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为什么不怕西方制裁?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向乌克兰发起了一场“特殊军事行动”,战火蔓延至今日仍未停息。

这是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国际社会爆发的最大规模军事冲突。

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采取了规模空前的制裁行动,涉及金融、能源、贸易、科技等多个领域。

这是世界历史上对单一国家实施的最大规模、最严厉制裁,各项措施速度迅猛、密度强烈、覆盖面广泛、目标精准。

西方世界想要彻底将俄罗斯与国际社会隔绝开来,使其成为孤岛和弃儿。

然而面对来势汹汹的西方国家,普京没有丝毫退让,不仅坚持出兵乌克兰的军事战略,还反过来对西方国家发动了制裁。

普京此举将战斗民族的称号彰显无遗,不过他究竟何来的底气,敢于以一己之力与西方各国硬刚?

西方世界的制裁和封锁

刚刚过去的2022年,对于俄罗斯来说是极其不平静的一年。

这一年俄罗斯外部环境激变,北约试图将手伸到俄罗斯家门口,随后俄乌冲突爆发,并几乎贯穿一整年。

不出所料,来自西方世界的制裁跟随战火一同降临到了俄罗斯头上。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出台了一系列密集对俄制裁措施,其规模之大、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力度之强,在冷战之后绝无仅有,导致俄罗斯本就不景气的经济彻底迎来寒冬。

在金融领域的所有制裁措施中,冲击最大的莫过于将俄罗斯银行踢出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以及冻结俄罗斯6000多亿美元外汇。

2022年3月2日,SWIFT宣布断开俄罗斯七个主要银行及其子公司与SWIFT之间的联系,连带三个白俄罗斯银行也受到牵连,这一举动明显是想将俄罗斯孤立于世界货币体系之外。

紧随其后,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宣布对俄罗斯动用外汇储备限制措施。

据《经济学人》相关专业机构测算,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将会被冻结70%,造成的结果是俄罗斯市场货币流动性大大降低。

以上举措宛若两枚“金融核弹”,重创了俄罗斯经济市场,其股市、汇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暴跌,卢布贬值率超过40%,连带俄罗斯主权信用等级也被各国际机构调低。

在对外贸易方面,西方世界的出口管制手段同样力度空前。

半导体、航空航天零部件等高科技领域产品,均进入了限制名单,这将严重威胁到俄罗斯高科技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同时,俄罗斯赖以生存的石油、天然气出口业也遭到美国禁运,欧洲各国受限于自身资源匮乏没有第一时间跟进该措施,但从各国的行动来看,欧盟对俄罗斯的天然气进口量在去年年底减少了三分之二,并计划于2030年以前彻底断绝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往来。

截止2022年4月底,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贸易管制数量已经达到10128项之多,遍布科技、能源、网络、文化各个领域。

除此之外,对“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叫停,也是制裁俄罗斯能源行业的重要举措。

该项目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联合五家欧洲公司成立的合作项目,计划每年向欧洲输送550亿立方米天然气。

2021年9月10日,北溪管道全段铺设完成。

然而就在该项目即将投入使用前夕,俄乌矛盾爆发,随着俄罗斯大军开进乌克兰,德国率先宣布暂停对北溪项目的批准。

美国随即做出响应,表示会对继续运营北溪项目的公司实施制裁,导致北溪运营商不得不解雇所有106名员工,并暂停业务。

2022年3月4日,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公司破产消息传出。

此外,针对俄罗斯的旅行禁令、关闭领空等措施也在不断被推出,就连以普京为代表的俄罗斯政府高层官员也被列入制裁名单。

总体而言,在俄乌战火燃起的十多天里,西方各国迅速形成了对俄罗斯制裁的联合阵线。

尤其是美国和欧盟,先后对俄罗斯进行了7轮、4轮经济制裁,英国和加拿大紧随其后,对俄罗斯采取了冻结资产、出口管制等措施。

亚太地区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同样加入阵营,其中日本实行了半导体、信息通讯等领域的出口管制,韩国企业暂停向俄罗斯出口芯片、智能手机、家用电器。

除了欧美国家,就连瑞士这样的中立国也加入对俄制裁行列,一时间俄罗斯和普京面临的压力空前绝后。

对于欧美国家而言,此次制裁的目的是迫使普京结束对乌克兰的战争,并为其采取的军事行动付出代价,甚至借机彻底打垮俄罗斯经济。

但从俄罗斯的发展现状和普京个人的反应来看,西方世界的算盘似乎落空了。

从普京的所作所为来看,他显然没有向西方国家服软的意思。

那么普京到底有何底气,让他敢于和整个西方世界正面对峙呢?

俄罗斯本身雄厚力量

普京的底气首先来源于俄罗斯自身雄厚的国家实力。

上世纪90年代苏联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俄罗斯继承了苏联70%-80%的遗产,尤其是规模庞大的工业和军事设施。

作为最大的独联体组织,俄罗斯起初举步维艰,但随着普京与梅德韦杰夫的上台,俄罗斯终于走出泥潭,并走上了快速发展期。

再加上俄罗斯国土面积辽阔、自然资源异常丰富,人口接近1.5亿,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

虽说经济发展拖了俄罗斯的后腿,但这并不影响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

也正因如此,当西方世界对俄罗斯展开围剿时,普京才能稳如泰山的一一做出应对。

2022年3月5日,普京签署法令,要求俄罗斯政府确定对俄实施不友好行为的国家和地区名单,美国、欧盟、乌克兰、日本等国国家和组织赫然在列。

随后,普京宣布冻结不友好国家在俄资产、天然气卢布结算令等反制裁措施。

10月11日,普京签署食品反制裁法令,禁止原产于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国的食品,包括牛肉、猪肉、鱼类、乳制品等。

面对西方世界的一轮又一轮制裁,普京从来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以一系列针对性的法令予以还击。

被踢出SWIFT组织后,普京为稳定卢布,指示央行重新入场干预。

2月28日,央行一次性加息1050个基点,关键利率从9.5%上调至20%,卢布汇率得到初步稳定。

另一方面,央行实施了严厉的资本管制,要求国内出口企业强制售汇80%,并禁止外国客户出售俄罗斯证券,限制企业从银行账户提取外币的额度。

3月份俄罗斯实施了又一重磅措施——不友好名单各国只能使用卢布结算天然气,这一举措大大稳固了卢布的货币地位。

3月28日,俄罗斯央行宣布卢布与黄金挂钩,每克黄金价值5000卢布。

一系列措施下来,俄罗斯的金融形势迅速稳定下来,西方世界针对俄罗斯的经济闪电战宣布破产。

至此,欧美国家几乎打光了手中所有的经济牌,经济制裁对于俄罗斯的影响变得无足轻重。

实际上,俄乌冲突后国际油价迎来了暴涨,石油价格飙升至90美元一桶,这对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俄罗斯来说是一大利好消息,也是俄罗斯应对西方经济制裁的一大底气来源。

乌克兰危机一天不解除,国际油价就很难降下来,这反而有利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从这点考虑,俄乌冲突并不会对俄罗斯造成沉重经济压力。

经济上不吃亏反而获利,普京自然敢放开手脚与西方博弈。

当然,俄罗斯足以与美国抗衡的强大军事力量,才是普京最大的底气。

诚然,俄罗斯在常规军事力量上不敌美国,这从每年的军费开支上就可以看出。

俄罗斯每年在军费上的花销约为500亿美元,而美国五角大楼却将这个数字打到了7000亿,常年位居世界第一。

军费上的巨大差距,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装备武器上肉眼可见的区别。

空军力量上,美国五代战斗机数量达到500架,而俄罗斯则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数原型机。

三代以上的飞机,美国拥有3000架,俄罗斯只有1000架,且质量和科技程度远不是俄能比。

海军方面,美国坐拥11艘航母,俄罗斯只有一艘;常规舰艇数量和质量,俄罗斯也远远不及美国,只有战略核潜艇一项在数字上超过了美国。

总体而言,俄罗斯在海空领域的实力与美国差距较大,也只有陆军可以与美国分庭抗礼。

但必须明确的是,能够一锤定音决定战争胜负的战略核打击力量,俄罗斯并不输于美国。

普京曾说:“俄罗斯都没有了,还要世界干什么?”

倘若俄罗斯与西方世界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深陷重围的俄罗斯势必会动用这一足以毁灭地球的杀手锏。

这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事,也是西方国家承担不起的责任。

正因如此,普京才敢有恃无恐的与欧美各国硬刚。

当然,外部力量的助力也是普京的一大底气来源

外部力量的支持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声势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成为了世界公敌。

实际上,联合国近两百个成员国当中,仍有140多个国家没有加入到制裁俄罗斯的阵营当中。

这说明国际社会并没有被欧美掌控,俄乌战争归根结底仍然只是俄罗斯与西方世界的冲突

制裁俄罗斯终究是少数国家,那么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势必有限。

冲突发生后,普京甚至主动与西方世界划清界限,这是因为俄罗斯不再把西方当做主要着眼点,亚非国家才是未来俄罗斯发展的沃土。

比如巴基斯坦,有了中国的这层关系,俄巴友谊近年来不断升温。

俄罗斯被制裁后,两国就“通向巴基斯坦天然气管道一事”达成共识。

此外,向来站在西方世界身边的印度也没有加入制裁俄罗斯的行列。

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印度的天然气、石油、煤炭资源消耗巨大,这些都需要俄罗斯来提供,印度为了自身利益只能选择中立。

而对俄罗斯来说,印度庞大的市场可以提供经济发展契机,继续购买俄罗斯能源就意味着必须用卢布结算,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一步稳固卢布地位,对美元霸权地位产生冲击。

除此之外,非洲、拉美地区一些国家同样不愿制裁俄罗斯。

以巴西为例,俄罗斯与其有着密切的经济往来,巴西不愿为了讨好西方国家而放弃自身利益。

这些国家的中立或援手,多少给了俄罗斯些许喘息的机会。

当然,对俄罗斯助力最大的还要数中国。

同样是西方世界的眼中钉,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一点也不比俄罗斯少。

在欧洲我们要面临北约的遏制,在亚洲还有美日韩等国的针对,台湾问题、南海争端,这些矛盾和争端的背后总有西方世界的影子。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与俄罗斯面临着相同的情况,就连敌人都是同一批。

在这种情况下,中俄两国在经济、军事、科技、能源等领域有着密切深入的合作。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矿产,俄罗斯买入中国的电子产品、日用品,两国各取所需、取长补短,实现了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数据显示,中俄双边贸易额连年超过1000亿美元,预计2024年会突破2000亿美元,中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

普京与中国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同样密切,特别是2010年之后,领导人之间的会晤愈发频繁,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军事领域,中俄定期举行军事交流和军事演习,在军事贸易合作、军事技术交流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有中国这样一个实力强大且可靠的伙伴,普京自然底气十足。

另外,普京心里也十分清楚,作为此次制裁行动主导者的美国,其战略重心在亚太地区,主要对手是中国。

美国根本不可能一直将精力放在欧洲局势上,因为美国人无法容忍中国的快速崛起。

中国航母的下水、轰-20的上天,大批055驱逐舰的完工,这些都让美国政府寝食难安。

而一旦美国被困在欧洲局势脱不开身,中国将会迎来空前稳定发展期,这是白宫绝对无法接受的。

所以普京笃定,只要俄罗斯扛下去,美国必然做出妥协,届时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制裁也会顷刻土崩瓦解。

结语

西方世界对俄罗斯的制裁来势汹汹,普京的反制裁同样锋芒毕露,俄乌冲突似乎牵动着全世界敏感的神经。

但只要深入其中就会发现,西方的制裁根本无法让俄罗斯伤筋动骨,普京更是不惧各国联手打压。

归根结底,现在早已不是西方国家主导世界的时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本就是大势所趋,美国早已丧失了高高在上的霸主地位。

俄乌冲突的背后,不过是全球地缘政治的一系列变动。

参考资料

  1. 贺洋,翟宗辉,曲皓,麦立丽.美国制裁俄罗斯案例研究及启示[J].中国外汇,2020(15):29-31.DOI:10.13539/j.cnki.11-5475/f.2020.15.010.
  2. 杨尚洪,凌胜利,郭宇娟,雷贺功.俄罗斯应对西方制裁举措及对我国的启示[J].西伯利亚研究,2019,46(06):25-30.
  3. 萧达,青木,陶短房,柳玉鹏. 俄罗斯:制裁普京就是断绝关系[N]. 环球时报,2022-01-14(016).DOI:10.28378/n.cnki.nhqsb.2022.00037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乌克兰   俄罗斯   印度   日本   美国   底气   管制   中国   天然气   冲突   措施   领域   国家   经济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