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湖观察丨一碗鱼汤饭背后的“天人合一”

若从空中俯瞰杭嘉湖平原,星罗棋布的鱼塘镶嵌在大地上。

塘里水欢鱼跃,塘基桑林成片。阳光洒在水面上,江南水乡的温柔与风情皆深藏于此。

这里就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的核心保护区。

撒网捕鱼,唱鱼歌,跳鱼舞,古村里又飘出了鱼汤饭的香味。

春节将近,当你来到南浔品尝一碗鲜香的鱼汤饭,更要仔细品味那跨越2500多年的“天人合一”的智慧。

历史悠久的桑基鱼塘系统,景美如画。 通讯员 陆志鹏 摄

人们对“桑基鱼塘”的印象,大多来自中学自然科学课本。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塘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多层复合生态农业循环系统。

20年前,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了一个概念——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将其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换句话说,就是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农业生态系统。

包括桑基鱼塘在内,全世界目前共有72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分布在23个国家和地区。

“湖州桑基鱼塘系统”生态循环模式图

在专家看来,每一个农业文化遗产地,都是一座生物、文化和技术基因的宝库。

公元前770~403年,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诸侯争霸,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北方老百姓多次大批向太湖沿岸迁移。但远道而来的人们,很快发现一个问题——这里湖多地少。

很难想象,杭嘉湖这个富饶之地,曾是渺无人烟的“下下地”。“湖荡棋布,河港纵横,墩岛众多”,湖州多为洳湿低洼之地。每每雨季,上承洪水过境,下受高潮倒灌,是典型的排水“困难户”。

这样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皆不宜。

为了生存,先民们将目光投向了太湖的沼泽和滩涂,开始在洼地东西向开挖“横塘”,南北向开挖“纵浦”,形成“五里七里一纵浦,七里十里一横塘”的棋盘式塘浦排灌系统。

纵横交错的太湖溇港 通讯员 林杰 摄

水行于圩外,田成于圩内,这就形成了湖州另一个“宝藏”——太湖溇港。这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堪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媲美。

遵从漫漫无边的太湖水,顺其性而行,人们又在圩田内的低洼地带挖成鱼塘,用塘泥培筑塘堤,慢慢形成了桑基鱼塘生态循环系统。

古代水利衍生生态农业,这是一部与自然共荣的奋斗史。面对不可抗拒的大自然,先辈们学会认识、利用、改造这种力量,逐步唤醒了这片土地的灵性。

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专家曾这样评价桑基鱼塘:“它与其他的遗产地有很大的区别,就是循环系统。”

我们不妨来看下,在这个食物链中,桑树是生产者,蚕、鱼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各物质间周而复始地循环着,保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而废弃物被全面利用,对生态环境几乎“零”污染。

鱼肥、桑茂、茧结实,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沈氏农书》记载,可取得“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

桑基鱼塘,改变了太湖沿岸这座城市的生产方式。

桑基鱼塘核心保护区内的荻港村,一直致力于鱼桑文化的挖掘与整理,每年举办鱼文化节。 通讯员 陆一平 摄

明朝后期,王士性《广志绎》中记载:“农为岁计,天下所共也,惟湖以蚕”。

清康熙《桑赋序》称:“朕巡省浙西,桑树被野,天下丝绸之贡,皆在东南,而蚕桑之盛,惟此一区”。

在粮食生产被视为要务的那个农耕时代,唯有湖州,将种桑养蚕视为一年大计。

由此,“蚕桑”二字,成了湖州的富庶之源。

人们常常喜欢用经典八字来赞誉这座城市——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这八个字,已道出其中三宝:鱼、米、丝。

但桑基鱼塘,又岂止是一项农业生态系统。

它的出现,催生了丰富多彩的蚕桑文化、丝绸文化和渔文化。

千百年来,蚕农们视蚕桑为命根子,“蚕宝宝”却特别难养。蚕乡农民便有了“轧蚕花”“扫蚕花地”等一系列民间习俗。在南浔含山、德清新市,以祭祀蚕神为中心的庙会沿袭至今,成为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

在桑基鱼塘核心保护区内的荻港村,厨师们正在制作鱼汤饭招待来宾。 通讯员 吴建勋 摄

“处处停蚕箔,家家下渔签”。富庶之地,一到过年前后,便是鱼跃人欢的丰收场景。拉网捕鱼后,村民们都会聚在一起,吃上一顿以鱼为主的“鱼宴”,当地称为“鱼汤饭”。

细细品来,这个古代农作智慧的典范,亦是湖州蚕桑、丝绸、渔产业的灵魂。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最显著特点之一。而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无论是保留“林中开垦、林下种植”耕作方式的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还是反映“逐水草而居,食肉饮酪”生活方式的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若从中国拥有的19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随意拎出一个,你会发现,它们都蕴藏着中国自古以来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念。

时至今日,这些“活着的”农耕文化,闪耀在青山绿水之间,更与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息息相关。

浙江大学教授叶明儿,这两年在湖州引种“红美人”柑橘。从桑基鱼塘模式中,他有了新启发:依托湖羊产业,建立起“橘园生草,草喂湖羊,羊粪肥橘”的新型生态循环模式。

叶明儿在柑橘示范园查看“红美人”的生长情况。

这一次探索,不仅打破杭嘉湖平原地区不能生产优质柑橘的“魔咒”,更为这个区域带来全新的生产方式。眼下,“橘中爱马仕”,已在杭嘉湖平原上结出“硕果”。

从传统农业中寻找“智慧”,需要注意的是,老祖宗是怎么建起这个系统,我们要汲取什么、挖掘什么,分清其中的“可变”与“不变”。

古老的生态模式,如今正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交相辉映。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遵循“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路径,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文明要素碰撞,想必,会擦出更多花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鱼汤   太湖   湖州   蚕桑   鱼塘   天人   文化遗产   生态   农业   文化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