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这次房地产市场不行


最近看到冯仑先生的一篇文章,讲说房地产回归中国支柱产业,并看好这一政策带来的行业复苏。我对此表示不敢苟同,并非是因他的开发商身份,而是认为这次房地产已经走入末路了。


因疫情等一些原因,中国的经济包括房地产行业走势低迷。政府致力于挽留下滑的经济,提出了诸多应对策略,其中最重要的是房地产行业的刺激政策。如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降低或取消限购措施等。

为什么政府要通过拯救房市来拯救经济呢?因为房地产及上下游产业链体量非常庞大,并且房屋还可以有抵押贷款的金融功能,它们的资产体量不仅占国民总值的三成以上,还在银行的账目上占据庞大比重,如果任其下滑,不仅经济被拖累,银行的坏账会爆发式增加,那时,银行所做的只能是低价拍卖抵押房屋以期收回部分成本。资产质量会大打折扣,金融系统的动荡会引发挤兑风潮,加速银行的破产。

类似的救市政策在09年曾经实施并迅速取得成效。房地产业从此扶摇直上,一直持续到19年.。这次同样的手法会不会产生类似的效果呢?我的看法是不会。房地产市场不会再有当年的境况了。

其实在上一个十年间,地产行业也曾经几次出现危机,即过热后的回落情况,这对于一个充分的自由经济市场来说实属正常。我也多次预感房价即将回落。然而我却被屡次打脸,房价在几次短暂的休整之后选择再次上涨,实在让当时的我感到完全不可理解。经过十几年的经历和感悟,明白了当时我的“错误”之处,那就是我的思路只有单纯的自由市场经济的条框,缺乏对中国特有经济模式的理解。注:(我老婆就多次讥讽我没有下手买房,其实她对经济根本一窍不通,如果当年听从她,我们也能从中分一杯羹,这是多讽刺的事情,半瓶子醋的教训[捂脸])。

然而我说,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中国之所以能在几次危机中成功救起摇摇欲坠的房市,就是依靠强大的政策力量,GDP对地方政府的吸引力是无法抗拒的,银行在看到风险不愿意贷款的时候,也不能拒绝政府各种各样的工作,最终还是不得不发放贷款,给本就虚胖的市场进一步吹气。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肯定会埋下隐患。

但为什么二十年来我们看到的房地产牛市一直持续,以至于很多人不相信房价会下降(尤其是我老婆)?原因就是当今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08~09年的暴跌行情主要是外部因素导致,美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动荡,中国也受到一定影响。但那时中国经济正强力上升,势头正猛。无论是出口顺差,投资增长,就业形势都是非常喜人的局面。而且城镇化率比较低,农村富余人员大量涌入城市,由于就业乐观,进城人员收入颇丰,买房安家置业比较轻松,改善型住房,年轻人的婚房,拆迁补偿……,巨大的债务在大好的经济下被消化,外加房价上涨的预期而参加盛宴的炒房资金,房价的上涨原动力始终存在。

近几年来,无论是疫情还是其他因素引发,经济疲软房市低迷,开发商意愿不强或根本无力开发,地方政府出让土地越来越少,而原来卖地的巨额收入也被各种基建项目花费殆尽,不仅如此,还欠下了天文数字的债务。(地方期望央行会再一次抹平债务,但那是以民众财富为代价的行为,是不宜再次使用的)。最近我们看到各地陆续在发专项债,这是一种比较负责任的做法,虽然恢复时间有点长,但毕竟还是考虑民众的承受力的。

如果这次还要强上地产行业,将有限的资金投在其中,必然会削弱包括新能源、高科技等其他行业的投入,这是不符合我国长期发展策略的,除非有大量的投资进入中国市场。但我们也知道,这个可能性并不大。好在我们一直在走货币宽松的道路,让一切变的不那么剧烈,但趋势是不可改变的。

未来房产发展方向是改善型,舒适型,节能环保型,但发展新型房屋的前提是资金,沉淀的巨量房屋如何消化是一个头疼问题。 我的看法是,短期地产市场低迷依旧,但不至于垮下,毕竟还有许多刚需,但投资炒房资金是不会回来了,承接开发商功能的各地城投接下了这块“山芋”,消化如此巨量的房屋尚需时日。房子慢慢回归到使用功能,退出金融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体量   房地产市场   低迷   债务   中国   房价   资金   功能   房屋   银行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