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打造“和家工作室”模式,助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广东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基层样本㉕

开设“四点半课堂”,党员志愿者帮社区上班族“带娃”;建立调解室,成为社区居民化解矛盾纠纷好去处;成立临时党支部,为群众提供“订单式”志愿服务……在湛江,一个融入红色基因的“和家工作室”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正在为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承载民生、凝聚民心。不同社区的基础设施、人口结构、居民诉求等不尽相同,在社区治理中,如何充分发挥辖区居民熟悉社区“人地物事”的天然优势?

近年来,湛江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在总结廉江市冠利社区“和家工作室”试点经验基础上,引导小区业主、物业、社区网格员等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极大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如今,“和家工作室”已在属地全域推广,为该市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

社区党组织成为基层治理“主心骨”

在居民结构多元,群众诉求多样的当下,物业服务管理领域问题成为基层社区治理的短板,也是很多城市小区的“老大难”问题。

冠利社区位于廉江市城北,居住人口近2万,是廉江市区为数不多的大型小区之一。楼栋多、住户多,也曾给冠利社区基层治理工作带来不小挑战。

如何及时解决群众各类“急难愁盼”问题?在此背景下,广泛凝聚小区业主、物业、社区网格员等治理力量的“和家工作室”应运而生。

“和家工作室”在廉江文化广场开展“红马甲穿城”志愿活动。

党建引领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在冠利社区经验的基础上,湛江推行“支部建在小区上”,按照“应建尽建”原则,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小区要在“和家工作室”组建党小组。同时,由政法、组织部门统筹协调,将小区“和家工作室”网格化管理,小区所在综治网格员和党建指导员共同管理指导“和家工作室”建设,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在“和家工作室”的带动下,参与冠利社区治理的力量不断壮大:通过开展“共产党员户”挂牌工作,推动一批离休干部、退休教师、退役军人、热心公益的业主加入“和家工作室”,不断拓宽基层党员、群众参事议事渠道。

发挥宣传、协管、调解等方面作用

学生下午放学早,1-2个小时的“看护真空”谁来管?过去,这个问题难倒了冠利社区不少“上班族”。如今,每周一到周五下午4点半后,学生们放学后三五成群来到社区党建活动室,在党员志愿者辅导下做作业、复习……

这得益于“和家工作室”推动设立的“四点半课堂”:通过街道牵头整合辖区各种资源,与学校、志愿服务组织等多方联动,“四点半课堂”除提供课后作业辅导外,还定期举行交通安全知识、防溺水教育、法律基础知识等方面培训。

近年来,“和家工作室”瞄准基层治理“痛点”问题,不断推出新举措。

为大力普及法律知识,“和家工作室”志愿者充分发挥政策法规“宣传员”作用,利用老党员、老干部熟悉国家政策法规优势,通过日常交流、入户讲解等方式,向业主讲解物业管理条例等内容,提高居民尊法守法用法水平。

冠利社区“和家工作室”为小区学生开展“四点半课堂”活动。

良好的治安是居民安全感的来源。“和家工作室”志愿者充分发挥社会治安“协管员”作用,加强与小区物业治安联动,确保小区门口、重点部位覆盖率100%加装技防设备。同时,协助监督小区保安全天候轮岗值班,落实巡逻制度。

“‘和家工作室’和小区物业的联动很频繁,比如会一起劝阻个别业主推电动车上楼回家充电的不安全行为、上门批评教育个别业主高空抛物行为等等。在这里住,我感到很安全!”社区居民邓伯“点赞”说。

“和家工作室”是小区业主和物业沟通联系的重要纽带,具有调解物管领域矛盾纠纷的天然优势。“和家工作室”志愿者充分发挥矛盾纠纷“调解员”作用,截至目前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79件,化解成功率达97.13%。

创新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

凭借善听民意、办事高效、处理公证的风格,“和家工作室”在冠利社区居民中树立起良好口碑。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遇事愿意来“和家工作室”,越来越多的居民也愿意在闲暇时过来“和家工作室”当志愿者,为邻居们排忧解难……近年来,这样可喜的变化也同样发生在湛江其他社区。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合理完善的相关制度机制必不可少。

一子落地,满盘皆活。为积极推广“和家工作室”建设经验,湛江围绕组织领导、目标任务、职责分工等方面出台以加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实施方案等文件措施,持续推进“和家工作室”建设,协调各方力量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湛江。以廉江为例,目前该市共83个小区建成“和家工作室”,建成率94.32%。

“和家工作室”志愿队调解小区业主纠纷。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相关机制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

如建立重大事项报告机制,业主委员会在更换物业公司、调整物业收费标准等重大事项前,要向小区“和家工作室”党支部报告。涉及业主权益和公共利益等重大问题,“和家工作室”及时向社区报告。

又如建立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和家工作室”、物业服务公司、驻社区干警、驻社区法律顾问等多方参与的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物业管理问题、调解矛盾纠纷等小区事务。超出权责范围的事项,由“和家工作室”向社区报告,社区向镇(街)综治中心及相关部门提出,通过条块联动解决问题。

在“和家工作室”的推动下,很多小区解决了治安隐患、垃圾乱放等“老大难”问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力量源泉。“和家工作室”只是湛江加快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激发居民自治内生动力的缩影。如今的湛江,“胜哥调解工作室”“邻居理事会”“老干部商事议事所”等基层治理创新项目不断涌现,努力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

【往期回顾】

广东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基层样本

【记者】孟健 祁雷

【通讯员】粤政宣

受访者供图

【作者】 孟健;祁雷

南方法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共同体   廉江市   党支部   工作室   社会   网格   党建   志愿者   党员   基层   居民   物业   力量   模式   小区   社区   湛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