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越来越多,是谁惹的祸?5个原因别碰,肾会感谢你

老马特别爱好养生,但他不信药店里卖的保健品,而是对中药情有独钟。除了去中医诊所开方,老马还会专门去老家山里挖中药材,几乎每天都要喝一碗自制中药。他总跟人说:“这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啊,对人百利无一害,中药养生,延年益寿哩。”

然而,朋友坤叔却不这么认为:“是药三分毒,我听说中药有肾毒性,你这么吃,早晚把自己吃出病来。什么事都讲究一个适度,我看你还是悠着儿点好,别给自己吃出个肾癌来了。”

中药作为中医预防治疗疾病所使用的一种独特药物,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应用日益广泛。但是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研究指出中药应用不当会增加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的可能。

一、中药吃多了会得肾癌吗?

现代毒理学表明,中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会引发对肾脏的毒性反应,具有肾毒性。部分中药含有毒性成分,能够从暴露部位转运至靶部位,与靶分子反应,造成肾脏细胞结构与功能异常,从而诱导肾损伤。

肾脏主要是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而使药物代谢物排出体外,维持机体的稳定状态。这就导致人体若在服用中药时,没有及时将药物排出体外,便很容易导致肾损伤。

目前研究显示,中药中的木通、厚朴、粉陀已、细辛等,若长期服用,均会导致肾衰。其中,马兜铃酸被认为具有明显肾毒性,可造成肾小管功能受损,甚至存在引发肾癌的风险。

马兜铃酸是马兜铃科植物所含的共同成分,属硝基菲类衍生物。中草药中以马兜铃、关木通、广防己、厚朴、青木香和天仙藤等药物的马兜铃酸含量较高。中成药中以甘露消毒丸、龙胆泻肝丸、排石颗粒、排石汤、当归四逆汤、冠心苏合丸等含量较高。

研究显示,马兜铃酸导致的急性、慢性肾小管间质化及泌尿系统肿瘤等肾损害具有不可逆性,被称为中草药肾病,后来更名为马兜铃酸肾病。

因此,虽然说“中药吃多了会得肾癌”太过绝对,但其中的毒副作用我们需要提前了解,并要有一个正确的服药理念,才不会适得其反。

中药有治病作用,但同时有毒副作用,绝大部分药物都是通过肝肾代谢,如果滥用中药,肯定会给肝肾大大加重负担。

普通人群擅自将中药当作日常保健品服用,其实是很危险的行为。当然,上述解释并非是让大家完全远离中药。一般来说,在严密监测尿液和肾功能指标的前提下,中医药治疗是可以安全进行的,只是在日常服用中药时,需要谨遵医嘱,不盲目滥服。

此外,我们应当对中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论是“中药安全无毒”还是“中药毒副作用大不能用”的说法都是有失偏颇的。日常生活中不宜大剂量、长期自行服用中药或中西药合用。对于医生开具的药方要做好保存,一旦出现问题便于快速溯源查清原因。

二、肾癌越来越多,是谁惹的祸?

肾癌,又称为肾细胞癌、肾腺癌,起源于泌尿小管上皮,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当今我国男性最常发生的十大癌症之一。

研究显示,近20年来中国肾癌的累积发病率翻了一番。肾癌一旦出现症状常常属于晚期,生存寿命和生活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除了上述说明的中药肾毒性可能诱发肾癌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5个坏习惯,若长期“坚持”,对肾脏的伤害不小,容易成为诱发肾癌的“帮凶”。

1、肥胖

目前,肥胖已成为肾损伤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显示,肥胖致肾损伤机制可能与肾重构、高胰岛素血症、高瘦素血症、高脂血症及原发性高血压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参与肾脏损伤的发生和发展,并使肾脏更易受致癌物质的影响。

2、吃得太咸

高盐饮食带来的水钠潴留和高血压会导致肾小球处于“高压力、高灌注、高滤过”状态,从而加重肾脏负担。此外,长期高盐饮食还可导致尿钙增加,而尿钙增多会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3、饮水过少

正常人尿量约1500-2000ml/天,饮水量一般宜保持在每天1500-2000ml左右。若长期饮水不足还喜欢憋尿,就很容易会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炎,反复发作会导致慢性感染,还可能发展为尿毒症。而临床常见的肾结石、肾积水等,也都和长时间憋尿和不喝水密切相关。

4、过度熬夜

中医认为,肾最脆弱的时间是晚上23时~凌晨1时。因此长期熬夜通宵,特别是不睡“子午觉”的人,很容易损伤肾脏,因此建议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5、滥服药物

“是药三分毒”,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药物使用不当或是机体对药物敏感,会损害肾脏,约25%的肾功能衰竭患者与药物的肾毒性有关。尤其是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造影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更容易导致肾损伤。

三、若有6个症状,或是肾在“求救”

很多患者早期不重视肾脏发出的信号,常在肾损伤发展到中晚期时才到医院检查,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较大的威胁。当肾脏出现问题时,通常会给我们发出以下6种信号:

尿量异常:出现尿量异常增多或异常减少,夜尿明显增多的情况,应及时前往肾内科检查。

尿的颜色和状态有异常:如果蛋白质从肾脏漏到了尿里,尿就会起许多泡沫。此外,当尿常规检查显示有蛋白或红细胞,很可能是肾脏病的表现,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水肿: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肾脏排泄功能下降,肾脏分泌的激素紊乱以及尿蛋白的流失,出现水钠潴留,造成眼睑及双下肢浮肿。

高血压:肾脏生物钟的紊乱可以使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节律发生改变,导致夜间血压升高,表现为“非勺型血压”。而非勺型血压使肾小球在夜间持续处于高滤过状态,反过来又会加快肾脏病的进展。

肠胃不适:由于毒素潴留,很多肾病患者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消化问题,也要注意肾脏是不是出了问题。

贫血:肾脏除了有排泄废物等功能外,还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造血,因此,贫血也是肾功能损害的一大信号。

中日友好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任建指出,肾癌防大于治。维护肾脏健康,首先要戒掉不良嗜好,如戒烟限酒、少吃油炸食品或者口味重的食物、不滥用止痛药等,日常还要减少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少接触有辐射的物品等,尽可能地远离危险因素。

同时,还要做好定期健康体检。尿常规、肾功能测定等检查项目都可以判断肾脏的“工作”状态,帮助早期发现病变。此外,要重视早期预防,积极治疗基础慢性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达标,远离可能引起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最后,一旦发现有肾脏损害,马上就医,及时诊断,早期治疗。

综上所述,肾脏疾病不可小觑,它病因复杂,一旦出现明显症状往往意味着病情已发展得较为严重。因此人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对肾脏问题有深入的认知,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误诊原因分析》.临床误诊误治.2022-04-20

[2]《用药不当可导致肾衰竭》.大众科技报. 2009-05-24

[3]《哪些病在偷袭你的肾》.第一财经日报.2016-09-09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肾癌   马兜铃   肾小球   高血压   肾脏   毒性   损伤   肾功能   药物   中药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