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亿到185亿,蚂蚁消金增资扩股落定,释放哪些信号?

时隔一年,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增资扩股方案终于尘埃落定。近日,重庆银保监局发布《关于同意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及调整股权结构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同意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消金”)将注册资本由80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85亿元人民币。

对此,业内分析人士向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解读称,蚂蚁消金增资扩股的落定标志着蚂蚁集团金融业务整改进展的更进一步,对于蚂蚁集团和其他从事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平台而言都具有积极信号。尽管蚂蚁集团金融业务整改进度加速,但这对于蚂蚁集团上市的重启之路,或许只是个开始,仍有较多后续工作需要厘清。

曲折增资路:“大股东”临时退出,增资规模“缩水”

根据《批复》,本次增加注册资本并调整股权结构后,蚂蚁消金将会有12位股东,持股比例前三的股东分别是: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92.5亿元,出资比例50%;杭州金投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8.5亿元,出资比例10%;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出资12.01亿元,出资比例6.491%。其他股东包括: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国泰世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博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市农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蚂蚁消金第二版增资方案了,第一版增资扩股方案半路“夭折”。根据2021年12月多家股东方公告透露的增资方案信息,蚂蚁科技、中国信达、舜宇光学、鱼跃医疗、博冠科技、渝富资本6家拟对蚂蚁消金进行增资,6家企业共拟认购220亿元股份,其中,中国信达公告称拟出资60亿元,若交易成功,持股比例高达20%,将跻身成为仅次于蚂蚁科技集团的第二大股东。但是,公告发出不到一个月,这一增资扩股方案就发生了变化,2022年1月13日,中国信达突然公告“放弃认购”,称,“经进一步商业上审慎考虑,与目标公司协商后,拟不参与本次股权认购”。第二日,鱼跃医疗、舜宇光学两家公司也宣布暂缓增资计划,第一次增资扩股方案宣告搁浅。

此外,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对比一年前蚂蚁消金第一次增资扩股方案发现,第二版增资扩股方案的股东方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除了原有股东外,杭金数科、舜宇光学、传化智联、博冠科技、重庆农信集团均为此次增资的新进股东。值得一提的是,第一版方案中的中国信达、渝富资本两家国资背景企业已退出,另外引入了一家杭州本地国资杭金数科,该公司于2021年4月更名组建,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主要股东为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杭州金投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杭州市人民政府。同时,供销社也悄然入局,重庆农信集团的全资控股股东则为重庆供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

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向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表示,本次股东结构的调整与蚂蚁集团整改方向相一致,更有利于取得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的认可,也更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地方经济,从金融科技的角度做好技术赋能。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也分析称,从股东方构成可以看出,蚂蚁对监管要求的合规性和对消费金融运营场景的重视。

积极信号:合规性提升,但上市重启还需解决多重问题

这次增资对于蚂蚁集团金融业务整改有何重要意义?“对于整改来讲,我觉得是一个比较关键的节点。从行业角度看,消费金融机构近期频繁增资或者通过ABS吸收资金,在这个时间点宣布增资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另一方面从蚂蚁自身的角度来看,也要符合相关的关于注册资本金和杠杆率等方面的规定,所以迟早要完成这个步骤。”王蓬博这样对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分析道。在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看来,增加注册资本金相当于提高了消费金融公司资本充足率,有利于保证蚂蚁集团消费金融业务合法合规开展,也降低了政策风险。

从蚂蚁消金成立以来的重要节点来看,蚂蚁消金公司由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的同年,“花呗”“借呗”也正式启动品牌隔离工作,按照整改要求,蚂蚁消金开业6个月内需要有序承接原“花呗”“借呗”业务所在的两家小贷公司中符合监管规定的消费信贷业务,另外自蚂蚁消金开业起一年过渡期内,两家小贷公司实现平稳有序的市场退出。同时,在蚂蚁原有消费金融业务整改的过程中,要做到“两不加、两不降”,即“不增加消费者成本、不增加金融机构等合作伙伴成本,不降低消费者服务体验、不降低风险防范标准和要求”。因此,蚂蚁消费金融为了使整改顺利达成,资本金、杠杆率需要符合监管规定,增资是必须要走的路。

那么相比于此前的300亿增资计划,“缩水”的185亿元的资本金能否支撑蚂蚁消金庞大的信贷规模?王诗强向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指出,按照蚂蚁集团之前公布的招股书数据显示,蚂蚁个人信贷体量近1.7万亿,因此,目前的增资只能解决一时之需,随着贷款余额不断增长,依然需要通过增资或者其他途径来解决。对于这个算术题,王蓬博曾在一篇分析文章中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测算,依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中的几条规定,按三项不同的资本充足率指标来估算,他得出蚂蚁消金可承接的贷款余额总量约为3808亿元、4729.8亿元和5331亿元,蚂蚁消金的杠杆率比市场普遍推断的13倍要低很多。王蓬博补充解释称,这组估算数据当前也不能直接和原来要消化的交易体量对比,需要在整改结束以后再依据信贷产品的种类分开来看。

但不管怎么说,业内专家都认同蚂蚁消金的这次增资带来的是积极信号。王诗强认为,增资代表着走向合规的消费贷业务,这有利于增加投资人信息、满足监管要求,从而有利于蚂蚁集团重启上市。“不过,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日益受到监管重视,断直连后蚂蚁集团征信业务和助贷业务如何处理依然受到市场关注。”他这样认为。金天也告诉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蚂蚁的整改已经在支付(支付宝)、消费金融(花呗借呗)、基金(余额宝)、保险(相互宝)等产品线上已有明确合规动作,但还有一些方面仍待观察,比如是否需要以及如何成立和运作覆盖全部业务的金控集团,以及在征信牌照申领过程中的进一步进展等。王蓬博则补充称,除了上述问题外,估值重新计算、承销商以及在何地上市都需要重新考虑,后续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完成。

受此消息影响,阿里巴巴在今年以来的三个交易日悉数收涨,最新市值已达到2.15万亿港元。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研究员:熊润淼

设计:何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向南   蚂蚁   重庆   中国   股东   研究院   信号   方案   金融   集团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