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尴尬的中超U23政策,终于就要彻底废除了!


在我的第一篇文章里,我曾说过:中国足球还会飞出更多鸡毛,折腾不息,鸡飞不止。这不才两天,漫天飞舞的鸡毛中,又多了粗壮的一根。

关注中国足球的热心人,相信大概已经猜到:由于效果不佳,中超联赛U23球员政策新赛季大概率被废除。

2017年,中超联赛大张旗鼓地推出U23政策,一晃到现在已经过去了6年。这意味着,倘若当年我们30岁,那么已经到了快被辞退的岁数;倘若那年恰巧有了孩子,那么ta已经走进小学的校门。

6年的时间,无论对于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是一段“光阴的故事”,它会改变很多事情。包括U23政策的直接当事方——中国足球。

2022年年底,新一轮国足大名单公布。用了6年的时间折腾U23,我们得到的结果是:最新一期的国足,平均年龄接近30岁,最年轻的一名球员,今年25岁。倘若照此推论下去,那么五年后在我们积极贯彻U23政策之后,国足平均年龄顺利突破35岁。

倘若把上一段文字里的主语抹去,我们是否觉得有点似曾相识?对,那就是曾经的AC米兰。在某些年内,AC米兰成功依靠免签老球员的方式,将球队顺利打造为享誉欧洲的“养老院”,与欧战赛场彻底绝缘。

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一直在遵循先进足球的轨迹,将国足打造成了“非典型豪门”。

1.23岁的他们,23岁的我们,23岁的孩子

我们都还记得,当U23政策刚出台之时,不少所谓的球评一脸谄媚地说:“他们这个岁数还是孩子,多给他们机会吧!”“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吧!”仿佛U23政策,就是对“足球从娃娃抓起”的最好体现。

我们的中国足球,不知是不是让人“返老还童”的效果,到了23岁还被人集体称作为“孩子”,需要照顾才能走好人生的路。而这批U23球员,也带给了我们一系列的精彩:上场几分钟就被换下、停球停到两丈远之外、场外混夜店泡酒吧,诸如此类。从这一点上来看,他们的确就是“孩子”:只有孩子才能拥有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权力,且不必在乎到底花了多少钱,反正有大人溺爱地给。

我还记得23岁的自己,刚刚走出校园大门,一个人拖着破皮箱,从北京西站走出。看着熙熙攘攘的北京街头,那个时候如果可以看到未来,我一定会说:“希望U23政策贯彻到整个社会,我们都还是孩子。”

23岁时的我,到了北京的地下室,开始对未来生活拘谨且窘迫地幻想,每日挤地铁、吃馒头蘸酱。但我没什么可抱怨的,在老家的一些朋友,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踏上社会,终日被操磨。23岁时的他们,不仅不再是孩子,反而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

这才是现实。我相信读到这里的你,一定会回忆起自己的23岁。我们的23岁,和他们的23岁不一样。

2.再见吧,无意义的U23政策

也许有人会拿张玉宁说事儿,说他正是享受到U23政策的红利,在国内获得了大量上场时间,最终成为国安队的大腿。但是别忘了,在此之前,张玉宁已经在国外闯荡多年,即便没有U23政策,他也有实力在中超这个级别获得稳定的出场时间。

真正获得红利的,是那些我们甚至叫不上名字的ABCD们。他们在23岁的年纪时享受到了政策带来的事业与收入双丰收,迫不得已地上场,迫不得已地拿高薪。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年,但足以成为他们足球生涯的最高光时刻。相比他们在第二年一定很怨恨:为什么没有U24、U25、U32、U36政策?这样他们就可以永远“做一个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然而真正的孩子们呢?他们有多少正在球场上飞奔?有多少正在考卷前奋笔疾书?有多少还愿意周末时拉着爸爸的手,一起走向体育场?

我们看不到孩子的未来,索性造一批“孩子”,强制他们成为“未来”。

我并不否认他们从小到大的辛苦训练,以及对足球本身的热爱,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并没有实力在中超联赛里真正站稳脚跟。中国教育理念中,有一个很好的词,叫做“拔苗助长”,但可惜的是,这仅仅只是一个词,而已。

没了U23政策,中国足球不会消亡,当然也绝不会因此而振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集亡。”两千年前的荀子就说出了这个朴素的道理。中国足球规则的制定者们什么时候理解了它,中国足球才能从泥泞里,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一小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政策   米兰   球员   鸡毛   迫不得已   红利   中国足球   尴尬   未来   孩子   足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