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镣铐」跳舞,沃尔沃冲击2023


关注并标星电动星球News

每天打卡阅读

更深刻理解汽车产业变革

————————

出品:电动星球 News

作者:蟹老板本人



上周,我们远程参加了一场沃尔沃汽车 2022 年终业绩沟通会。


出来 Solo 的是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钦培吉。虽然当天事情很多,但我依然坚持听完了这两个半小时的沟通会。


能坚持听完,是因为在这场沟通会上,钦培吉是认真的,他的讲述令人有所得的,也是当下最有价值的转型思考之一。



于是,在完成了海口车展的采访任务之后,我还是想写一篇迟到的文章,主题就定在「戴着镣铐跳舞 2023,沃尔沃加速转型时的中国决策」。


「戴着镣铐跳舞」从来都不是贬义,更多是现实和桎梏。关键在于跳舞,以及能否跳好。


至于「中国思考」,则来自于沃尔沃特殊的中国连接,以及由此建立的独特优势。


一个更底层的思考是,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下的全球化,其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本地化。


从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到服务、商业模式的数字化智能化,概莫能免。


前情说完,现在开始。


一、去年今年


在展开「中国思考」和「戴着镣铐跳舞」之前,先说一说沃尔沃的现状和计划。



先看现状。


钦培吉说他们的标题写的是「活得很好」,但只不过是「活着而已」——市占率提升了一点点,渠道体系的经销商信心还在。


他之所以这样说,在于大环境并不好——传统的豪华燃油市场,2022 年的年销量从预计的 300 万跌到了 250 万台。



至于沃尔沃,2022 年大陆全年销售是 16.2 万台,「这个数字并不高」。过去几年,沃尔沃也始终在年销 16、17、18 万台徘徊。


当然,相对于大环境,沃尔沃依然维持住了全年销量的大体稳定,市占率则上涨了 0.1%,去到了 6.4%。


说「活着」的另一层原因,来自价格的波动。


钦培吉预估,整个豪华燃油市场的终端价格,整个行业大约降了 5%。当然,这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长期趋势,车价每年都有 2-4 个点的下跌。


最关键的,则在于沃尔沃经销商的信心经受住了考验。


「今年虽然销量没什么增长,但整个体系经受住了冲击,经销商盈利水平相对比较稳定。」



说完 2022 年,我们转向 2023 年。


如果说 2022 年,钦培吉的总结还集中在燃油车市场的话。那么 2023 年,他的表述就转向了全面电动化——「我们要再造一个电气化的沃尔沃。」


钦培吉说,大的方向是加速转型,核心任务则有四个——产品、品牌、商业模式、数字化。


这一章节重点说下产品,其他三点后面交叉来谈。


从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出,沃尔沃会在今年下半年开始预售他们的纯电新车型——「EX90 是大型纯电 SUV,EX90 EXCELLENCE 是高配版。还有一款小型纯电 SUV 和一个豪华纯电 MPV,会在同一个阶段上。」


换句话说,沃尔沃从明年开始在中国市场计划投放的,将全部是纯电车型。


二、中国思考



说完了当前的现状和大体的产品计划,我们来聊聊沃尔沃的思考。


这样的思考,我们先给一个起点——为什么 2022 年在豪华燃油市场整体下滑的情况下,沃尔沃能稳住年销 、市占率和经销商的信心?



钦培吉给出的第一个理由是品牌的长期主义。


而这个长期主义一言以蔽之,在当天的讲述中,就是从内容的角度去重构市场工作。


譬如,安全、环保和健康都是理念,沃尔沃到底应该传播什么?


「我们衍生成传播安全感,传播一种对世界观的价值判断,去年我们选择的代言人都很符合我们品牌,他们传播的东西是很多人特别认同的,他们是有深度的心灵共鸣的」


又譬如,市场部做品牌的 KPI 应该是什么?


最终考核的是首次进店,也就是自然进店。


「因为自然进店你永远无法知道客户到底为什么进来的。我只能认为在他的购买清单上有沃尔沃。」


再譬如,怎么来增加线索流量?


在任何阵地上,都要当做一个品牌契机,要讲故事、讲内容,而不是在上面投放直接的线索类广告。


「这样才能够帮助经销商获取更多的有效线索,它的量和质都不是硬广线索可以比的。」



钦培吉说,他对市场部提的要求,第一是品牌向上,第二是做内容,不要做流于形式的东西,要做能联想到沃尔沃的内容;第三是数据化的决策,因为数据化决策是提高效率用的。


「 为什么购买沃尔沃?“消费者认为品牌吸引我”的占比非常高。」


钦培吉说,品牌对一个企业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只有品牌被消费者所认可了,形成了心灵共鸣、价值观体现,消费者才会在在市场下滑、价格战当中,「始终把你放在他的清单里,这就是我们一直说的头部通杀。」



第二个答案,则是通过数字化重建企业与用户的关系。


商业模式从 B2B2C 的模式,逐渐转变成直接 2C 的模式,「为真正的衣食父母提供服务。」


在钦培吉看来,这是一家汽车公司基因的转换。而在此之前,传统主机厂其实跟客户的距离很远。


他甚至表示,新势力为什么厉害?除了政策、补贴等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在于汽车行业已经 20 年没有发生变化了。


「这个行业需要做变革,需要对 C 端客户表示出足够的尊重…..客户也需要在买车的时候享受到买大件的尊重…..如何把真正的客户服务做好,这不是一句空话。」


而要实现这一点,不仅仅是做到工具的数字化,而是要通过数字化把整个商业流程再造,从而提升整体的运行效率。


他举了几个例子。


譬如,线上下单上门取送车。如果等了三个小时小哥还没来,这是便利还是不便利?


又譬如,线索外呼。现在领先的都是要求两个小时、一个小时外呼。「以前传统企业靠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那沃尔沃在数字化再造上做了什么?


钦培吉说了几个。


数字化展厅监控系统,用来真实看到经销商的进店客流;

智能外呼系统,用来验证线索的有效性;

以及一季度会上线的售后透明车间系统。


「理想状况下客户就可以在手机 APP 上观察摄像头,看到自己的车几点进店、几点上线、电子环检有没有确认,配件价格的公开透明等等。」


至于他的讲述和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加上「中国」两字?


一方面是因为沃尔沃与中国的特别链接,沃尔沃有一群了解中国国情的人在提供关键事实、做关键决策。


另一方面,则是中国已经是全球数字化体验最好的国度,而当汽车进入「软件定义」时代时,良好的数字化体验已经成为了基础要求。


举个简单例子。


中国消费者已经习惯了网购,习惯了店小二的秒回。这样的数字体验,已经被转移到智能电动汽车之上。


无论是座舱的软件体验、智能驾驶的在线反馈、还是服务的在线秒回,中国消费者默认它是必须的。



而钦培吉在讲述中表露的思考,就基于这样的事实。


钦培吉说,为什么传统豪华品牌开局不是很顺利,因为他们其实并没有认真研究这个市场,只是在照搬全球的经验。


「你的产品是不对路的,数字化体验是很差的,线上购物流程是复杂的,消费者触达的触点是不够的,购买漏斗和新势力比是处于下风的。传统豪华品牌应该清晰的认知到这一点,而不是固有的认为之前的体系一定会成功。」


三、戴着镣铐跳舞


通过数字化重构商业模式,尤其是渠道,这是钦培吉当天着重阐述的内容。


但也正是他谈及的这些内容,让我想到了「戴着镣铐跳舞」。


产品、品牌、商业模式、数字化,其中最难的是商业模式。而在商业模式中,最难的是如何处理与现有经销商的关系。


钦培吉明确表示,沃尔沃不可能扔下经销商单干。在他看来,直营不等于直售。


「并不是说直售就代表电气化,电气化也肯定不仅仅是直售。」他坚信社会是走向精细分工的,而不是上下一体化的。



那怎么理解他所说的「直营」与「直售」呢?


「直售」是硬的,代表的是店面。在沃尔沃的设想中,它包括:


1、厂方开的直营店。沃尔沃在上海开了第二家,后续在北京、深圳都有计划开直营店。但直营店的任务是卖车,线索则会会分配给经销商或者自己进行直接交付。

2、经销商开的城市商超店,或者说直营体系里的经销商商超店。人员以经销商为主,品牌派的直售团队为辅,去年沃尔沃花了很大力气扶持此类店,上海一些店品牌派驻的人员和经销商的人员几乎是一半一半。

3、还有一类是4S店新能源中心。2022 年沃尔沃没有做,今年随着上量会逐渐去做,主要布局在省会城市。


「直营」则是软的,也是最为关键的。


它包括数字化的再造,以及一系列的商业配套政策,也包括要实现的两个核心目的:一口价和不备库。如果再加一个的话,那就是优化客户体验。


这些「软」的事情要做到,非常难。不少传统企业此前也做过尝试,最后都选择了撒手——经销商还是开始各种卖保险、收手续费,一口价也没了,更不用说优化客户体验。


但沃尔沃觉得他们现在有能力去挑战这个「软」的事情,关键在于:


「我们自己要有强大的管理输出能力,我得带着经销商做优化客户体验,做一口价,还要兼顾经销商在开城市中心店下的盈利性,这个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经销商无论做什么事情,作为商业合作伙伴我让他盈利。」


只是,用勇气挑战,不代表它变简单了。


要实现一口价和不备库,车企需要有非常多的模式设计、非常多的商务政策配套、非常多的培训和日常管理,要实现数据的透明和统一。


我认同直营不等于直售。但与经销商携手同行的「直营」还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答。


一个是品牌的长线运营。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品牌的建设是无法通过委托代理来完成的,或者说它会极其低效。


另一个则是与用户的直连。


与用户直连,并不是智能电动时代的可选项,而是必选项。它是智能化、软件定义汽车、甚至是 OTA 的结果。


这样的「必然」,才是车企的商业模式必须从 B2B2C 到直接2C的本质原因。


钦培吉对此有非常清醒的认知。


譬如,现在 App 上留言了,假如回复是「您的问题已收到,详情请垂询经销商」,显然很不合适。


又譬如:社群互动,发礼品也不难,难在提出的问题有没有解答?


而这些问题,都不是经销商能够解决的。


换句话说,从 B2B2C 到直接 2C,不仅是「软」与「硬」 的问题,更是权责的重新划分,以及更为底层的「利益划分」。


但直接 2C 后,一口价、不备库、用户投诉等等核心的销售和售后工作,已经完全由车企接手。经销商最为重要的壁垒和蓄水池的作用,则被严重削弱。


从逻辑上来看,传统经销商所扮演的角色,流程上的重要性和投入占比其实都比此前低了,理所应当利益分配比例也要降低。


他们能否接受利益分配的调整?如果不接受,就意味着要硬着陆,大家是否做好了「流血」的准备?


另一层考验则来自于「看得见」与「看不见」。


与经销商携手前行需要投入,需要内部体系的再造,这是看得见的、巨大的资源投入。


看不见的,则是如果在纯电车型上走直售,它的投入、困难、收益、冲击会更大还是更小?


这才是「戴着镣铐跳舞」。它是现实、是桎梏,更是选择。


(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沃尔沃   镣铐   中国   商业模式   线索   豪华   经销商   传统   客户   品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