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在CAA新结构的3D DRAM研究取得创新进展

IT之家 1 月 10 日消息,据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消息,随着尺寸的不断微缩,1T1C 结构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的存储电容限制问题愈发显著,导致传统 1T1C-DRAM 面临微缩瓶颈。基于铟镓锌氧(IGZO)晶体管的 2T0C-DRAM 有望突破 1T1C-DRAM 的微缩瓶颈,在 3D DRAM 方面发挥更大的优势

但目前的研究工作都基于平面结构的 IGZO 器件,形成的 2T0C 单元尺寸(大约 20F2)比相同特征尺寸下的 1T1C 单元尺寸(6F2)大很多,使 IGZO-DRAM 缺少密度优势。

针对平面结构 IGZO-DRAM 的密度问题,微电子所微电子重点实验室刘明院士团队在垂直环形沟道结构(Channel-All-Around, CAA)IGZO FET 的基础上,研究了第二层器件堆叠前层间介质层工艺的影响,验证了 CAA IGZO FET 在 2T0C DARM 应用中的可靠性

▲ CAA IGZO FET 的截面电镜图及转移输出曲线

经过优化后的 IGZO FET 表现出优秀的可靠性,经过 10000 秒栅极偏压应力稳定性测试后(包括正偏压与负偏压条件),阈值电压漂移小于 25mV,进行 1012 次写入擦除操作后没有表现出性能劣化。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实现 4F2 IGZO 2T0C-DRAM 单元。

▲ CAA IGZO FET 的可靠性测试结果

IT之家了解到,基于该成果的文章“Inter-Layer Dielectric Engineering for Monolithic Stacking 4F2-2T0C DRAM with Channel-All-Around (CAA) IGZO FET to Achieve Good Reliability (>104s Bias Stress, >1012 Cycles Endurance)”入选 2022 IEDM。微电子所硕士生陈传科为第一作者,微电子所李泠研究员、耿玓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栅极   偏压   结构   微电子   中科院   可靠性   瓶颈   密度   器件   单元   进展   尺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