负责人周天一:

我们很关注平台人群,会从更广义的两类人群去做划分:第一层会看高线城市的用户。过去一年的变化里,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和行动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去年相继火热起来的体育项目,少人群参与,甚至独立人群可以参与,比如说骑行、户外运动、飞盘等。

我们在对高线人群的影响上、组织赛事活动的出发点上、触达他们的方式上有了调整,影响他们主动参与,更多地去带动他们主动关注或者观看。对于更广泛的地域,另外一层人群来讲,其实去参与体育赛事活动,他们的条件还是相对比较宽松的,甚至一些地域本身就具备了很深的体育文化基因,自己有自己的体育文化土壤,参与其实也是相对便捷或者便利的。

在对他们的影响上面,我们需要结合一些地域文化和地域的特点,去考虑我们的办赛。比如“村BA”,从整体赛事时间的选择,选择找一些地域落地,需要等一些时间的窗口,总体来说,在线下落地的过程里面,我们解决的困难还是等时间的窗口期。同样是一个互联网做事的风格,要去做预案,充足的预案和更灵活机动的应变模式。

我们在整体2022年很明确的目标就是通过体育赛事的内容和活动运营去进一步扩大我们泛兴趣人群的覆盖。在头部的赛事消费上面,我们做了冬奥会,成为冬奥会的持权转播商;在大众体育参与方面,我们做了很多的事情,比如村BA、钓鱼红人节,我们也联合办了天门山跑酷大赛这样的体育赛事活动。未来像草根篮球、草根足球、新疆足球、海南排球等项目,其实也有很多的发展空间。

橙狮体育副总裁黄春翔:

在疫情这么困难的时候,我们把CUBA全国总决赛落在了重庆体育中心,而且4天的赛事,每一天的整个到场人数和球迷都是爆满,我们开票后,基本一个小时之内售謦,而且产生几百万元的票务价值。

为什么产生这样整个的效果?要推导整体业务的思维。我刚刚说它是互联网公司在做体育,其实应该算半互联网+半传统体育。

刚刚提到一个词,在聚焦。整个公司在整个业务上面做聚焦,还要说两个词:供给、内容。就像刚刚所说,现在是在做聚焦,是做全民健身,CUBA的赛事是一个非职业性的赛事,核心人群我们看到了,其实是学生,但是这一部分的学生用户里面,有存量用户,还有新增用户,我们要考虑怎么去增加学生群体里面的新增用户,增加更多赛事的触点。二是除了学生用户以外,有没有其他新增用户进来,增量在哪里。这方面希望增加,让更多用户触达赛事的供给侧方面的结构改革。

内容侧来说,有了空间,有了本身的赛事,产生什么样好的内容,怎么产生好的内容让他们观看,怎么产生好的内容让他们参与,内容侧的优化和提升,是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从我们自己自身来说的话,CUBA是我们的抓手,我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寄托于智慧场馆的体育服务商,而在这个里面,我们的模式是希望叫做“大连锁带小连锁”,乐动力线上的体育品牌是大的连锁,小连锁是合作的所有客户,让整条产业链能够优化和提升。

盛力世家斯巴达勇士赛项目负责人张昊洋:

斯巴达勇士赛从201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全部参与人次接近20万人次,走了13个城市,做了接近20个周末。本以为2020年以后会越来越好。但是来了疫情,我们斯巴达比赛是一个障碍赛,我们其实一直在传递的是,比赛中那些障碍和生活中的障碍都是一样的,面对障碍需要想办法克服它,解决它。克服了障碍,解决了障碍之后,才能变得更强,更适应外部的环境。疫情对于我们来讲,其实就是我们不断在传递价值观中的障碍,面对疫情的障碍,我们做了非常多的努力,用“挣扎”可能更合适一点。

2020年初疫情刚来的时候,大家都很恐慌,没有什么主心骨,不知道该做什么,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形成了在疫情常态防控下的标准化运营体系。我们的比赛现场用户们需要有多少米的社交距离,所有的位置需要怎样消毒的措施,工作人员自己的核酸检测措施是怎样的,要求用户到现场参加比赛需要什么样的防疫措施。把这些形成了非常完整的标准运营体系,来向我们的合作伙伴、场地方、地方政府去证明我们的比赛在户外是一个有如此完备的防疫措施的一个比赛,所以相信我们也希望能够一块共同成功举办这些赛事。

第二个做的事情,2016年到2019年有非常多的成功办赛经验,积累了非常多靠谱的合作伙伴和场地方,在他们的支持下,相信我们能够去在疫情的情况下做好这个赛事。

随着疫情结束,我们的国际旅行恢复,我们斯巴达的国际性赛事将会得到一个很好的爆发,其他国家的比赛的用户可以很顺利来到我们的市场来分散,同时我们在中国的用户可以非常顺利到亚洲的其他国家,到欧洲、到北美去参加其他的比赛。

每年12月份会有一场斯巴达的世界锦标赛,选派来自中国的精英运动员代表中国去参加我们的赛事。其实整个2023年,我们希望能够将斯巴达勇士赛的国际性、赛事的全球性的标准以及更优质的、运营质量更好的赛事,带给一直支持我们的用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斯巴达   比赛场   冬奥会   疫情   嘉年华   地域   赛事   秘诀   体育赛事   障碍   艰难   灵活   人群   体育产业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