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时期,锥阳城的历史沿革与城郭形制是怎样的?礼制建筑有哪些

汉魏锥阳城的历史沿革与城郭形制

东汉雑阳城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约15公里处。建武元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开始在襟阳营建都城.初平元年,董卓挟汉献帝刘协西迁长安,雑阳宫庙居室被焚毁。黄初元年,魏文帝曹丕在东汉锥阳城废墟上重建都城(改锥阳为洛阳)。曹魏洛阳城在西晋时期继续加以沿用,至永嘉五年,匈奴刘聪军攻入布阳,魏晋洛阳城在战火中再次化为灰烬。

太和十九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自平城迁都于洛阳,洛阳城再次兴盛起来。天平元年,北魏孝静帝自洛阳迁都邺城,至元象元年,洛阳城在战火中再次被摧毁。此后,汉魏洛阳城不再作为都城使用(隋唐洛阳城迁至今洛阳市区,与汉魏洛阳城不相重叠),城址废墟一直保存至今。

1954年6月2日至5日,阎文儒先生对锥阳汉魏城进行考古勘查时,即已注意找寻太学、灵台等礼制建筑遗址1972年以后,由于南郊高台式建筑基址的保存状况日益恶化,有关部门用了几年的时间集中力量对汉魏锥阳城南郊的明堂、辟雍、太学、灵台遗址开展考古工作。这些遗址,损坏较甚,遗迹现存状况不佳,无从取得完备资料,主体建筑多数难以复原,但收获还是不小的匕这些发掘的成果,只有灵台遗址和新出石经材料分别发表了简报,明堂、辟雍、太学遗址均没有发表完整资料,只能从一些学者的著述中窥其大概。

按照文献的记载,东汉锥阳城是在周代成周城的旧址上修建的。1984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对汉魏雒阳城城垣作了多处试掘,为了解该城的早期沿革提供了重要线索。据发掘者称,发掘工作首次找到了西周城址,并弄清了东周成周城的形成及规模。秦代在东周城的基础上扩修,形成汉魏锥阳城的基本规模。

东汉锥阳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约九里,东西约六里,故有“九六城”之称。经过实测并复原,东汉锥阳城东墙长约4200、南墙长2460、西墙长约3700、北墙长约2700米,总计约合汉制三十一里。全城共设十二座城门,东墙自北而南依次为:上东门、中东门、耗门;南墙自东而西依次为:开阳门、平城门、小苑门、津门;西墙自南而北依次为:广阳门、雍门、上西门;北墙自西而东依次为:夏门、谷门。

城中主要宫殿建筑为南宫和北宫。南宫在西汉时即有一定规模,建武十四年修成规模最大的前殿。曹魏在东汉锥阳城的废墟上重修洛阳宫室,西晋继之,其规模都不超过东汉。曹魏时曾在城之西北角修建了金庸城(据最近的发掘结果,金庸城最南端的小城可能为曹魏所筑,北侧的两座小城为北魏时期所筑)。

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在洛阳兴建外郭城,范围极广。外郭城内划分为三百二十个方形的坊,每坊边长300步,近年来的考古工作已经找到宣武帝时所修外郭城墙的遗迹。

东汉锥阳城的礼制建筑

从文献记载的情况来看,东汉时期祭祀制度中最受重视的是南郊、北郊、明堂、高庙、世祖庙,谓之“五供”。

一、郊祀。东汉时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郊祀制度,包括南郊坛(圜丘)、北郊坛(北郊、方丘)和迎时气的五郊坛。南北郊坛与五郊坛的祭祀地点、祭祀时间和祭祀对象都是不同的。祭祀天地的南、北郊分别祭祀皇天上帝和后土神祇(地祇),百神从祀(包括青、赤、白、黑、黄五方上帝),分别以高帝、高后配祀,祭祀的时间,多在每年的正月。

1、南郊坛。建武元年,光武帝刘秀即位于初,釆元始中故事,在刷南郊筑坛祭告天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东汉南郊坛的建筑形制大致应为:圆坛,双重,有八条登坛阶道。坛外有三重围墙,四面各有一门。祭祀的对象包括天地、五帝、日月、北斗、五星、中宿五官、二十八宿、五岳、雷公、先农、风伯、雨师、四海、四渎、名山、大川等,累计一千五百一十四神。

光武帝所建的南郊坛遗址,迄今尚无考古资料的报道,其准确的位置,除了前面提到的在锥阳城南七里的记载外。平城门即平昌门,郊祀即指南郊坛。可见,南郊坛遗址应该位于明堂之南、距平昌门七里的位置.今洛阳汉魏故城南郊仍有“大郊村”之名,或许得名于“南郊坛”。

南郊坛在光武帝平定陇、蜀之后,曾经有过修葺增广。文献中还有“既送神,(燎)俎实于坛南巳地”一类的记载仁以后我们倘若能够发现、发掘到东汉南郊坛遗址,这都是应该予以注意的细节。

2、北郊坛。建武三十二年,光武帝初营北郊坛于锥阳城北,次年春正月辛未,郊祀后土。按照礼制惯例,祭祀地祇应以太祖皇后配祀,考虑到汉髙祖皇后吕氏有祸国之嫌,不宜奉立,所以刘秀决定追尊汉高祖姬、汉文帝母薄氏为“髙皇后”,配祀于北郊坛,而迁吕氏神位于园陵。

北郊坛的形制,文献都记载为“方坛四陛”,正是古礼方丘之制。但东汉北郊坛的位置,文献记载有一定的出入。

准此,则东汉北郊坛的坛制为:方坛,一重,四陛,外有墙,祭祀的对象,除了后土地祇以外,还有五岳、四渎、名山、大川等众神。配祀的情况,以汉高祖姬、汉文帝母薄氏为“高皇后”,配祀地祇。

3、迎时气的五郊坛,东汉自汉明帝永平年间以降,迎时气的五郊坛,便成为定制。五郊的坛址,分别在东、南、西、北四郊,祭祀黄帝的中兆,则在都城的“未位”。按照《月令章句》的记载,坛的方位,在当时都有具体的依据,五郊坛的形制,文献记载皆为“坛皆三尺,阶无等”。

4、郊祀六宗。关于六宗的祭祀,西汉时即已有之-所谓“六宗”,按照当时的说法,是指“上不及天,下不及地,傍不及四方”的日、月、雷公、风伯、雨师、山、泽汉安帝元初六年三月庚辰,更立六宗,立祀于維阳城西北戌亥之地,礼比太社。

5、其他。据考证,在东汉锥阳城南郊,还有高媒祠、灵星祠、老人星祠、心星庙等:东汉时期天子耕籍也如汉武帝时的作法,多不在京城行事。如汉明帝永平年间耕于下邳;汉章帝元和年间耕于怀县,但东汉时期出现了祠享先农、先蚕的作法。

二、明堂、辟雍、灵台

东汉锥阳城南郊的明堂、辟雍和灵台,都是光武帝中元元年建立的,其位置和建筑形制,文献中都有一定的记载。

1、明堂。据勘查与发掘的结果,汉魏明堂遗址位于汉魏锥阳城开阳门外大道西侧、平昌门外大道东侧,与道西的辟雍遗址东西相望,二者相距150米。遗址平面呈方形,每边长约240米,其中有一直径62米的圆形台基,为主体建筑之所在。

明堂遗址的位置,同下文提及的辟雍、灵台、太学遗址的位置一样,与文献的记载颇相吻合。明堂的准确位置,文献中也有明确的记载,即“明堂去平城(昌)门二里明堂遗址所反映的建筑形制,同《水经注谷水注》“寻其基构,上圆下方”的记载也恰相应证,东汉明堂的具体建筑形制,文献记载中歧义颇多,我们这里在没有看到考古发掘报告以前,暂不作具体的探讨。不过,东汉明堂的建筑特点,除了遵循“上圆下方、八窗四达”一类的通制以外,还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东汉明堂釆九室十二堂之制,这同西汉时期王莽所建明堂为五室是有区别的:(2)、东汉明堂以茅覆屋,加瓦其上,以存古制:(3)、东汉明堂有堑、桥之类的设施:

2、 辟施。辟璀遗址位于汉魏維阳城南郊开阳门外大路的东侧,平面呈方形,边长170米。遗址周围有方形围墙,四面各辟一门。方形大院的中心为边长45米的方形夯土殿基。殿基北有一条南北向大道。解放以后,又在附近发现了此碑的碑座。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依照文献记载,辟雍的建筑模式应为内有馆舍,外无院墙,四门外圜水,水圆如璧。但发掘出来的辟雍遗址却有方形的院墙,中心有方形基址,四面筑门阙,阙外圜水,但圜水沟不是传统礼制上所确认的圆形,而是方形,引人注目。

3、 灵台。灵台遗址位于平昌门外大道西侧,与明堂东西相对,遗址范围长宽各约220米。东西两侧尚有墙基遗迹。遗址中心是一座方形的夯土台基,台基底部边长约50米。1974-1975年发掘清理时,台基高出地表部分南北残长41米余,东西残宽约31米,残高8米余。

台基四面均有上、下两层平台,平台上有建筑遗迹,下层平台环筑回廊,上层平台每面各有五间建筑。以保存较好的北面平台为例,下层正中为坡道(踏道),两侧为回廊,左右各五间以上,回廊外用卵石轴成散水。

上层平台建筑地面皆铺长方形小砖,建筑物面阔五间,每间面阔约5.5米,总计近27米。值得注意的是,上层平台建筑的墙面,都涂有相应的颜色:东面青色、南面红色(赤色)、西面白色、北面黑色。中国古代礼制建筑所重视的四神分主四方,各依方色的观念,在这里得到了真实的再现。

灵台的顶部,已经塌毁,其高度,《汉宫阙疏》记为三丈,《水经注谷水注》则记为六丈,数据之所以不同,很可能前者所记为东汉时灵台的尺寸,后者所记为曹魏、西晋时灵台的尺寸。灵台顶部的建筑形制,依据文献记载,应该是“上平无屋”。汉明帝永平二年正月在行明堂大礼之后,曾登灵台,望云物。

此外,灵台西面上层平台的五间建筑后面,还辟有内室,进深约2米,以土墙与外室隔开。有的学者以为,也许就是指这种密室。按照文献的记载,灵台有十二门弋汉章帝曾“为灵台十二门作诗,各以其月祀而奏之”,可见灵台十二门,象征着一年的十二个月,并且需要按月举行祭祀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阳城   汉魏   灵台   礼制   城郭   建筑   形制   明堂   洛阳   历史沿革   南郊   东汉   祭祀   遗址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