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交易之父,从设计算法、窃取数据、美女报单,无所不用!

20世纪70年代末期,算法开始进入人们的工作,这一趋势席卷了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标志着华尔街黑客时代已然来临。华尔街逐渐吸引了美国越来越多杰出的数学家和科学家投身于编写交易算法的工作。在布莱克一斯科尔斯统治市场之前,已经有少数工程师和科学家进入曼哈顿下城市场了,但他们大都是外来移民。

麻省理工、哈佛和此类高等学府的工程楼和科学楼成了招聘者竞相争夺人才、扩大影响力的地方。华尔街的猎头总会潜行于角落,向看中的人许诺华尔街高薪、光鲜体面、红利多多的工作。金融业最终不仅成功地吸引到研究学府和科技公司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才,也使许多功成名就的资深工程师和科学家放弃学界显赫又轻松的职位来到华尔街。

为什么华尔街想要这种人才呢?因为要先发制人。能够率先抓住交易机会的就是赢家,电脑运行的算法总是能抢得先机,击败寻找相同交易的人类。20世纪70年代末期,用代码构建算法的能力还很罕见。这就是为什么彼得菲这样一个拥有15年编程经验,并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了10年的移民发现自己处于引领华尔街巨变的天时地利的位置。

编写了期权代码之后,彼得菲开始组建编程部,雇用了更多的程序员,因为他们在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精明的杰里克和精通算法构造的彼得菲的带领下,莫卡塔赚取了数百万美元,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商品交易商之一。莫卡塔在成长,彼得菲的黑客军团也是如此。到1975年,他们雇用了50名程序员,成为华尔街编程宝库的中流砥柱之一。

那么这些程序员具体在做什么呢?他们大多数人用可被电脑执行的代码去实现彼得菲和杰里克构建的交易算法。随着算法越来越复杂,需要更多的程序员写出更好的代码。

算法可以做很简单的事。比如洗衣服,输入十分简单:(1)衣物重量;(2)衣物面料。算法获得重量输入,如果衣物不足0.45千克,就把洗衣机的水量设置为低量。然后处理面料,输入“棉质”,把洗涤水温设置为热,漂洗水温设置为冷。

不同重量和面料参数的输入会引发算法设置不同的洗衣程序。那么要是算法需要根据待洗衣物的颜色、污点、浸泡需求、干燥时间和清洁剂类型正确设定洗衣程序呢?任何计算机专业的大二学生都可以构建这样的算法,但这要比第一种只需处理重量和面料参数的算法要复杂得多,结构层次也要多得多。人们可以不动脑筋根据待洗衣物的不同洗涤需求来洗衣服,但是编写具有同样功能的计算机算法还是很考验技术的。突然之间,洗衣这样的事就有了基于输入参数的几百种解决方案。每一个输入都会被算法考量并正确分类,以维持程序的正常运行。

这样看来,算法可以看做是由一个又一个的二元决策组成的巨大的决策树。

我们做的所有事情,从开车到股票交易再到选择配偶,几乎都可以分解成一连串基于二进制输入的二元决策。待洗衣物里有红色的吗?没有。有黑色的吗?有。是尼龙的吗?不是。是棉质的吗?不是。是丝绸的吗?是。黑色丝绸衣物有污迹吗?有。是咖啡渍吗?不是。是蛋黄酱吗?不是。是奶酪酱吗?是。诸如此类。

二叉决策树可以为复杂的对象生出数百万甚至数十亿的节点。算法的决策树接收输入,然后将输入值带人方程和公式中运行,再将得到的答案作为新的输人,层层迭代演绎,创建出细节复杂的一串串长字符串。德国数学家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300年前就为这一精密学科建立了理论:生命可以分解为一长串连续的二元决策。这一理论要比使机器运行的半导体的问世还要早很多。

彼得菲的算法成为数百个输入、变量以及依赖性微分方程和积分的复杂矩阵,就好像一个密密麻麻的蜘蛛网。把这样的东西用计算机代码表达出来需要真正的高手和庞大的团队。在位于曼哈顿的莫卡塔总部,彼得菲的程序员们在电脑屏幕前工作,读取电传打字机传来的实时市场数据。程序员将数据手动输入到电脑,待算法运行并发出交易指令后,莫卡塔员工再在纽约商品交易所提出报价。程序员直接连线莫卡塔在交易厅的员工,一旦算法得出交易价格,程序员马上大声喊出报价。莫卡塔的员工再用手势向场内交易员传达交易价格。这种交易模式虽然算不上高速,但市场交易从头到尾由算法指示还是破天荒头一次。对彼得菲来说,最妙的地方在于市场的其他参与者对于他的这些数字从何而来毫不知情。

彼得菲初入华尔街时或许是一个没什么市场意识的黑客,但他从分销口香糖、买卖破铜烂铁、典当邮票培养起来的交易直觉却越发地敏锐。杰里克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每次莫卡塔要做出重要的交易决策时,他都会征求彼得菲的意见。

莫卡塔的一位工作人员回忆:杰里克要是没有彼得菲的陪伴,根本不会出席重要会议。

1976年,彼得菲的黑客军团已经发展到了80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交易编程团队。彼得菲证明了自己不仅是一个头脑敏捷的代码写手,更是一位管理能手, 他手下全都是些性格迴异, 而又极有才智的科学人才, 管理他们更需要军见而又精妙的技巧。

虽然莫卡塔不断发展壮大,它的交易范围却只限于商品市场。彼得非想将他的算法引人证券交易市场。但是杰里克却只想专注于贵金属交易。证券交易市场被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员所统治,其中公司的价值由参与市场交易的人所决定,也理应如此。影响股价的很多因素不可量化,比如商业信誉,发展前景,诉讼隐患和行业竞争, 因此不存在股票定价的神奇公式。然而期权价格却可以单纯用概率与数据反映。只有极少一部分包括彼得非在内的精英人士知道这一点。对懂数学的人来说,机会就如滔滔江河般奔腾不息。

20世纪70年代末期,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成立了, 彼得非认为这是期权市场大爆发即将来临的信号。1976年,彼得非飞到芝加哥去实地考察期权交易所。有些期权的买卖价差高达2到3美元。“交易者就这样补上买卖差价, 然后在市场上抛售商品。” 彼得非说。

股票期权市场欣欣向荣, 机遇良多. 彼得非不甘局限于商品市场。他知道黄金白银及其期权交易量还不足以为他带来华尔街的真正财富,而且他想分得莫卡塔股份的计划也受阻了,据他说杰里克向他承诺过这点。但是杰里克否认达成过任何此类协议。

1977年,彼得非花两千美元购置了他的第一台0liveti牌家用电脑。他白天在莫卡塔工作,晚上用这台意大利电脑编程,夜以继日地构建可以攻下股票期权市场的算法。

算法交易之父

彼得菲成为莫卡塔合伙人的希望落空了,他认定自己在莫卡塔已经没有大的前途。于是在1977年,彼得菲带着20万美元存款辞掉了安稳的工作,在期货交易刚刚起步的美国证券交易所买了一个交易席位。购买交易席位花掉了他3.6万美元,还有剩下的16.4万美元用来进行交易。

为了能在美国证券交易所的第一个交易日有一个好的开始,彼得菲整天面对着电脑苦干18个小时,完善算法,绘制出指导他在交易厅买卖期货的表格。他苦心钻研那些他认为期货定价与实际价值相差较大、定价可能存在问题的公司。对每一个公司,他都要做出一系列关于该公司不同股价所对应的期货价值表。在一天中股价波动的时候,彼得菲迅速查询他做的那些表格,推算出股票期权的合理价格,根据这个价格进行买卖操作。这些表格就是他的纸质版算法。

彼得菲把这些纸张放进他的三孔档案夹,以便携带到交易场迅速查询。他发现准备美国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很难,这并不是因为对自己的微积分没有信心,而是他害怕无依无靠、单枪匹马地战斗。他担心自己的口音会带来不便,而且一想到不得不在交易厅跟一大群满脸兴奋、浑身是汗的人推来攘去,大声吼叫,他就感到焦虑。他也担心排外的交易者会联合起来排挤他,不公地扼杀他尚未成熟的实验。比起这些来,他最担心的就是失败后不得不落魄地回到莫卡塔。

彼得菲手拿档案夹出现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他下定决心要成功,绝不让之前的那些担心变成现实。在拥挤不堪的交易厅里,他很快发现打开的档案夹使他占了两个人的位置,其他交易者可不乐意为彼得菲空出位置让他打开“奇书”。“这里究竟有什么鬼东西?”他们问。他们鼓吹的可是靠智慧和胆量来赢得交易,而是一叠滑稽的纸。

"他们地得我想要从培案其中的那桑鄉里研充出点中么东员的也这非會有露可笑," 彼得非说。

为了适应交易厅的环境, 也为了让自己在交易厅的日子好过一点,彼得把他最重要的几页笔记写在可以轻易折叠的双面纸上并且放在后兜里。当他认为价格合适的时候,他会伸手从口袋里拿出表格来查阅。他站在那儿看纸 上的算法时涌动的人潮把他挤来挤去。但他毫不分心,直到最后抬起头,举起手,望向另一个交易者或是做市商,用浓重的口音大声喊出交易单。他的口音确实是个问题。另外,他查阅口袋里破旧的折叠纸的习惯也显得极为怪异。"其他交易者认为我疯了。" 彼得非说。

彼得菲有时会在交易厅果上儿个小时,却一言不发,一单不做,他严格遵循表格上的价位,如果期权价位不符合他保守的赢利方针,他就不会买人。 他说:"我做单非常谨慎。虽然彼得菲已经非常小心了,但还是难以避免一个新手在市场中必须遭受的打击。在早期的交易生涯中,他有一次载了一上午时间一直在交易杜邦的期权。中途,他发现一个价外看涨期权的报价为31美元,根据他的表格, 此期权实际价值是22美元。他准备卖室,"那对一个匈牙利穷小子来说可是一大笔钱呢。" 他说。

彼得非实际上已经在1美元价位时买人了300手期权合约,他便把这300手合约在31美元的价位卖空了. 然后再多开了200手的空单。彼得非在设有保值期权头寸的情况下沽售"了200手看涨期权- -他没有买人相同份额的服票,也没有反向操作看跌期权。走势一且朝着他预期的反方向运行,他就完了。但是他怎么会拒绝这样的一个交易机会呢?

就在彼得菲开出卖单后,杜邦停牌了。消息不断传来,杜邦公司公布了远远高于预期的实际收益,以及一拆二的分股计划,股价大涨。彼得菲200手的期权合约,每1手合约分别有100股的股票,每1股损失5美元,每1手合约就会损失500美元。10万美元就这样没了,损失超过了他全部交易金的一半。他把这次事件归咎于靠内部消息交易的人。不管什么原因,这10万美元的损失对彼得菲而言是一次灾难性的打击。“我不知道是该放弃还是该哭。”他说。那晚,彼得菲身心俱疲,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对自己的交易方法产生了怀疑。“我以前觉得自己很聪明啊。”他说。

彼得菲抽着烟,盯着自己上东区出租房里的小餐桌,他想他需要将更多的时间、金钱、注意力放到做交易上,虽然不管怎么看他都早已疯狂地沉迷于交易了。

唯一摆脱困境的方法就是成为一个机器专注于交易、存钱、赢利,其他任何事情都不重要了。他站起来把香烟扔进了厨房的垃圾桶里,下定决心不再抽烟。他盘算着把买烟的钱用在交易上才更有价值。“我马上就算出了我要是20年不抽烟能省下多少钱,”他解释道,“那时候我太需要钱了。”

彼得菲重新投入到交易市场。他仍然坚持查阅他的表格,但是杜邦的亏损一直是个阴影,他再也不下他称为“牛仔赌注”的单了。

他账户里的钱又一点一点地回来了,每天都是一场难熬的战斗。他一直坚持算法系统交易,很少有大损失。虽然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早在七年以前就发表了,但它对市场的撼动力还不够,不足以影响到彼得菲和其他交易者依靠他们自己的聪明才智赚钱的做法。

尽管彼得菲的算法和表格很有成效,但他始终都是单枪匹马一个人。他需要更多人和他一起在交易厅奋斗。他逐漸聘请了一些交易员,为了避免损失并且能够掌控交易员的操作,彼得菲训练他们根据表格开出买卖报价,他每晚都要根据算法更新表格上的数字。由于彼得非在美国证券交易所的交易量越来越大,他把自己的交易机构重新命名为原木山 ( Timber Hil ), 这个名字来源于组约某乡村的一个路名,是他曾经度假的一个地方。他买下了更多的交易席位, 开始尝试渚如配对交易和套利的其他交易策略,而这两种策略他在莫卡塔制定交易战术时就已经很熟悉了。

虽然彼得非有很多的交易员活跃在交易所,但他仍然一连几个小时冥想苦思着怎样把所有的场内交易理论抛给电脑,因为电脑能比场内交易员更好地执行他的算法。但他暂时还没有办法。交易厅的构造让他苦恼不已。天花板的高度高于12米,交易厅由一排排围栏隔开, 员工们居高临下用手势指导站在下面的交易员如何买卖。"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看到其他人的手势," 彼得非说,在某些交易者举起手之前场内大部分人就知道他们会如何买卖报价了,很有可能他们要喊的单己经被别人抢先一步喊了, "这真可笑。

所以彼得非提出了一个想法,交易者可以通过连接到中央计算机的手持设备输人买单卖单,电脑再根据价格-时间优先的原则自动公平地匹配报价单。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控制这一行的人----专家经纪人 (也称庄家) 扼杀了。既然不能用技术改变整个市场的运行方式,彼得菲决定加人一个更有权势的群体, 成为美国证券交易所的期权做市商. 他想只要严格地根据算法在合理的价格波动区间进行交易,扩大交易量就会降低风险,提高利润。但他首先得想法子让控制交易的女家经纪人能一致,迅速地确认他的买单卖单,他不像其他的交易者会饶舌闲聊,互换消息,他更像是一个局外人,专家经纪人不喜欢和彼得非做交易,所以他们并不经常接受他的买卖申报,这个创牙利人决定雇一些专家经纪人会喜欢的人。

金融行业跟大多数高薪行业一样,是一个由男人主宰的世界。所以当彼得菲聘请最高挑、最漂亮,又最丰满的女人为他工作时,他可绝不是心血来潮。这个法子很快奏效,彼得菲交易集团下单更为流畅了。突然间,专家经纪人更愿意接受彼得菲的报价了。他们把手臂搭在彼得菲的交易员身边谈天说地,在金发美女开出买卖单的第一时间确认了她们的单子。“专家经纪人想的是‘这些蠢女人知道啥’。”彼得菲说。

的确,彼得菲招来的女人不懂交易,更不要说算法了。但那时候彼得菲的交易员并没有依靠自己做交易,也没有用表格做指导。因为彼得菲已经设计出了让每个人都可以漂亮完成交易的新系统。

和很多发明一样,这个系统的产生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1982年中旬,彼得菲的膝盖韧带拉伤了。在康复期间,他的膝盖感染了,他不能长时间站在交易厅,更别提和那些四肢发达、呆头呆脑的人在交易厅里推推攘攘了。彼得菲被安排到了他在交易所楼上的办公室,他朝楼下喊单,自己独自养伤。他的注意力最终集中到他的那台一次报给用户一支股票或期权价格的科特龙行情报价机上。科特龙的数据来自一条电话专线。彼得菲问过科特龙(那个时期数据业的老大)是否愿意把传送到机器的数据卖给他。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简单的“不行”。

彼得菲带了一把电线剪到办公室,锁上门一个人捣腾着,这一举动后来激发了他窃取纳斯达克数据的灵感。“的确,是这样,”他说,“我们偷了数据。”

彼得菲使用电工用的老式工具,剪开了连接到科特龙行情报价机的电线。他用一个电子示波器来测量电线的电脉冲,然后将电脉冲与数据匹配,就这样解码了电线信号。然后,彼得菲在实时接收并保存科特龙数据的电脑上编写了程序,程序扫描这堆股票期货大杂烩,将它们带入算法运行。算法首要寻找的是那些价格严重偏离的期权。

彼得菲尤其感兴趣的,也是他编写算法所寻找的称为delta(对冲比率)中性的交易。在这样的交易里,彼得菲卖出权利金过高的看涨期权,同时买入权利金过低的看跌期权,这样不管行情大涨还是大跌,他都处于一个安全位置。

比如IBM的股票以75美元的价格交易。对彼得菲来说,一个delta(对冲比率)中性交易大概就是这样:他卖出1万手美式看涨期权(买方在未来60天以75美元的执行价买入BM股票的权利),每手收取1美元(权利金收益),总共获利1万美元。

几乎同时,彼得菲的另一个交易员买人1万手看跌期权(买方在未来60天以75美元的执行价卖出BM股票的权利),每手花费85美分(权利金付出),总共花费8500美元。交易结果:近乎无风险获利1500美元。

因为像BM这种大公司的股票期权有十几种不同的执行价以及大量各不相同的合约到期日,对有心人来说,1980年的期货交易市场充满了这样的delta(对冲比率)中性交易机会。有些场内交易员领会了这个交易策略,他们寻遍股票行情收录器希望找到价格偏离的期权实现对冲无风险获利。但是这些在交易厅寻找机会的人,怎么能跟彼得菲不知疲倦的机器相提并论呢。

电脑一旦整合了delta(对冲比率)中性交易,就立刻打印出来。彼得菲腿上有伤,只能坐在椅子上,他打电话叫来他的场内员工,由场内员工将打印出来的交易单交给他的美女军团。就这样日复一日,窃取科特龙数据,交由电脑处理。4个月后,彼得菲赚的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而秘诀就是在市场对手亳不知情的情况下从科特龙获取的数据流。当今世界的很多热门公司已经证明了数据是一个公司在某一行业成败的关键所在。彼得菲开创了对大型数据库进行自动化编译及使用的先河,自此华尔街便开始了对数据库的挖掘。

金融科技师

兼顾当下与web3元宇宙的新赛道

2022年7月1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修订的新职业大典,“金融科技师”成为新职业,标注为S。

CGFT金融科技师认证,以“金融科技”为抓手,以“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要素,是金融数字化的关键技术,又是未来元宇宙、web3基础设施的底层技术。尤其是对于刚毕业求职、或想从其他行业转行金融业的是个敲门砖。

CGFT金融科技师认证,是金融职场升职转岗的利器、大学生求职跨行的钥匙, CGFT根植于上海,或3年左右成为全球经济、金融第一城。CGFT也大概率会成为,全球金融圈人才认证的“中国标准”“世界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权利金   算法   彼得   华尔街   报单   数据   期权   表格   交易员   美元   美女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