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九三学社:以完善“生态廊道”为抓手推进“绿美广东”建设

南都讯 记者陈卓睿 1月10至13日,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广州召开。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拟提交提案建议以完善“生态廊道”为抓手推进“绿美广东”建设。

该提案指出,当前,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升级,仅是“稳固生态空间”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当下,广东省碧道、生态圈、万亩千亩公园等生态项目单点布局现象突出,缺乏整体生态廊道打通;同时廊道连通性减弱,生境斑块化现象突出。

此外,提案还指出,目前大量自然生境被人为改造成人工环境,生态功能性缺失,例如很多自然林地的植被结构被人为改变,成为植被种类单一的经济林;出于防洪安全,城市美化等原因,城市内部的河涌岸线也已基本上变为人工硬质岸线,部分河涌甚至被改造为硬质化河床,这类改造导致鱼类及两栖动物的栖息环境急剧减少。此外,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湿地水环境整体状况较差。

因此,提案建议应重视生态廊道沿途生态资源保护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修复,高标准规划生态廊道。明确生态廊道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导向,规划设计生态景观型、生态防护型、生态经济型、园林景观型、湿地景观等不同类型的生态廊道,划定生态廊道缓冲区,推荐树种名录,为打造复合型生态廊道提供技术遵循;同时促进连通性的打通,充分考虑为动物栖息和迁徙创造便利,打通林带“断点”,修补廊道型生态林,在与市政路交叉处建设专门用于动物迁徙的管涵,为小动物们打造更完善的迁徙通道。

在制度建设方面,提案建议完善齐抓共管机制,构建综合治理体系,高水平管护生态廊道,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鼓励沿线居民自觉投入到维护生态廊道建设成果的行动中去,共同守护廊道建设成果。期间还应监测动植物种群的变化,反映生态廊道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过程中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多维度监测生态廊道。

提案还建议,挖掘生态廊道的多元价值和多重功能,实现自然与城市、与乡村的良性互动,多元化赋值生态廊道。不仅可以保护为前提适度开发生态旅游建设,同时可依托生态廊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绿色生态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廊道   广东   单点   多维   生境   生态   抓手   学社   广东省   植被   湿地   提案   自然   功能   建议   城市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